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Celebraties
“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陕西延安举行(视频)
搜罗网 -
7月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延安市侨联、《华商报》社、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陕西延安举行。
“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陕西延安举行
搜罗网 -
7月6日下午,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延安市侨联、《华商报》社、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在陕西延安举行。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出席并讲话。延安大学马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鹿平授课,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延安市侨联主席刘润生主持,《华商报》社社长毕诗成参加活动。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和3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活动。左志强表示,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重要回信精神,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侨联举办讲师团、短视频大赛、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拍摄纪录片,出版纪念邮票、杂志专刊,开展文化交流、联谊联络等系列宣传和纪念活动,在侨界广泛弘扬“嘉庚精神”,引导广大侨胞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侨界力量。左志强指出,“嘉庚精神”发源于陈嘉庚先生的出生地福建厦门,形成于争取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这次微课堂是一次有益的创新性尝试,对大家了解、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意义重大。大家要深刻理解“嘉庚精神”的核心内涵,学习和宣传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要深刻体会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现实意义,让“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同圆共享中国梦;要履行媒体人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主动宣传,推动“嘉庚精神”在侨界广泛传扬。尚小红表示,嘉庚精神拥有穿越时代的力量,“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八字箴言,至今仍有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她指出,要持续弘扬“嘉庚精神”,不断推动民间外交服务,充分发挥侨联组织优势和华侨融通中外作用,着眼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用好侨界力量,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陕西声音。曾鹿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需要、华侨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陈嘉庚延安之行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陈嘉庚政治思想发生根本转折的重要原因和历史契机,全面解读了“嘉庚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香港东盟卫视副台长陆峰等作为媒体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大家表示,嘉庚先生“是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嘉庚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海外华文媒体人要发挥内容渠道优势,创新传播方式方法,讲好新时代嘉庚故事,引导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同圆民族复兴中国梦。据悉,中国侨联今年将开展系列活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此次微课堂是系列活动之一。(文章来源:中国侨联)
“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在延安启动
搜罗网 -
7月6日上午,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延安市侨联、榆林市侨联、《华商报》社、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在延安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和3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采访团副团长、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出席仪式并致辞。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延安市侨联主席刘润生主持,《华商报》社社长毕诗成参加启动仪式。左志强表示,近年来,中国侨联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总抓手,组织开展中国侨联讲师团、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熟悉住在国语言和受众特点的优势,深入各地开展采访报道,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采访行已成功举办37期,此次是第38期。为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侨联今年围绕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开展了系列纪念和宣传活动。陕西作为陈嘉庚先生政治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所在地,是嘉庚主题采访行的必经站尚小红对采访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陕西省侨联立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侨联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独特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展现侨界作为,贡献侨界力量。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借此次采访行,用国际化的语言、亲切平实的话语讲述真实发生的中国故事,通过敏锐独特的镜头展现真实看到的中国发展,向世界讲好陕西故事,展现陕西魅力。1940年,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著名论断,希望媒体朋友们深入了解和宣传“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为继承和发扬“嘉庚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凝聚侨心侨智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贡献力量。采访团成员、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代表海外华文媒体发言。他表示,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一生政治转向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海外华文媒体将用海外媒体人的思维与目光,弘扬“嘉庚精神”、记述延安故事、宣传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将赴延安、榆林等地采访报道,开展“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微课堂、举办地方文旅推介会等,生动讲述三秦大地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的故事。(文章来自中国侨联)
“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将启动
搜罗网 -
为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讲好华侨故事,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延安市侨联、榆林市侨联、《华商报》社、陕西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将于7月6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启动,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中省媒体代表将参加采访活动。中国侨联、陕西省侨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0年5月,陈嘉庚怀揣梦想和希望辗转来到延安。据悉,本次活动将组织媒体采访团前往延安市、榆林市等地采访报道,沿着陈嘉庚先生在陕北的足迹,溯源“嘉庚精神”,生动讲述三秦大地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的故事。7月6日—7日将参观采访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毛泽东主席与陈嘉庚先生会谈处)、延安市宝塔区数字片区双创街区与宝塔山革命旧址,举行延安招商文旅宣介会,开展《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微课堂。7月8日—11日将参观采访波浪谷丹霞地貌、国能榆林化工、石峁博物馆、补浪河女子治沙连、绥德革命纪念馆、陕北民歌博物馆与颐高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举行榆林市招商文旅宣介会。通过本次参观采访活动,将增大弘扬和传承“嘉庚精神”的力度,构建“嘉庚精神”传播新语态,网聚团结奋进正能量,推动华人华侨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本文来自 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撰写|马进军 郭小雄 王煜鑫 胡靖编辑|胡靖审核|越川
搜罗网 -
6月2日,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宣布导演、演员贾玲正式成为全新品牌代言人。贾玲常年活跃于影视作品及舞台,是中国国民度最高的演员之一。同时,她也是一位颇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2021年,贾玲自编自导并主演首部电影《你好,李焕英》以54.13亿元人民币票房,刷新了Patty Jenkins于2017年凭借《神奇女侠》创下的8.218亿美金票房纪录(按2021年时汇率《你好,李焕英》票房合8.228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这一纪录直到2023年被《芭比》的导演Greta Gerwig打破。近期,她执导并主演的影片《热辣滚烫》也拿下2024年中国春节档票房冠军。贾玲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社会和生活细致而审慎的观察,并通过表演、镜头叙事以及更多形式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她拒绝身份束缚,始终专注创作。为配合此次代言人身份的公布,Prada邀请了知名时尚摄影师王子千执镜拍摄了广告大片,并以手持摄影记录采访的形式深入贾玲身为创作者的心声。
鹭岛之滨寻嘉庚故里——“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 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走进厦门
搜罗网 -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5月15日—17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活动来到嘉庚精神发源地——鹭岛厦门,寻嘉庚之风骨,扬嘉庚之精神。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齐志,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厦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俊泳参加有关活动。厦门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自近代以来就是海外侨胞的主要进出口岸和侨汇集散地,也是侨胞在国内投资的中心区域之一。如今,被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厦门,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一批又一批“厦门经验”走向世界。百年历史积淀,赓续嘉庚精神。采访团厦门首站走进鳌园,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陈嘉庚墓献花。院内风格独特的建筑与精美的闽南特色石雕共同谱写着艺术的乐章,也在静静诉说着嘉庚先生历时十年规划建设博物大观园的良苦用心。2014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任镜波以集美校友总会和个人的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反映海内外集美校友和嘉庚弟子的心声。总书记在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在陈嘉庚纪念馆,采访团一行采访集美校友总会永远荣誉会长任镜波,听老人将嘉庚的故事和回信情况娓娓道来。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任镜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集美学校的毕业生,曾见过“校主”,对陈嘉庚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及收到回信的情形,任老先生仍然十分激动,“总书记跟我们心连心,回信平易近人、催人奋进。回信是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希望华文媒体朋友们能更多地宣传嘉庚精神,讲好嘉庚故事,让嘉庚精神代代相传。”“嘉庚先生一生爱国爱乡,报效家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厦门人。”采访团成员、俄罗斯中国电视台联合创始人刘佩鑫说,“我们有责任让更多海外侨胞了解这段侨史流芳的嘉庚事迹。”1947年,陈嘉庚先生倡议而兴办的同民医院在同安正式开诊。采访团穿越院史长廊,在嘉庚园和功德碑前景仰,为嘉庚先生“办学救国,兴医济民”的精神所感动。漫步十里长堤,采访团一行了解嘉庚先生铸造海堤的历史背景。采访团成员、加拿大搜罗传媒集团执行董事陈林说道,“一路走来,对嘉庚先生所作贡献有了直观的感受。开医院、筑海堤、建大学、办银行……嘉庚先生回馈家乡的方式是很多样的,这也给我们以启发,传播嘉庚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从方法到形式都可以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百年学村,大社潮音。16日,采访团走进陈嘉庚故居和归来堂,听陈嘉庚先生侄孙陈忠信讲述他耳濡目染的嘉庚教诲,在嘉庚精神的发源地集美大社中寻觅嘉庚印记。百年学村中极具嘉庚风格的中式燕尾屋檐,错落的闽南红砖古厝,让采访团流连忘返。在嘉庚先生筹建的华侨博物院,采访团回顾了数百年的风雨侨史,了解华侨走向海外的时代印记和在世界各地的奋斗脚步。采访团还走进集美人文馆,触摸装载着集美文化的历史风华。从嘉庚精神到学村文化,从学村文化再到闽南文化和华侨文化,一个人,一座城,一精神,三文化,采访团一行边走边看,感受着鹭岛厦门的别样内涵。遍访南强风华,读百年厦大。在历经沧桑的厦大校园中,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嘉庚基因”和“诚毅编码”。“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嘉庚先生倾资创办厦门大学的故事让采访团动容。采访团成员、澳门《国际贸易导报》总编辑殷杉十分感慨,“厦门大学1963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可见其建校办学质量之高!‘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嘉庚先生的苦心和远见让人钦佩!他被称为‘校主’,厦大这么大,他却只在小小一块奠基石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的无私和胸怀让人感动。嘉庚先生的办事原则就是爱国爱乡,他的精神值得广泛传扬。”随后,采访团与厦门大学专家学者代表就“如何发挥海外华文媒体作用,传承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开展座谈交流,为进一步推动嘉庚精神在海外的传播建言献策。5月15日—17日,采访团一行追寻嘉庚先生的足迹,在厦门参观采访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同民医院、归来堂、陈嘉庚故居、集美大社、华侨博物院、集美人文馆等,全面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和为祖国、家乡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贡献积极的媒体力量。(文章来源:中国侨联 责编:刘琼、张雯)
搜罗网 -
【搜罗网福建厦门5月17日讯】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在厦门迎来了尾声,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和有关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共同在福建追随嘉庚精神得到了了很多的收获。
探访海丝名城——“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走进泉州
搜罗网 -
5月13日-14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活动走进侨乡泉州。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率采访团一行赴开元寺、泉州六中、泉州侨批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李光前故居纪念馆、国光中学等地采访考察。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市政府副市长姚飞会见采访团一行。千年古城,东海之滨。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宋元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窗口,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市22处世界遗产星罗棋布,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在泉州,一砖一瓦都有历史,一街一巷都有故事,处处展现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文化包容和文化自信。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庙宇庄严、古榕参天、古意盎然,多元融合的宗教文化与氤氲的古城烟火气和谐相融。采访团一行循着讲解员的介绍,感受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的特征。在“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的泉州中山路,千年海丝文化在此交融,东西合璧建筑风格交相辉映。采访团走访了中山路上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漫步金鱼巷,用相机记录着泉州古城的美好,品味着泉州的烟火气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约950万人。以“番仔楼”改造的泉州侨批馆收藏了大量与华侨相关的文物和资料,一封封侨批,一件件旧什,承载着侨胞浓浓乡情和家乡亲人深深的惦念。“侨批,是华侨与家乡亲人联系的纽带,也是他们海外奋斗历程的见证。侨批馆是了解泉州华侨历史的重要窗口。”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社长孙雨梅说道,“我看到了一封又一封充满思乡之情的侨批,感受到了华侨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一所华侨史专题博物馆,展示了泉州籍华侨华人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历史,史料详实,展出丰富。当看到展柜中陈列的2004年《国际日报》报纸首页时,印尼《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很是激动,更有感动与自豪,“同时展出的还有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报纸,让我深感华媒是中国与住在国侨胞之间的重要纽带。我要继续心系祖国发展,心连家乡乡情,为同圆共享中国梦贡献力量。”闽籍侨胞众多,旅外乡亲热心桑梓建设、兴资建学蔚然成风,陈嘉庚和李光前便是其中的代表。陈嘉庚曾出任泉州六中首届董事长,在学校创办之初解决办学经费紧张的困难,并坚持资助学校长达7年。“我既是你们学堂的董事长,学堂里的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一定负责协助解决。”陈嘉庚兴学报国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了大家。在小城隍前,学生们吟起纪念嘉庚先生的诗歌,唱起不忘嘉庚、立志刻苦求学的歌曲。采访团一行静静地聆听,那一刻,敬仰追思之情在人们心间流淌,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有了最直观的体现。南安国光中学是陈嘉庚之婿李光前于抗战之时创办的。1950年,受李光前委托,陈嘉庚亲赴梅山实地考察,全权支持国光中学扩建。新建成的学校,成为当时晋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中学。根据陈嘉庚的提议,学校还招收了大批侨生,为祖国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平时需要教育,战时更需要教育!远处国外,在祖国办教育也可略尽国民义务。’”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社副总编许海媚说道,“李光前先生致信朋友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在海外、心系桑梓’是重逾千钧的几个字。”“刚刚参观了李光前故居纪念馆,此时在国光中学的校园里听着朗朗读书声,深切感受到广大侨胞为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创办人任传功表示,“海外福建人淳朴善良、勤劳拼搏,在华社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这与老一辈闽籍华侨精神的影响和传承是分不开的。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我们将运用好各自在海外的平台,积极宣传和弘扬闽侨精神、嘉庚精神,助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断向前。”此次活动是“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首次走进福建,采访团一行沿着嘉庚先生的足迹,将赴厦门开展采访考察。(文章来源:中国侨联 责编:皮博、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