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C
Toronto
星期六, 12 7 月, 2025
Home搜罗中国专辑:走进甘南探访碌曲:从石林星空到湿地佛国 感受高原魅力

探访碌曲:从石林星空到湿地佛国 感受高原魅力

【搜罗甘南7月11日讯】 7月11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采访团开启碌曲县的行程。夜宿则岔石林、共舞篝火晚会,晨访尕海湖探秘生态密码,午后徜徉郎木寺触摸文化根脉,一日行程串联起高原的自然奇景与人文瑰宝。

则岔石林

夜色中的则岔石林,是一片星空与灯火交织的秘境。山谷中的星空屋,以透明穹顶设计将高原夜空引入室内,躺在床上便可仰望银河横贯天际,耳畔则是则岔河穿石而过的潺潺水声。夜幕降临后,一场充满藏乡风情的篝火晚会在景区广场举行,当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服饰,与游客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欢快的锅庄舞曲翩翩起舞。火光映照下,“羚羊家园”的石峰轮廓更显神秘,格萨尔王劈山开石的传说仿佛在夜色中缓缓铺展。

作为集森林、草原、石林于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岔石林近年来通过“三权分离”管理模式与“党建+旅游”发展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2023年重新开放后,新建的8公里石板路、5公里木栈道串联起“一线天”“灵猿望月”等奇景,19辆电瓶车与观光小火车让游客得以轻松探秘这片硅灰岩石奇观。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通过民宿经营、特产销售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4.2万元。

尕海湖

清晨的尕海湖,薄雾如纱笼罩着湖面,黑颈鹤舒展翅膀掠过水草,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作为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这片58150公顷的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塔”,蓄水量达5000万立方米的尕海湖,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环湖漫步时,采访团看到监测人员正在记录水鸟数量,据介绍,这里每年稳定栖息着约3万只水鸟,其中黑颈鹤数量保持在80只左右,黑鹳约150只,成为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蓝色的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我们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它。”当地环保工作者的话,道出了尕海湿地保护的初心。这片湿地不仅滋养着374种植物、94种湿地动物,更通过泥炭资源储存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远处的草原上,牧民们自发组成的巡护队正在巡逻,他们与专业监测人员共同构筑起湿地保护的防线。

郎木寺

午后的郎木寺,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赛赤寺院的金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座位于甘青川交界的小镇,既是地名也是寺名,藏语意为“兜率论修白莲解脱洲”的赛赤寺院,历经260余年风雨,拥有5座经堂、27座佛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院。沿着转经长廊行走,手持转经筒的信众与举着相机的游客擦肩而过,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面。

在小镇的街巷中,独特的多语言环境令人印象深刻。当地商户能用英语、法语与外国游客流畅交流,藏语、汉语、四川方言交织耳畔,彰显着这座“中国魅力名镇”的国际化气质。登上猛虎山远眺,四面环山的峡谷盆地中,青松与野花相映成趣,溪水潺潺间,偶尔可见外国游客写生作画。这座海拔3480米的小镇,已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纽带,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探寻“香巴拉净土”的秘境。

从则岔石林的星空到尕海湖的晨雾,从篝火晚会的欢歌到郎木寺的经声,碌曲县用一天的行程,向海外华文媒体展现了青藏高原东端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正如当地谚语所言:“洮河水滋养土地,信仰守护心灵。”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故事。(图文:陈林)

- 阅读在线杂志 -

spot_img

更多好文推荐

- A word from SOLO -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