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中国
搜罗网 -
【搜罗网8 月 24 日青海黄南州讯】来自加拿大、法国、日本、菲律宾、斯里兰卡等16个国家的18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上了青海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访问之行。他们先后走访了平安区河湟新区青绣数字化总部、青海省拉面产业孵化基地以及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在平安区河湟新区青绣数字化总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被精美绝伦的青绣作品深深吸引。一幅幅色彩斑斓、针法细腻的绣品,展现出青海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们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并与绣娘们交流,了解青绣的制作工艺和传承故事。随后,媒体代表们来到青海省拉面产业孵化基地。这里弥漫着浓郁的拉面香气,展示着青海拉面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传统的手工拉面技艺到现代化的生产流程,从小小的拉面店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产业规模,青海拉面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创业精神,给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深入了解拉面产业的发展历程、品牌建设以及带动就业等情况,对青海拉面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最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来到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这个美丽的乡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整洁的村道、特色的民居、盛开的鲜花,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德吉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相信在未来,青海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搜罗网 -
【搜罗网 8 月 22 日上海讯】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 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来到了上海虹口。来自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加此行。采访行中,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深入了解了厦门国际银行的发展历程。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 1985 年,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2013 年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成立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初心,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在国际银行排名中表现出色。2005 年成立的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其位于虹口区北外滩滨江杨树浦路 88 号,已拥有 23 家营业机构。近年来,分行屡获殊荣,入选上海市人才引进重点金融机构,成为上海市侨商会副会长单位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启航北外滩 睁眼看世界”为主题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在分行三楼开幕,展示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光辉历程和重要影响。中国证券博物馆也给媒体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博物馆经中央编办批复成立,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 15 号,原系浦江饭店。浦江饭店历史悠久,其前身为 1846 年创办的礼查饭店,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见证了诸多“中国最早”的现代化事物。历经多次变革,2018 年 12 月 22 日,中国证券博物馆在此揭牌运行,赋予这座百年建筑新的使命。白玉兰广场和北外滩街道五星级“侨之家”同样引人注目。白玉兰广场地处北外滩黄浦江沿岸,与陆家嘴隔江相望,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其所属的金光集团...
搜罗网 -
【搜罗网8月22日上海讯】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来到了上海普陀,来自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十多个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与此次活动,“苏河芯湾”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张闪耀“芯”名片,以及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的“芯”高地。“苏河芯湾”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和长风科创谷总计约 1 万平方米的区域为“核心区”,聚焦车规芯片、人工智能芯片、车载高算力芯片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及总部办公。同时,长风生态商务区、天地软件园、桃浦智创城作为三个协同区,共同布局软件设计、终端应用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哪吒汽车全球总部就坐落于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作为“苏河芯湾”上下游的核心企业,哪吒汽车坚持核心技术“自研+合资合作”模式,已开启中长期全球化战略布局,全力加速“哪吒出海”。其全球总部大楼科技感十足,内部的智能研究院、数字化中心等职场板块布局合理,这背后离不开普陀区的一批创新载体的有力支撑。哪吒汽车正借助“苏河芯湾”的强大“芯”力量、上海的全球化发展底蕴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在汽车价值链的布局,为海内外消费者带来“科技平权”的智能电动汽车新生活。苏州河,这条上海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工业文明。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位于光复西路 2690 号,建筑面积 1341 平方米,通过“回眸:苏州河的历史记忆”“扬帆:苏州河的工业丰碑”“远航:苏州河的创新发展”等三个展区,以文物展品、场景复原、光影互动、文创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苏州河畔从近代工业的辉煌到现代创新发展的巨变历程。一幅老上海工业的“清明上河图”长卷让人仿佛穿越回过去,感受彼时的繁荣;模拟复原的工厂车间办公场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崭新面貌;充满互动元素的新时代展区则体现了苏河两岸的涅槃重生。半马苏河公园作为普陀区苏州河畔 21 公里生态秀带的重要部分,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迷人的自然景观闻名。公园占地广阔,绿树成荫,自然风光优美,文化氛围浓郁。这里不仅有迷人的水景,还有见证历史变迁的建筑和雕塑。公园内定期举办“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半马苏河”运动生活节等文体活动,为市民呈上精彩的文体盛宴。此外,齐全的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需求,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城市中的美好时光。普陀区的“苏河芯湾”、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和半马苏河公园,正以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创新与传承的新篇章。
搜罗网 -
【搜罗网8月21日上海讯】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走进徐汇滨江,来自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位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先后探访了西岸智塔规划展示厅、徐汇滨江国际人才港、西岸美术馆、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见证科创与艺术的交汇。徐汇滨江(西岸)地处黄浦江核心段落,区位优越,曾是“铁、煤、油、砂、粮”的工业区。然而,在中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历经十年砥砺,这里已从“工业锈带”成功转变为开放的生活型岸线。以 AI 和 ART“双 A”引擎为驱动,徐汇滨江构建了“一港一谷一城一仓一湾”5 个百万级产业载体群。其中,西岸智塔作为旗舰,带动了总建筑面积 120 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建设。众多知名企业如期智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阿里、华为、联影等纷纷入驻,这里汇集了 21 家企业、1 位图灵奖得主、8 位院士、150 余位博士、2500 余位技术人员,形成了最优产业生态,正朝着千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迈进。在文化领域,西岸美术馆是“西岸美术馆大道”的核心公共文化场馆之一。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爵士设计,于 2019 年正式开放。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展开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围绕“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当代设计”四条文化主线,积极开展跨领域研究与交流活动,致力于成为一座开放性、包容性、公众性的跨学科文化中心。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徐汇区委组织部打造的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于 2021 年 6 月落成启用,并于 2023 年实施综合功能优化提升。总建筑面积 1700 平方米的主体建筑,为滨江各类人群提供“开放、集约、共享、枢纽”的体系化服务,还增设了滨江市民食堂。同时,统筹设置“三大篇章”展陈内容,推出“滨江党建实训课程”和“一江一河”党群服务地图。此外,徐汇滨江国际人才港位于西岸智塔五楼,面积...
搜罗网 -
【搜罗网2024 年 8 月 21 日上海讯】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媒上海行来到杨浦区,开始“滨江家园”专题采访。来自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位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先后参观走访了“杨浦滨江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和“世界技能博物馆”,感受杨浦“生活秀带”“创新秀带”“文化秀带”“人才秀带”的生动乐章。杨浦滨江留法勤工俭学出发位于今杨浦区秦皇岛路 32 号东码头园区(原黄浦码头),这里是杨浦滨江的红色地标。1912 年初,李石曾和蔡元培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推动青年赴法留学。1919 年,在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热潮掀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有志青年从这里登上留法勤工俭学的邮轮,开启追寻真理之旅。从 1912 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留法勤工俭学生赴法一般走陆路,1919 年因陆上交通线阻断改走水路,从上海乘船出发。1919 年 3 月至 1920 年底,约 1600 名勤工俭学生分 20 批赴法,其中 6 批从黄浦码头登船,这里为上海、为杨浦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该馆由“祥泰木行”旧址改建而成,2023...
搜罗网 -
【搜罗网8 月 20 日上海讯】“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 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走进“上海之根”松江,来自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印尼、科特迪瓦、韩国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 家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以及相关中央涉侨媒体记者齐聚松江,深入探访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G60 云智天地科创园、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和泰晤士小镇的侨企,亲身感受松江在科创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及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松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区侨办主任陆洪明热情接待。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当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首先踏入松江区 G60 科创云廊内的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在这里,他们详细了解了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已历经从 1.0 到...
搜罗网 -
【搜罗网2024 年 8 月 19 日上海讯】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走进上海浦东,探寻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的辉煌成就。来自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印尼、科特迪瓦、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及2家中央涉侨媒体记者参加活动。浦东改革开放主题展在浦东新区合欢路 201 号,“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改革开放主题展”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约 3500 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内,通过 1000 余幅图片、33 个视频、5 部主题演绎片、1 部 4D 影片、5 套大型装置、4 组实景还原置景和近百款实物,紧紧围绕“肩负国家战略,承载时代使命”等重要内容,呈现了浦东在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硬核产业、建设高品质生活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果。上海中心大厦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无疑是浦东的璀璨明珠。它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区,建筑总高度 632 米,地上 127 层,地下 5...
“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在沪启动
搜罗网 -
8月18日晚,由中国侨联指导,上海市侨联主办,浦东新区侨联、徐汇区侨联、普陀区侨联、虹口区侨联、杨浦区侨联、松江区侨联、青浦区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扬帆浦江”2024海外华文媒体上海采访行启动仪式在沪举行。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中国侨联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献锋出席并讲话,上海市侨联副主席陈银儿主持。来自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印尼、科特迪瓦、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及2家中央涉侨媒体记者参加活动。张献锋表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始终把做好侨务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海外华文媒体具有融通中外的语言、文化和身份优势,希望大家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这是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首次走进上海,希望媒体朋友们通过高质量、有分量、接地气、受欢迎、传播广的优秀新闻作品,记录和宣传上海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创新之举、拼搏之姿、奋进之势,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齐全胜对各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到沪参观采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侨联的指导和本市各区侨联、各相关部门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说,上海正在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奋进新征程,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希望海外华文媒体人士通过笔触和镜头,生动展现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让广大海外侨胞和各国公众更好地认识上海、读懂中国、开展合作,助力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财视澳洲》社长詹金龙、印尼《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发言,表示对此次采访行充满期待,将充分用好这次机会,走进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感受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挖掘上海的发展经验和人文故事,为海外深入了解上海提供丰富多元的信息。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将深入上海各区,围绕“改革前沿”“上海之根”“滨江家园”“苏河万象”和“侨连五洲·沪上进博”等专题,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底蕴、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发展篇章。
搜罗网 -
在平遥古城领略明清古建之美、在古村落感受乡村振兴活力、在中国“化石之乡”邂逅“中式维纳斯”、在中国首座5G煤矿感受能源大省的转型发展……2024“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山西行活动一行近日走进晋中。来自法国、埃及、南非、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寻历史、品文化、看发展,感受“晋商故里”的古与新。 游古城,领略历史文化魅力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山西晋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晋商文化发源之地。闻名世界的“化石之乡”榆社、“活”了2800余年的平遥古城、“晋商第一大院”乔家大院等,均坐落于这片土地。平遥古城,是此次海外华文媒体晋中行的首站。这座被誉为“活着的明清建筑博物馆”的古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 “漫步平遥古城,古朴沧桑的城墙映入眼帘。登上城楼,俯瞰平遥,尽收眼底的是错落有致的青瓦灰墙,时光仿佛凝固在此。”《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如是感慨。 菲律宾《商报》总编辑蔡友铭告诉记者,中国四大古城,他已去过三个。“第一次来到平遥古城,看到这里的建筑风貌井然有序,街道繁华,游客往来。” 近年来,平遥古城不断探索用多种方式阐释历史文化,让更多人走进并了解这座古城。 当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把晋商文化、票号文化、镖局文化等融入剧情,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海外华文媒体穿梭于不同的演出场景中,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感受到山西人的仁德和道义,以及晋商精神内涵。”澳大利亚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说。 访乡村,感受古与新融合共生 近年来,晋中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一座座乡村迎来美丽蝶变,诠释了乡村振兴在晋中的落地生根。 走进寿阳县黑水村,海外华文媒体感受到中国乡村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黑水村历史文化悠久,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福田寺”。“心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曾晓辉被福田寺前殿广场的一副对联深深吸引,“这副对联蕴含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崇尚孝道的优秀传统”。体验过黑水村的古风古韵之美后,海外华文媒体来到福田寺旁即将开放的“邢俊勤艺术馆”。在曾晓辉看来,这些现代设施让古老的寺庙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更能让福田寺这样的文化圣地世代传承、永续发展。 寿阳县景尚村是典型的农业村,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给海外华文媒体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里,我感受到科技和乡村产业的融合”“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景尚村正大步迈向现代化,感受到这个古老村庄焕发的勃勃生机”……在参观完寿阳县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创新中心,了解过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如是感叹。 探煤企,解锁能源转型发展“密码”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位于晋中寿阳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建成了中国首座5G煤矿。 “智能化采掘、AI智能识别、AI分析预警等技术在煤矿的应用,颠覆了我对煤炭开采的印象……”走进中国首座5G煤矿,这里的智能化建设,让海外华文媒体耳目一新。 从人工打眼放炮到半机械化,再从综合机械化到智能化,煤炭开采经历了“技术革命”。该公司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冀杰介绍,“5G+智能化矿井的建设,使越来越多‘黑衣工人’变为‘蓝领’,又把‘蓝领’变为‘白领’。” 此外,采掘、机电、通风瓦斯治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使矿井在少人化、透明可视化的同时,实现设备远程协同运维。目前,新元煤矿井下系统已减少300余名操作人员,实现矿井监测监控安全、高效、可靠的同时,提升了效益。 “印象中的煤矿环境差、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没想到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毛里求斯《华声报》中国区总编辑宋军波告诉记者,AI智能识别技术在矿井中的运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井下矿工安全行为自动识别,比如没有戴安全帽就会被发现”。 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煤炭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让煤炭更加安全高效地生产出来,为人类提供更多能源。在这里,我看到中国的煤矿生产正在进入数智时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