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C
Toronto
星期二, 21 1 月, 2025

专辑:山西行

海外华文媒体眼中的山西晋中:古与新融合共生

在平遥古城领略明清古建之美、在古村落感受乡村振兴活力、在中国“化石之乡”邂逅“中式维纳斯”、在中国首座5G煤矿感受能源大省的转型发展……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近日走进晋中。来自法国、埃及、南非、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寻历史、品文化、看发展,感受“晋商故里”的古与新。 游古城,领略历史文化魅力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山西晋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晋商文化发源之地。闻名世界的“化石之乡”榆社、“活”了2800余年的平遥古城、“晋商第一大院”乔家大院等,均坐落于这片土地。平遥古城,是此次海外华文媒体晋中行的首站。这座被誉为“活着的明清建筑博物馆”的古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  “漫步平遥古城,古朴沧桑的城墙映入眼帘。登上城楼,俯瞰平遥,尽收眼底的是错落有致的青瓦灰墙,时光仿佛凝固在此。”《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如是感慨。  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告诉记者,中国四大古城,他已去过三个。“第一次来到平遥古城,看到这里的建筑风貌井然有序,街道繁华,游客往来。”  近年来,平遥古城不断探索用多种方式阐释历史文化,让更多人走进并了解这座古城。  当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把晋商文化、票号文化、镖局文化等融入剧情,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海外华文媒体穿梭于不同的演出场景中,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感受到山西人的仁德和道义,以及晋商精神内涵。”澳大利亚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说。 访乡村,感受古与新融合共生  近年来,晋中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一座座乡村迎来美丽蝶变,诠释了乡村振兴在晋中的落地生根。  走进寿阳县黑水村,海外华文媒体感受到中国乡村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黑水村历史文化悠久,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福田寺”。“心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曾晓辉被福田寺前殿广场的一副对联深深吸引,“这副对联蕴含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崇尚孝道的优秀传统”。体验过黑水村的古风古韵之美后,海外华文媒体来到福田寺旁即将开放的“邢俊勤艺术馆”。在曾晓辉看来,这些现代设施让古老的寺庙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更能让福田寺这样的文化圣地世代传承、永续发展。  寿阳县景尚村是典型的农业村,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给海外华文媒体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里,我感受到科技和乡村产业的融合”“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景尚村正大步迈向现代化,感受到这个古老村庄焕发的勃勃生机”……在参观完寿阳县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创新中心,了解过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如是感叹。 探煤企,解锁能源转型发展“密码”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位于晋中寿阳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建成了中国首座5G煤矿。  “智能化采掘、AI智能识别、AI分析预警等技术在煤矿的应用,颠覆了我对煤炭开采的印象……”走进中国首座5G煤矿,这里的智能化建设,让海外华文媒体耳目一新。  从人工打眼放炮到半机械化,再从综合机械化到智能化,煤炭开采经历了“技术革命”。该公司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冀杰介绍,“5G+智能化矿井的建设,使越来越多‘黑衣工人’变为‘蓝领’,又把‘蓝领’变为‘白领’。”  此外,采掘、机电、通风瓦斯治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使矿井在少人化、透明可视化的同时,实现设备远程协同运维。目前,新元煤矿井下系统已减少300余名操作人员,实现矿井监测监控安全、高效、可靠的同时,提升了效益。  “印象中的煤矿环境差、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没想到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毛里求斯《华声报》中国区总编辑宋军波告诉记者,AI智能识别技术在矿井中的运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井下矿工安全行为自动识别,比如没有戴安全帽就会被发现”。  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煤炭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让煤炭更加安全高效地生产出来,为人类提供更多能源。在这里,我看到中国的煤矿生产正在进入数智时代。”(完)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晋城:向世界讲述美好晋城故事

“诉不尽山西的故事,道不完晋城的美好。这里的古建,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这里的人们,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温暖而美好。”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杜冰玉在社交平台分享晋城行的感受。8月7日至8月10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采访活动走进晋城,来自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记者编辑聚焦产业转型发展、感受非遗技艺、领略古堡文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述美好晋城故事。聚焦产业转型 感受发展活力一分钟,200只精微光学镜头诞生;一天,10万件手机部件下线;一个月,90亿颗LED灯珠产出……这是山西省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的成绩单。近年来,晋城当地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深耕光机电产业,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产业生态。近3年,当地光机电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2%,成为支撑城市转型的重要动能。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们先后参观山西智绘沧穹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近距离体验,真切感受晋城市现代产业发展脉动。在山西智绘沧穹科技有限公司,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企业研发生产的各类智能服务机器人进行互动。“在我们的报道认知中,中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很少会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在晋城不仅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这里企业的发展势头,让我非常惊讶。”晋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势头,令《非洲时报》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梁铨惊叹不已。走进太行古堡 触摸历史流光砥洎城悠久的“铜墙铁壁”、湘峪古堡的“藏兵洞”,历史悠久、雄伟气阔的皇城相府,大家无一不被太行古堡民居的东方文化和魅力深深折服,八音会表演更是令海外华文媒体人兴奋不已。晋城市有着“中国古建博物馆”之称,现有国保单位72处,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226个,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素有“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近年来,晋城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入实施古民居保护工程、记忆工程和活化工程,全力推动晋城古堡申遗,国、省保单位修缮率达到70%以上,186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40个村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说,“这里的古堡非常特别,与我之前看过的西方古堡风格不同。”晋城古堡的设计概念很超前,既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使用功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代代守护,留住历史化石,传承中华文化。体验多彩非遗 领略文化之美在晋城市阳城县乔氏珐华博物馆,一个个精巧别致、形态各异的珐华器吸引了采访团每一个人的目光。海外华文媒体还在现场亲自体验了珐华技艺中的“立线”工艺,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在晋韵堂,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手工铸造铁壶,深深地感受到山西工匠的锐意创新,为中华传统工艺赋予新的生命。”参观完晋城的铁器工艺品后,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海发出感慨。漫天缤纷的“铁花雨”,是传承千年的中式浪漫。晋城市司徒小镇“千年铁魂”打铁花表演在对古老技艺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精心设计的灯光和音响效果,增强现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将打铁花的视觉效果发挥到极致。变幻莫测、惊艳绝伦的铁花美景,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目不暇接,享受了一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视觉盛宴。活动期间,晋城市侨办、晋城市侨联举办“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晋城 侨界书画剪纸艺术作品展”。来自当地侨界的书画家代表、剪纸非遗传承人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交流互动,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我很喜欢旅游,在中国跑了近200个城市,但晋城是第一次来。晋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不管是人文历史文化、还是康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多拍摄些照片,向全世界去展现晋城。”澳大利亚华文媒体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用“大为震撼”来总结自己对晋城的印象。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同样用“震撼”来形容晋城。“晋城有山有水,还有舒适的气候,康养在这座城市大有文章可做。”她希望,通过此次报道,发挥双语平台的优势,展现晋城的各种美,让埃及更多的人知道晋城,了解晋城是一座有历史文化、有风情、有故事的地方。“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山西晋城光机电产业”“感受珐华魅力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山西晋城”“触摸历史印记 海外华文媒体山西晋城探秘‘东方古堡群’”“隐于太行山间的中式古堡”…海外华文媒体记者,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在各自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截至目前,海外华文媒体已刊发160余篇报道,“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在世界大放异彩。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共同承办。(完)

海外华文媒体访山西:改变旧印象 感受新气象

  “看到山西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更感受到三晋大地在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新气象。”澳大利亚华文媒体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告诉记者,此前他对山西的认知,是煤、是醋、是古建等地方文化符号勾勒出的。  来自日本、加拿大、阿根廷等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本周用5天时间走访山西晋中、晋城两地。位于晋中寿阳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建成中国首座5G煤矿,“白领”煤矿工人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实现井下数据的回传和设备的操作。《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说:“现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颠覆了我对煤炭生产的印象。”  “每天穿井下工作服,携带自救器、矿灯等设备下矿井。井下阴暗潮湿并伴有煤尘,上井后需要专门洗澡、换洗衣物。”该公司机电动力部电网监控操作员张伟回忆十几年前刚刚成为煤矿工人时的情景。如今,白衬衫成为他的新工装,矿井机器人也成了他的新“同事”。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多家企业了解晋城光机电产业发展,与智能AI机器人对弈,同智能机器狗互动,看到近2000台LED灯珠生产设备源源不断地产出灯珠。  “与智能机器狗互动,看到它可以灵活地翻身。以前也见到过机器狗,但这是第一次见到可以翻身的。”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告诉记者,山西占据天然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培养人才,未来还可“更上一层楼”。  近3年,晋城光机电产业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2%。该市整合10余所职业院校,成立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在山西科技学院专门设立光机电产业学院,每年可培养光机电专业本科生1600人、技能人才1.3万余人。蔡友铭说:“对人才的培养,让我看到山西产业发展的潜力。”  此行之中,不止一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惊叹”“震撼”和“颠覆印象”表达自己对山西的感受。在被誉为中国古代“天文馆”的晋城玉皇庙,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作为海内孤品被保存至今。“在建设城市、发展产业的同时,古建与文化被细心保护,足见当地远见。”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社长孙雨梅说。“山西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先进的产业发展。来到山西,发现与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孙雨梅表示,“山西人的精神面貌也与我想象中不同,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工作态度,他们在奋发向前。”(完)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煤铁之乡”山西晋城 探寻“古法制铁”之秘

“在晋韵堂,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手工铸造铁壶,深深地感受到山西工匠的锐意创新,为中华传统工艺赋予新的生命。”参观完晋城的铁器工艺品后,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总编辑胡海发出感慨。近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走进“煤铁之乡”山西晋城,探寻“古法制铁”之秘,领略中国深厚的冶铁文化,见证老字号技艺的工匠精神。晋城古称泽州,被称为煤铁之乡、铸铁之都,历朝历代都有在此设官冶铁的传统。在战国时期,更是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产自晋城境内的“阳阿宝剑”削铁如泥,是独步天下的名剑。泽州铁货技艺始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它经历了多次变迁与创新,但始终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工艺特点。泽州铁货以其坚固耐用、精美实用而闻名,历经数代工匠的传承和改进,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在晋韵堂古泽州铁货工厂,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参观了晋韵堂传统“失蜡法”古法工艺,包括雕刻、开模、摇蜡、制壳、脱蜡等复杂工序,感受匠心魅力。晋晓是晋韵堂铸铁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曾在日本学习交流铁壶制作工艺。经过刻苦钻研,他研发出铁壶第四代工艺,并带着铁壶参加各种展览和展示,向各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铁壶。晋晓介绍,制作泽州铁货需要经过选料、修蜡、制壳、浇铸、雕刻、抛光等多道工序。一件精美的铁壶,通常需要68道工序,耗时45天甚至数月。其难点在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的精湛技艺和高度的专注。晋韵堂以三晋文化为底蕴,致力于传承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以铁壶为载体,将精美的设计理念以艺术的表现手法,满足当今人们对文化作品的需求,同时将健康环保的实用生活理念融入铁货设计元素中。晋晓表示,晋韵堂坚持原创、自主研发,截至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四百多种铁壶、铁炉、铁锅及铸铁艺术品,成功占领国内铁壶市场份额,在全国各大一、二线城市拥有旗舰店30余家。“铁壶工艺因为个人爱好,我之前是有所了解的。之前都是在国外看到这样的工序,今天能够在晋城看到,我还是挺惊讶的。”欧洲新侨网副总编郭纪鹏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融入很多山西元素,非常喜欢。

海外华文媒体打卡山西晋城“喜镇苏庄”  探秘中国婚俗文化

红楹联、红灯笼、红标牌……8月9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打卡晋城地标“喜镇苏庄”,深度体验中国“喜文化”和婚俗风情。苏庄村,是山西晋城高平的一个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子依山傍水,现存明清时期古院落20余座。喜镇苏庄以喜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康养为载体,以沉浸旅游为纽带,深挖喜文化内涵,植入“喜文化”业态,壮大“喜文化”产业,促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同步发展,走出一条全民、全域、全时的喜镇特色文旅康养发展之路。“走进苏庄,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清新脱俗的喜庆景致,简单朴实的民俗习俗,无不诉说着这座古村的厚重历史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说,喜镇苏庄正以“喜”为媒,通过文旅融合,让这里成为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难能可贵的“喜文化”。当日,采访团一行在喜镇苏庄遇到一对新人正在举行中式婚礼,大家边拍照边感慨“太美了”。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直言,“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中式婚礼的魅力,这种喜庆的氛围非常感染人。在这座充满‘喜文化’的村落举办中式婚礼,是幸福的,很有仪式感。”朱新娥表示,喜镇苏庄的“喜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礼节,也展示了礼仪之邦的风范。作为海外华文媒体,能够体验这场中式婚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同时,希望这里的“喜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领略中式文化之美。高平市国投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赵伟介绍,目前,景区开发了11个院落,通过活化利用古村落,丰富业态、促进产业发展。喜镇苏庄将修缮提升后的古院落植入传统婚礼仪式和婚庆要素业态,通过差异化的业态发展,持续发展壮大“喜文化”产业。“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来苏庄,添喜气,赏中国古建筑之美,品传统喜文化之礼。”赵伟表示,基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喜镇苏庄在创新中解锁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之间的搭配,做强婚庆、康养“两大产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喜镇苏庄“打卡”,让西式婚礼回归传统婚礼,更好传承中华优秀“喜文化”。下一步,喜镇苏庄将深度挖掘古建文化内涵,保护、发扬好本土历史文脉,不断植入新的业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造有情怀、有特色、有品质的规模化精品院落,打造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传统喜文化体验目的地。当日,晋城市侨办、晋城市侨联、高平市侨联组织的“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晋城 侨界书画剪纸艺术作品展”在喜镇苏庄同步举行。来自晋城侨界的书画家代表王雷明、赵青山、李文红、李刚挥毫泼墨、现场创作,呈现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交流互动。同时,省级非遗项目“高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玉先的剪纸作品也吸引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的目光,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完)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炎帝故里” 感受炎帝文化

8月9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走进“炎帝故里”山西晋城高平,感受炎帝文化。神农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远古时期,就在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一带,选育五谷、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开创医药,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俊鹏介绍,2014年,高平启动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修复后的炎帝陵为四进三重院落,大小殿堂房屋308间。目前,炎帝陵共有牌坊、朝圣大道、天梯、炎帝广场、功德殿、始祖殿等人文景观20余处。其中,功德殿内壁画展示了炎帝神农教民耕种、发明医药、制历分时、制器立威、织麻为布、筑墙为城、始创交易、教化子民、五弦礼乐、制陶为器等功绩;始祖殿为祭祀场所,殿内壁画展示了炎黄结盟等事迹。“我从小就知道炎帝,提起炎帝,就从内心里激荡出自己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认同感。炎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我们共同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澳大利亚华文媒体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表示,希望继续做好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当好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这里是我们的根脉,在这里能了解我们是从哪来,未来要走向哪里。”炎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对海内外华侨华人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炎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更多人了解炎帝文化,更好地传承弘扬炎帝文化。近年来,高平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炎帝文化,充分发挥炎帝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把高平建设成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截至目前,当地已连续九年举办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已累计有上万名台湾同胞,及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前来寻根问祖。“炎帝文化始终是高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我们致力于讲好炎帝故事,传承炎帝精神。”李俊鹏介绍,炎帝陵正在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两岸同胞情感认同和心灵契合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推介高平、展示晋城、宣传山西的全新窗口。(完)

触摸历史印记 海外华文媒体山西晋城探秘“东方古堡群”

“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8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在山西省晋城市走进砥洎城、湘峪古堡、皇城相府,感受太行古堡群的东方文化和魅力。晋城是文化之城,千年文脉源远流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有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特别是沁河流域分布着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这里的明清古城堡群,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城堡群,以湘峪古堡、窦庄古堡、皇城相府、郭峪古堡、砥洎城等为代表。各不相同的古堡、古建,既是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在现场,记者看到,古堡大多依山而建,形制独特,功能齐备,展现了明清时期官宦豪宅和古城堡的建筑特色。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行走其中,感受太行古堡的雄奇与美丽,感知太行文化的厚重与深邃。位于晋城市阳城县的砥洎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砥洎城最独特的就是坩埚城墙,由一个个圆筒浇筑而成,状如蜂窝,被古建筑专家鉴定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墙。被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的湘峪古堡,则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高层建筑以及军事防御体系为特色,城内有帅府院、校武院、双插花院、一览楼、邀月楼、私塾院、绣楼院等古建。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说,“这里的古堡非常特别,与我之前看过的西方古堡风格不同。”晋城的古堡设计的概念很超前,既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使用功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代代守护,留住历史化石,传承中华文化。皇城相府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名相陈廷敬居住的家宅,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表示,“这里是康熙皇帝老师陈廷敬的故居,正好我也姓陈,有种亲切感。”晋城的古堡群令人感到震撼,这里整个的历史痕迹保留得非常完整,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也有充分的保留,可以说是“活着的”遗产。在晋城,一座座古堡民居建筑,气势恢宏,各具特色,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仍熠熠生辉。(完)

海外华文媒体山西晋城感受珐华魅力

“你看这些珐华饰品,特别年轻化,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记者许海媚表示,感觉珐华的制作工艺是比较繁杂的,但非常精美,希望这项非遗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8月8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走进山西晋城感受珐华魅力。珐华,与“唐三彩”齐名,是古代山西特有的一种低温釉陶瓷,由琉璃演变而来。始自元,兴于明,止于清。清代雍正之后,珐华器逐渐停止烧造,这项高超的工艺技术从此消失,少量的珐华器只存在于海内外的博物馆内。近年来,以乔氏珐华传承人乔加胜、乔香平等为代表的一批晋城工匠艺人致力于珐华复烧研究,将珐华光彩重现,开启中国珐华复兴之路。乔氏珐华承接了唐宋三彩的余韵、辽彩的遗风,延续乔氏琉璃文化血脉,开创了独特的珐华彩釉、立线装饰工艺和烧造技术,为古老的陶瓷艺术穿上了霓裳华衣,经历千百年沧桑,依旧流光溢彩。2011年,“乔氏珐华陶瓷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乔氏珐华因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独特的文化内涵,重要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山西三宝”。1992年出生的乔琳,是山西阳城“乔氏珐华”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第二十九代传承人。她于2015年从美国回国,开始接手家族企业。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提出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新思想,创新传承“乔氏珐华”手工技艺,把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入珐华装饰,开发出极具地方特色的珐华文化旅游产品。乔琳介绍,乔家窑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产品开发实现创意化、品位化、个性化,形成手绘瓷、印花瓷、贴花瓷、色釉瓷等数十个系列,上百个花色品种,实现产品材质美、造型美、画面装饰美的要求。听完乔琳的介绍,看过展厅内精美的珐华作品之后,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杜冰玉说,乔氏珐华的色彩艳丽,表达极具张力,非常经典。“感觉每件作品的制作都不容易,刚刚我自己体验了一下,看似简单的线条,实际上却很难,没有耐心和热爱很难完成,工匠精神就刻写在这些精湛的工艺中。”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共同承办。(完) 

山西晋城玉皇庙:古代“天文馆”存二十八宿彩塑“海内孤品”

“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造型生动,表情丰富,技艺精湛。这次跟着讲解员从头听到尾,不禁感叹咱们古人的智慧,感叹如此厚重的文化、历史。”7日,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社长孙雨梅表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晋城的文化底蕴。当日,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走进山西晋城,探访这座被誉为中国古代“天文馆”的庙宇。晋城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现遗存各代彩塑284尊、壁画120平方米,其雕塑技术精湛,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宝贵遗产。其中,后院西庑内元代二十八宿彩塑,更是海内孤品的珍贵文物。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讲解员田彤彤介绍,玉皇庙珍藏的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彩塑,具有非凡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她表示,尤其是二十八宿殿的彩色泥塑,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仅对元之后的古代雕塑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今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菲律宾《世界日报》采访部主任王利民说,“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不论是从历史还是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看到这些文物,时间这么久远,但依旧能保存如此完整,为晋城文物保护工作做的努力感到钦佩。”近年来,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的文创展厅里,可以看到以二十八星宿文化为元素的丝巾、书籍、铁壶、泥皮画等文创产品。作为研学基地,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还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也进一步拉近了我们文物与年轻人的距离,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田彤彤说。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共同承办。(完)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