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无感支付完成,红烧鱼、蒜薹炒肉的香气从智能餐盘中喷涌而出——10月21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期间,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西固区兰棉厂社区,立刻被这幅“养老不离家”的图景吸引。摄像机镜头追随着取餐的老人、忙碌的护工,记录下中国社区养老的鲜活实践。
走进社区,1058平方米的西固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集成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配备专业护理团队与活动空间,辐射周边4个社区3700余名老年人。“吃饭难”曾是社区老人的共性困扰,如今“全链闭环”助餐体系给出了暖心答案。长者食堂按二十四节气定制52套菜单,从食材采购、机器加工到识别取餐、无感支付,全流程实现智慧化管理,简化用餐流程的同时保证菜品多样。系统还会依据老人取餐数据,自动生成个人健康日记录、周档案与月报告,提供科学饮食建议。针对行动不便群体,社区每日安排30-50份餐食配送,覆盖率超需求老人的90%。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社区更着力营造“精神共融”的养老生态。依托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常态化开展器乐演奏、书画创作、包粽子、茶话会等“守护朝夕美好”系列活动,年均组织20余场,让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同时,社区构建“物质+精神”双轨关爱体系,节日期间为高龄、失能、困难独居老人送上生活物资与节日礼品,组织志愿者每周定期探访,推动邻里结对帮扶,并联动周边商户推出“老年专属优惠”,让关怀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

科技赋能更让养老服务跑出“加速度”。社区联合企业搭建“佳家云服”数字化平台,打造“15分钟智慧养老服务圈”,将家政保洁、家电清洗、家庭维修等10余项高频生活服务纳入其中。老人通过电话或小程序即可在线预约,不仅能享受基础生活服务,还能定制专业护工上门照护、24小时应急响应、助浴助洁、护工陪珍等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享一站式照护”。
兰棉厂社区的实践,是西固区养老服务升级的缩影。近年来,根据省市为民办实事的安排部署,西固区政府积极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2024年围绕福利东西路,西固东西路两条主线,依托新建小区移交配建养老设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国有企业移交社区用房等资源,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选址建设、改造了11个养老助餐服务点,其中新建“社区养老+老年助餐”示范项目2个,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有设施场所提升改造养老设施8个,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改建社区食堂1个,辐射全区80%城市社区,覆盖辖区老年人5.7万余人。2025年,结合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社区嵌入式养老助餐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要求,组织民政、住建、市监等相关部门和相关街道实地查看确定8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其中政府投资项目4个,社会投入项目4个,进一步扩展了全区老年助餐服务范围。建设改造内容主要为装修改造、设备购置、消防改造等方面。截至目前8个点已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夕阳下,采访团的镜头定格在长者食堂的笑脸墙上。从“安心”到“暖胃”再到“悦心”,兰棉厂社区的“嵌入式”养老模式,不仅让本地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安享晚年,更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社区养老的温度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