12.7 C
Toronto
星期日, 8 9 月, 2024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AUTHOR NAME

搜罗网

602 POSTS
0 COMMENTS

海外华媒聚焦中菲“两国双园” 解码合作新路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福建漳州正推动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3日,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海外媒体推介会在漳州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聚焦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最新建设情况。  “菲律宾华侨华人对中菲‘两国双园’项目非常关切,也满怀期待。”菲律宾《世界日报》主编吴朝晖此行带着任务而来,“来之前走访商会、社团,收集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为中菲合作发展牵线搭桥。”  早在数百年前,漳州月港就与菲律宾吕宋岛形成从中国经菲律宾至欧美各国的海上贸易通道。而今,漳州与菲律宾的经贸联系依然紧密,过去5年,漳州与菲律宾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菲律宾对福建投资的55%流向漳州。今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建设不断提速,菲律宾已有两个园区与漳州园区开展合作,分别是位于邦板牙省墨西哥市的亚泰产业园和位于巴丹省巴丹自由港区菲中经济合作产业园,为中菲经贸合作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赛道、增添新动能。  漳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中菲两国各自的规划、发布的政策需要畅通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了解各自的需求、优势以及痛点,积极地探讨、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招商、合作。”吴朝晖表示,希望通过实地走访,把漳州最新的相关政策向菲律宾华侨华人传达并详细解读,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据悉,海外华媒代表将走进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漳州园区的诏安片区、东山片区、招银港片区、常山片区、古雷片区,参访中菲“两国双园”项目点,实地感受园区建设速度。中新网漳州11月3日电 (记者 孙虹 张金川)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漳州古城 助力“出圈”海外

“每次来漳州都有惊喜、新意,这是一个值得多次品味的古城。”《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3日又来到福建漳州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参加“滨海漳州 牵手世界”——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为期6天。 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当天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一行人前往漳州古城参访,走进漳州古城记忆馆、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和许通海微雕艺术馆等参观,零距离感受漳州闽南文化底蕴和滨海城市魅力。“很期待再次和漳州古城亲密接触,未来将了解、挖掘、传播更多漳州古城文化和故事。”出生于宁夏的崔明才,对于漳州宜居宜业的环境和美食印象颇佳。“漳州美食口味清淡、样式典雅、用料纯真、口感绝佳,很多来过漳州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时常和我一起回味漳州佳肴。”崔明才说。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位于芗城区的漳州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最佳概括。法国《侨报》首席记者王萍,抵达漳州后马上前去夜游漳州古城。“在古城,有一种能让人沉浸到历史底蕴中的独特魅力,这种感觉非常特别。”王萍还对漳州古城保存良好的街容街貌和璀璨的夜景印象深刻,她提议漳州市加大古城周边的夜景工程建设,可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在王萍看来,此次活动当地政府精心安排采访线路和参访点,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王萍表示将借此次主题采访机会,把漳州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传播到法国等海外地区,让世界知道并了解美丽漳州。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认为漳州古城是福建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城区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又保留古城古韵,可谓新旧完美交融,很值得一看。”当天每到一处参观,张春梅都收到工作人员赠送的文创产品,她点赞当地主动宣传的意识。中新网漳州11月3日电(廖珍妹)

海外华文媒体人走进贵州册亨寻美布依

“感受到了布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布依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感受到了贵州的经济发展。”《塞尔维亚华侨华人资讯》负责人秦宏凯30日在探访册亨布依文化后提到自身的感受时表示,想通过这次的行走中国活动向国内外的朋友传达他的所见所闻,希望更多国外的朋友都来中国来走走看看。  继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后,开启了行走中国·2023世界华文媒体高层多彩贵州行活动,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35家华文媒体高层走进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探寻布依生活,寻美布依文化。走进册亨布依锦绣苑,绣娘们或在忙碌着缝制服装,或进行扎染、刺绣等工作,而一旁正在进行蜡染的工作则吸引了海外华文媒体一行纷纷上前拍照或录制视频。蜡染是布依族人蓝染中的一种工艺,通过蜡来绘制图案后染色,失蜡后便形成精美的图案。在锦绣苑,华文媒体人们纷纷购买当地蓝染围巾、服装、饰品等据布依特色的手工产品。而来自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则相中布依族手工盘扣,现场购买了样品,并加了绣娘的联系方式期望后期订购盘扣拟用于杂志的卡扣。由于时间因素来不及现场购买的华文媒体人们则纷纷添加当地店主、绣娘的联系方式以便后期采购。  布依锦绣苑入驻了近五十家涉及经营布依民族特色服饰、盘扣、香包、蜡染等手工制造企业,是集传统工艺生产、休闲购物、特色旅游、研学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创业就业孵化园区。册亨县布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6%,而70%的布依妇女均熟练掌握着纺纱、织布、染印、刺绣、制作手工民族服饰等技艺,成为了园区的“创业者”。  寻美布依,华文媒体人们不断继续探索,脸上开心的笑容盖过了一上午的车程的疲惫。  随后一行人到册亨县布依族博物馆继续“寻美”布依族历史文化、民俗文物、民族(手)工业、农耕文化等方面。该馆馆藏文物1300件套,展出文物620件套,既体现了当地布依文化的厚重,也为当地布依族人留住了乡愁。  “今天来到古寨我们感觉非常震撼,没想到在一个大山里,还有这么多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美食。”加中在线总编辑向群则偏爱“寻美”布依美食,觉得当天打的糍粑非常好吃,不断点赞了布依美食。并希望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到布依族村寨,来吃美食,尝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上提及的古寨则是册亨县坡鼐古寨,现仍遗存古桥、古井、古树、古驿道、古墙、古房、古祠及古营盘,是保护较好的布依族传统村落。华文媒体一行人在保留着原生态建筑的古寨里看到了过去布依族的生活环境,并现场观看了布依山龙表演,聆听了声音“活化石”八音坐唱,参与了打糍粑活动,体验了布依长桌宴。坡鼐古寨引进了团队开展研学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扎染、蜡染、木工、草编等等非遗项目,体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册亨县妇联主席刘畅表示,通过“农文旅”的结合,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同时也促进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31日电(李和江 简贤楠)

海外华文媒体一行走进“布依屯堡” 感受传统民俗风情

10月30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多彩贵州行活动持续开展,媒体团一行走进黔西南州册亨县陂鼐古寨,体验布依族村寨传统民风民俗,感受传统村落在保护中与现代发展相结合。陂鼐古寨依山傍水,民族底蕴深厚。近年来,陂鼐古寨致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推介、传承布依族历史文化,古寨里新建了亲子民宿、户外营地、非遗体验工坊等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 融合发展。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一行现场观看布依族“八音布依”传统演出,与当地布依族村民一起打糍粑、吃长桌宴,感受独特的陂鼐“布依屯堡”文化。

海外华媒人体验贵州安龙山地户外活动

“这里的户外运动功能齐全,地形奇特,风景也很优美。”《塞尔维亚华侨华人资讯》负责人秦宏凯30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体验户外运动时说,在体验极限越野中感受到了大家对运动的向往,称赞该户外运动公园非常有吸引力。  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35家华文媒体高层在贵州安龙县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体验时,不停赞叹贵州自然环境优势为体旅融合带来先天的条件。  华文媒体人一行体验了极限越野、栈道攀岩以及皮划艇户外运动等。美国中文电视(美国中文网)副总编辑张赋杰直呼非常刺激,这是他第一次玩山地越野车,直线加速、高低起伏,体验了不同地形的组合。张赋杰说:“之前看到攀岩馆是室内的、城市里的人造攀岩设施,今天所体验的是在大山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人与自然很好地结合。”  在张赋杰看来,该户外运动公园把很多项目汇集在一个地方,设计得很好。喜好不同类型运动的人都可以来体验。特别是崖顶上的悬崖酒店住宿,也一定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很具有吸引力。通过体育运动带动游客进行深度体验,延长了旅游时间,可以惠及至周边的村寨,对安龙的经济发展会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是一座集极限运动、户外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  公园内建成有自然岩壁攀岩、栈道攀岩、人工岩壁攀岩,公园内有山地自行车场、游泳池、露营基地以及钓鱼场,适合举办全国性、国际性的户外赛事。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安龙将公园建设成以攀岩和探洞为核心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成为户外爱好者、特别是攀岩和登山者的“胜地”。在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内还有面积4500余平方米涵盖攀岩主馆、热身馆、接待中心、咖啡书吧、成人抱石体验馆、儿童娱乐体验馆等建筑的室内攀岩馆。伴随各类赛事落户于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体旅融合已悄然形成。中新网贵州安龙10月31日电 (江河 简贤楠)

海外华媒探访古镇,感受贵州的包容与开发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镇的原貌,看到不同民族间的和谐共处,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温哥华《加西周末》出版人张晓萌参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古镇后如是说。  28日,世界各国各地区35家华文媒体高层走进黔东南州,先后参访了凯里市下司古镇、台江县红阳苗寨,听少数民族同胞分享村寨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淳朴民风。下司古镇素有“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是黔东南州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西入口”的第一重镇。近年来,下司以古镇空间为核心,以地域文化为灵魂,融合苗、侗、仫佬、汉等多元文化特色,大力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旅游集散地、康养旅游新高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下司古镇,我看到了中外的融合,还有民族的融合。无论是从建筑还是其他很多方面,我们都能在这里看到’融合’的元素,贵州是一个非常包容与开放的地方。”《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说。“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商户造就了下司的多元文化融合,在下司古镇的核心区能看到汉族戏台、徽派建筑、西洋建筑等等,这是民族融合的展示。”清江公司副总经理沈淋文介绍说,下一步,下司古镇不仅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还要打造多种文化融合的场景,让游客在下司找到自己喜爱的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展示。下司古镇还是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近几年,下司古镇景区通过开展赛龙舟、皮划艇、独竹漂、马拉松等各种体育赛事活动,将下司景区各景点串联起来。下司古镇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正致力于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将为游客提供更多体旅融合项目,将“码头文化”融入到体育活动的体验中去。“曾经有读者向我们提问:什么时候带我们去中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会带着读者到中国来,贵州肯定是作为西南路线的首选。”经过在贵州三天的参访行程,《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说:“此次多彩贵州行,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素材和更多的体会,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第五届全球华人生活短视频大赛 先睹为快!

第五届全球华人生活短视频大赛 先睹为快!晒出你的作品,快来参与吧!#遇见中国风

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多彩贵州行启动

贵阳10月26日电(记者杨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柬华新媒体中心总监安佳26日在参观贵州“红飘带”时忍不住朗诵毛泽东在长征中创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结束后,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35家华文媒体高层走进多彩贵州,开启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多彩贵州行,感受开放奋进、多元包容的多彩贵州新形象。  参观“红飘带”是华文传媒高层此行走进贵州的第一站。“红飘带”项目是中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由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  安佳说:“长征这段历史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是第一次,在这样沉浸式体验中,记忆涌现,那首诗词脱口而出。”  《红飘带,伟大征程》集合 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  第一次来贵州的北美财经网总编辑向群说:“我咨询很多同行,大家都建议我一定要到贵州。今天第一天的行程我就感到了震撼,我的父辈也是长征历史中的一员,今天我是含泪看完了全程。”  爬完“雪山”后,当“曙光”再现,参观的海外华文媒体嘉宾一行忍不住鼓起掌来。厄瓜多尔《厄华侨报》主编谢英木说:“震撼!这次参观给我带来了震撼。将观众融入到场景之中,四渡赤水的河流就在脚下,雪花飘落身临其境,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晰,故事感人,场面打动人心。这样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非常好。”  《红飘带,多彩飞越》采用悬挂式乘骑设备结合 LED球幕系统,以及多自由度的悬挂动感座椅,犹如亲身飞行于多彩贵州壮美山河之上,全方位、全视角、全景领略贵州大美风光。  “我带着贵州为何是‘中国数谷’的疑问而来;我想要了解贵州的绿色发展之路。但是短短的十分钟“多彩飞越”的体验,已经让我的疑问豁然开朗。贵州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数字文旅经济完美融合,贵州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可期。”巴西华人网总经理邵园园说。此行是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第三次来到贵州,他的上一次贵州行仅仅是在一个月以前。陈林在座谈会上发言表示:在贵州亲眼看过曾经中国最贫困的地区毕节如今发生的巨变,听当地百姓分享了生活的变化。“贵州的故事讲不完。”陈林说,“我想要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贵州真实的中国。”未来五天,华文媒体高层一行,将走进贵州各地,以脚丈量贵州山乡巨变,以眼观瞻贵州时代形象,以脑感知贵州精神力量,以笔诉说贵州今日篇章。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落幕,一起来回顾!

10月24日下午,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融通中外,共谱新章”为主题。连日来,来自五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华文媒体代表人士齐聚成都。一起来回顾本届论坛精彩瞬间!01成果发布24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闭幕式,内容丰富,系列成果相继发布:1、“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华文媒体充分报道了“一带一路”倡议,涌现了一大批新闻佳作。中国新闻社与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组织开展“华媒眼中的丝路”报道及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在闭幕式上举行。2、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征集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和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作品共计18990张(组),最终评选出49张(组)获奖作品,举行了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仪式。3、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上线中国新闻社长期重视视频业务,已建立了遍布全球的视频采集网络,与全球数百家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中国新闻社本着“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建设了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希望为彼此赋能。4、全球融媒体编辑室平台入驻全球融媒体编辑室平台依托中国新闻社优质资源,为全球华文媒体用户搭建了一个中国信息供应与海外传播媒介间的“交互平台”,实现从内容生产到多媒介发布的全媒体服务。5、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世界华文媒体与四川省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沟通协作,有效推动海内外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华文媒体独特传播特色与渠道,有效提升四川国际传播实效。6、《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从发展概况、融合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设性意见等方面进行梳理。报告指出,在挑战中突破,在转型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行,成为华媒发展的必由之路。7、《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发布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宣读了《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呼吁华文媒体秉持初心,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2精彩回顾1、《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主旨报告发布10月23日,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布题为《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华文媒体坚持以文化人,在多元文化和人类现代文明语境中,阐释中华文化内涵价值,建造海外侨胞寄托感情的“精神家园”,助力华裔新生代学习祖(籍)国语言文字。华文媒体借助多元中华文化符号,找到更多中外情感共融点和理念共通点,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2、大咖语录本届论坛举办了“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高端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华媒代表就“以媒为桥促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传承与创新”“华文媒体融合发展之道”等议题展开探讨。“我们旗下的媒体通过和博物馆合作文创产品,举办相关论坛、展览等活动,不断扩展事业版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首席代表林天良认为,华文媒体产业必须适应互联网传播趋势,不断拓展创新、探索自身业务,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强的生命力。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认为,在积极拥抱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时,传统媒体应当坚守“新闻的本质”,生产多种类的高质量原创内容。在吴新迪看来,虽然舆论环境复杂多变,但公信力始终是主流媒体的生存基石。加拿大《加中时报》创办人蔡亮亮认为,中外文化虽存在差异,但仍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共同点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她提到,龙舟和龙舟文化在加拿大当地就很受欢迎,华文媒体需要用住在国民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让更多人从中找到共鸣。澳大利亚《澳中商圈》总裁王雨萌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博主李子柒举例说,用好柔性话语是传播中华文化一大途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华文化“柔性传播”的案例出现,海外华文媒体在其中义不容辞。03展望未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研讨、交流、联谊、发展”为宗旨,是规模最大的华文媒体高层交流平台,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始终在发展中创新求变。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中国新闻社将始终坚持“服务华媒”的宗旨,持续深化同华文媒体的合作,建设“全球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共同构筑华文媒体繁荣发展新格局。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落幕,华文媒体代表还将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北等多地采风采访。他们将继续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海外华媒探访广元:讲述青苍簇拥千年蜀道故事

中新网广元10月22日电 (王利文)“走进翠云廊,千年古树比比皆是,我们仿佛在与历史中的人和事对话。”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总编辑姚风明表示,近年来,广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蜀道文化的挖掘都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海外华文媒体,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报道,让更多华侨华人了解翠云廊,感受千年蜀道的魅力。  21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走进广元市,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海外华文媒体探访剑阁翠云廊、剑门关等地,感受青苍簇拥的千年蜀道的独特魅力。此次参访活动是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配套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组织。  翠云廊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是罕见的人工造植的古老行道树群体,8000余株千年古柏分排左右。如云的大树下掩映着两三米宽的金牛古道,是古代蜀地通往长安的主要交通线路。翠云廊始于秦汉、完备于明,历经了几千年风雨,而今风采依然,被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  走进翠云廊,古柏枝干参天,浓荫蔽日,繁茂苍翠。详细了解了翠云廊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后,海外华媒代表们赞叹不已。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表示,这次参访深刻感受了古蜀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内涵。他希望将这次难忘的经历带回加拿大,让更多游客来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古蜀道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特色。  位于广元的剑门关,同样是蜀道的重要构成,峰峦倚天似剑,崖壁相对似门,故称“剑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往今来,李白等文人墨客为其写下诗篇。始建于战国中期的剑门关雄、险、奇、秀,以古道、古关、古柏为核心,融剑山、剑壁、剑门为一体,素有“两川咽喉、蜀北屏障”之称。  在剑门关,海外华媒代表领略了它的险峻地势和悠久历史。“此次蜀道之行,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菲律宾《商报》执行总编辑蔡友铭表示,剑门关承载着千年三国文化,见证了王朝兴衰,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想详细记录此行所见的蜀道剑门、所闻的蜀道故事,吸引更多华侨华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他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关于如何讲好蜀道故事,做好国际传播,陈林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建议,应该深入挖掘蜀道文化内涵,注重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此外,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翠云廊、剑门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完)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