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C
Toronto
星期六, 21 12 月, 2024

专辑:走进酒泉

玉门陶埙:传统民族器乐,传承非遗之声

陶埙是距今3800多年前的火烧沟遗址出现的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1976年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了二十多个制作精美、形似鱼形、音色古朴、精致典雅的陶埙,它的旋律幽深、醇厚、悲壮、哀婉,形象表达出人们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  当日,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发起的“中新观陇·酒泉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团一行来到玉门市。  由于陶埙制作习艺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多不愿学习,另外受历史、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技艺已经濒临后继无人的惨淡局面。为了使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得以传承,玉门市投入了专项资金用于玉门陶埙制作的技艺开发、仿古制作等工作。“这些年来,通过制埙开发文创产品,成立非遗工坊,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埙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制埙技艺的传承需要融古通今,必须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传承下去。”玉门陶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关振国说。  2017年,《玉门陶埙制作技艺》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同时,关振国被评为玉门市非物质文化陶埙制作传承人。关振国表示,希望能把陶埙制作和吹奏纳入当地学校美术课和音乐课程,让这门古老的文化永久传承。“从民间来,到民间去。让非遗获得持久生命力,是非遗保护传承最坚实的基础。”关振国说。  在玉门市文化馆的陶埙制作工坊,加拿大搜罗传媒总裁陈林现场体验陶埙的拉坯工艺。“看似小小一个器物,从细软陶土变成可以吹奏出优美音乐的乐器还是非常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打磨的。”陈林说。参观结束后,华媒代表们纷纷将陶埙的制作技艺和陶埙演奏者的表演上传至网络,希望能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感受玉门古城中这项古老而精美的非遗魅力。(作者:王牧雨 刘潇)

酒泉文旅联动持续破圈

记者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甘肃酒泉市持续加快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创新,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东风,围绕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让该市文旅融合联动持续破圈,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诗和远方。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拥有大漠、戈壁、河流、冰川等自然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民众心目中对西北“诗和远方”的美好憧憬。该市下辖肃州区、敦煌市、玉门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自西汉设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酒泉市副市长黄振东介绍,全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酒泉市敦煌,已成为酒泉、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大力实施文旅+战略,酒泉市先后引进了《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乐动敦煌》《千手千眼》等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经典剧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截至目前共演出1700余场次,接待游客83万人次,成为拉动产业发展重要增长点。“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明确了以‘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极’和‘肃州区域中心经济增长极’为‘两极’,辐射带动西四县、市和东三县、市的发展思路。”黄振东说,酒泉市对标一流打造敦煌文化旅游核心功能承载区,敦煌已入选首批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城市、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据介绍,位于敦煌市的鸣沙山·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异常火爆,被评为该省文旅最佳创意,敦煌书局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络绎不绝。形成以文化演艺、研学旅游、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模式。近年来,酒泉市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酒泉市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等170多个重点文旅项目。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基础设施提升、乐动敦煌文旅综合体、1969文创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黄振东说,今年实施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等7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截至今年7月,该市累计接待游客3528.3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72.85亿元,位居该省前列。

曾经荒野戈壁,如今农业天地

与沙漠农业相比,在戈壁上发展农业更具挑战性。因为沙土虽不肥沃,但容易改良,而戈壁除了大小石头,就是粗沙砾,挖地三尺也很难见到土。  但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是各种营养元素,并非无土不可,依托于无土基质栽培技术,完全可以造“土壤”,思路的转变让酒泉市肃州区戈壁农业“缺土”难题迎刃而解。近日,记者来到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标准化温室里看到,一株株盛果期的苦瓜硕“瓜”累累,而其生长的“土壤”仅是枕头大小的基质包,其主要成分是秸秆、尾菜、畜禽粪污等农废资源。经过多年试验探索,该产业园研发生产有机基质配方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并且实现了有机基质用量的标准化。每亩日光温室需要有机基质67立方米,可转化利用秸秆、尾菜、畜禽粪污等农废资源约125立方米。有机基质使用后还能还田提升地力、改良土壤,实现无害化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该产业园所在的肃州区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地区,这里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具有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等明显优势,是全球公认的最具优势的农作物制种区之一。肃州区是戈壁设施农业的发源地,早在2009年就以非耕地农业的方式开辟了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肃州区按照省委“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壮大河西走廊戈壁节水生态农业”的总体部署,聚力打造全国戈壁设施农业示范区,先后布局建设东洞、总寨、银达、西洞等4个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目前,全区戈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非耕地设施蔬菜示范区。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是甘肃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以色列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学习引进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而规划建设的项目。该产业园规划重点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节水装备制造、农业智能化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特色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聚力打造甘肃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和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作者:王牧雨 刘潇)

搜罗酒泉:鲜花盛开的戈壁滩

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的人们,自己动手种点儿什么,已成为调节生活的情趣,看着自己种植的作物缓慢生长,从中可以获得不少“幸福感”。为迎合这一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种子”制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太空盲盒种子、植物罐头、种子纸、种子书签……2日,记者在酒泉市蓝翔园艺种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蓝翔园艺)看到各式各样的种子衍生品,除此之外,该公司拥有3000多个花卉及其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种质资源库”,使国内外花卉种植资源更加丰富并得以长久保存,并代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卉种子繁育工作。  当日,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发起的“中新观陇·酒泉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联动融合采访活动在酒泉启幕,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内,来自德国、加拿大、巴西、爱尔兰的华媒代表们将走进肃州、玉门、肃北、敦煌开展国际传播交流宣传与采访活动,深入了解丝绸之路重镇的文化底蕴及经济发展情况。  甘肃省河西走廊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天干而地不干”,被赞誉为“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和“天然种子的仓库”。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积温高,具备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现代农牧业和现代种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蓝翔园艺花卉实验田里,该公司董事长陈凤翔介绍说,二十年前,脚下还是一片“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地,如今,种满了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草本花卉。  花卉知识讲座、花卉作品创作、制作花卉标本……“通过大规模集中连片地种植花卉,我们还打造‘丝路花旅’花海旅游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蓝翔园艺董事长陈凤翔说,如今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不断增加,通过“丝路花旅”花旅产业,可以让更多人在花海中体验和享受创造美好的过程。“戈壁园丁让戈壁变花园,今天看到这样的景致和这里变化都令我感到很震惊。”二十年前就曾走访酒泉的巴西中国通讯社副社长严佳说。

搜罗金塔:西北戈壁上的绿色新城,文化与自然共舞

【搜罗网9月3日甘肃讯】“金塔境内有自然人文景观200多处,胡杨、航天、湿地、沙漠、汉简、边塞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素有‘航天摇篮’‘胡杨之乡’‘汉简故里’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晴3日如是说。当日,酒泉金塔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经贸洽谈会在甘肃兰州举行。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侧,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个璀璨明珠,这座中国西北戈壁上的县城,是什么样子?近日,采访团来到金塔县发现,这里的城市建设有爱又有料:便民绿地随处见,文化“印”在建筑上。见绿:出门见景、推窗见绿,打造“5分钟绿地圈”如果你在戈壁上的一座小城里,从家出门走5分钟,你能见到什么景象?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会认为是戈壁、荒滩、沙漠。鲜有人会说绿地。金塔县,在离家5分钟的范围内,都可以找到一座绿地公园。金塔居民薛中兰午后带着直播设备,来到去年新建成的会水公园架起直播杆,卡好手机,打开音箱,拿起话筒,开始直播唱歌。“我们有个‘心连心’歌友团,平时晚上大家都会来公园唱歌。”薛中兰说,刚开始唱歌的时候,因为周边没有场地,她常和姐妹们约在离家2公里的西湖生态公园。薛中兰回忆说,当时走路需要半小时,每次会随身携带水杯。去年,家门口的会水公园建好后,走路只需要5分钟,她便萌生了直播的想法。时间回到20多年前,薛中兰晚饭后想找一个可以带孩子玩耍的地方都没有。每次回想起以前,她都会感慨道,“如今,家门口就有公园。”秋日的金塔,金色胡杨环绕城市,水系小品交相辉映,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如若不是亲眼所见,可能很难想象在西北大漠之中,竟有一片独特“绿海”烘托出的一座景色怡人的现代新城。见胡杨:美观且实用,修路建湖都得绕着胡杨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都是老一辈金塔人对当时环境的印象。为了改善环境,1958年6月,一个专业化的防沙治沙机构——潮湖林场正式组建。“为了能够有效防风固沙,我们起初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种胡杨。”原金塔县潮湖林场副场长王端政说。在此之前,他们赴新疆进行深入考察,不断买种、育苗。1983年,他们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第一批人工胡杨树。回想起以前的种树经历,王端政说,以前没有路,他们就抱着树苗走到种植区;没有水,他们就从远处拎着水桶进行浇灌;没有食物,他们出门前就会带好干粮在种植区待一天……就这样,一棵棵胡杨树在戈壁滩上安了家,实现了沙漠变绿洲的转变。2009年,成片的胡杨树已经长大,金塔县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景区,“我们当时的原则只有一个,不能损毁任何一棵胡杨树。”王端政说。据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游客都会问,“这些路为什么弯弯绕绕的?”“湖中心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树?”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当地人都会解释说,“我们的路和湖都得绕着胡杨走。”除了景区内可以见到胡杨树,在金塔县的城西、城南、城东3个片区也能见到大片的胡杨。如今鸟瞰整个金塔县城,周围都被绿树丛林所包围,金色胡杨已经成为金塔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见文化:文化“印”在建筑上,打造城市“新名片”酒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燕说,这次来到金塔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看到了很多带有文化元素的建筑。比如,有胡杨和古佛塔元素的“天空之镜”,有介绍金塔三张名片的“印象金塔”,有结合三种精神的“梦之塔”……这些建筑既美化了城市,又带有文化内涵,还能向外地游客介绍金塔。金塔县聚焦地域特色,充分嵌入航天、汉简、胡杨等金塔独特文化元素,力求打造群众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城市。“很难想象在金塔这样一个小县城,居然有这么多的文体设施,真的好羡慕金塔人。”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游客热孜耶这样评价。近年来,金塔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突出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突出地域人文历史的形象标识。胡杨大道、航天大道、航天广场、航天公园……这些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都注入了航天、胡杨等文化元素。金塔县委书记李炯芳表示,金塔要坚持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融合金塔特色文化、历史等元素,规划设计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建设精品城市,努力以高水平城市更新建设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体现人文内涵和城市特色,将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绿化亮化等工作,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和布局,有效提升民众舒适度和幸福感。

甘肃酒泉:新能源六大产业链齐发力,引领产业新潮流

【搜罗网9月3日甘肃讯】近年来,酒泉聚焦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产业链,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装备制造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酒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酒泉市风电主机、叶片、塔筒三大系统全面实现本地化生产,具备年产主机2600台、叶片2450套、塔筒2700套的能力,年可装机20吉瓦以上。多家全国风电行业排名靠前的整机制造企业区域总部悉数落地,一批核心部件和配套项目建成投产。甘肃是中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等可开发量整体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甘肃大力发展新能源,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作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酒泉正在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目前,光伏装备已在酒泉市域内“串珠成链”,实现上下游全产业链贯通,年产能10吉瓦以上;储能产业“化点成珠”,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空气压缩储能、重力储能等不同技术路径储能示范项目均汇集酒泉;光热发电“乘势拓展”,建成国家光热试验示范项目4个,建设“光热+风光电”示范项目5个。甘肃省氢能产业链标杆项目玉门油田光伏制氢项目建成投产,双极板、电极催化剂产线年内建成投产,填补了西北地区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该市玉门、金塔2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750千伏、330千伏升压站系统架构更趋坚强,为高比例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网架基础。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发祥地,酒泉如今已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能源战略通道。近年来,酒泉市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走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近年来,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的7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亿元。招引落地各类新能源装备制造规上企业58家,总投资452亿元。

甘肃省25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2005亿元

【搜罗网9月2日甘肃讯】2024年下半年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月2日在酒泉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2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亿元,聚力推动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甘肃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共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09个,总投资3.5万亿元,2024年1月至8月累计完成投资3544亿元、投资完成率65%。在重大产业项目支撑带动下,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争先进位、质效兼优、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方面要进一步把抓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到重大项目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重大项目上、调结构的突破口锁定到重大项目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调度、靠前服务,确保重大产业项目有效接续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全年经济增长夯实基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狠抓投资,紧盯国家重点投向和支持领域,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兰洽会、药博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要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本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着眼长远发展,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取向、重大生产力布局,谋划储备一批能够有效支撑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让重大产业项目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最强支撑。

酒泉新貌:营商环境“实”在妙,亲商惠民助企业

【搜罗网9月2日甘肃酒泉讯】“上半年,酒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31.8亿元,同比增长8.6%,再获甘肃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贡献奖’,连续16个季度获甘肃省政府贡献奖或进步奖。”甘肃省酒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正军介绍说。酒泉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商贾云集的黄金宝地。2024年,酒泉市创新建立“码上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发布酒泉市域内各类招工信息22期,发布各类就业岗位信息1万余条。1月至7月,酒泉市城镇新增就业1152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9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44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1558人次。同时,酒泉市还制定《酒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评价办法》,建成并试运行甘肃省首个县级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平台;全面推广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超60家辖区进出口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办理海关注册备案类业务,上半年酒泉市进出口额达到9.88亿元,同比增长43.05%。为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酒泉市拓展深化“银税互动”合作机制,以“信”换“贷”打通市场主体融资难点堵点。今年以来,酒泉市通过“银税互动”累计为3508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6.32亿元,同时,还扎实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推进试点工作,推动“光伏贷”“风电贷”“节能贷”等专属信贷增量扩面。值得一提的是,酒泉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创新优秀案例,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能力综合评价上半年甘肃省第二;肃州区荣获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创新优秀案例”;玉门市获评“2024年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何正军表示,下一步,酒泉市将深入贯彻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把酒泉市打造成国内一流、甘肃省领先的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