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C
Toronto
星期一, 29 9 月, 2025
Home新闻 | News美国监管机构起诉 Ticketmaster 及其母公司 指控非法转售票务行为

美国监管机构起诉 Ticketmaster 及其母公司 指控非法转售票务行为

摘要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多州总检察长,于 9 月 18 日(周四)对票务巨头 Ticketmaster 及其母公司 Live Nation 提起诉讼,指控二者通过虚假定价、放任黄牛囤票等非法手段抬高演出票务价格,损害消费者与艺人权益。专家指出,Ticketmaster“欺骗消费者、纵容加价” 已是惯犯,而此次诉讼也引发对加拿大是否将跟进监管的讨论。

监管机构:多重非法手段抬高票务成本

据美联社 9 月 19 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2:16)报道(最新更新于 8 小时前),FTC 在诉讼中指出,Live Nation 及其子公司 Ticketmaster 存在两大核心违规行为:

  1. 虚假定价与限购承诺:对外宣传的票务价格低于消费者实际支付金额,同时谎称对单场活动购票数量设置 “严格限制”,误导艺人和消费者;
  2. 串通黄牛规避限制:暗中与票务经纪人合作,允许后者通过虚假账号绕过购票限额,大量囤积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门票,再通过 Ticketmaster 平台以高价转售,而 Ticketmaster 则通过这类交易收取额外费用牟利。

FTC 主席安德鲁・弗格森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的现场娱乐产业是全球顶尖的,理应面向所有人开放。带家人看一场棒球赛、去看喜欢的歌手演出,不该付出‘天价’成本。”

此次诉讼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地区联邦地区法院受理,除 FTC 外,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州等 7 个州的总检察长也加入联合起诉阵营。数据显示,Ticketmaster 掌控着美国 80% 以上大型演出场馆的一级票务市场,2019 年至 2024 年间,消费者通过该平台购票的支出累计超 826 亿美元。

积弊已久:从 “泰勒・斯威夫特巡演票务崩盘” 到行业改革停滞

Ticketmaster 的票务乱象早受美国立法者关注。2022 年,该平台为泰勒・斯威夫特 “时代巡演” 发售门票时出现严重故障 —— 粉丝购票通道因流量过载崩溃,而黄牛借助机器人程序大量囤票,随后在二手平台高价倒卖,引发公众强烈不满。2023 年,美国参议院就此召开听证会,对 Live Nation 展开质询,但行业改革进程缓慢。

拜登政府曾试图通过政策干预:今年 5 月,美国正式实施 “垃圾费用禁令”,要求 Ticketmaster 在消费者浏览时即显示门票 “全价”(包含各类附加费用)。此外,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针对票务行业采取行动,今年 3 月签署行政令,要求相关部门监督票务转售商遵守国税局规定,并指令 FTC“对二手票务市场中的不公平、欺诈性及反竞争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FTC 已于今年 8 月对马里兰州票务经纪公司 Key Investment Group 提起诉讼,指控其通过数千个虚假 Ticketmaster 账号囤积门票(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巡演门票),与此次针对 Ticketmaster 的诉讼形成关联。

专家:Ticketmaster 是 “欺骗消费者惯犯”,加拿大或难同步监管

加拿大反垄断项目(一家致力于应对加拿大垄断势力的智库)执行董事凯尔登・贝斯特指出:“Ticketmaster 在欺骗消费者、超额收费、放任黄牛抬高票价方面,堪称‘惯犯’。”

贝斯特表示,美国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监管工具比加拿大更完善 —— 美国联邦层面直接针对虚假营销行为执法,而加拿大与票务销售相关的消费者保护法则由各省自行制定。他认为,“安大略省等省份有能力针对这类‘纵容黄牛泛滥’的行为采取行动,这类问题的核心已不止是‘欺诈’,更是对票务乱象的放任”。

事实上,加拿大竞争局曾于 2018 年起诉 Ticketmaster,指控其采用 “滴灌定价” 策略(在购票结算后期叠加额外费用,隐瞒最终价格),导致票价被抬高 20% 至 65%。Ticketmaster 始终未承认违规,但于今年 1 月达成 600 万美元的和解协议。

对于此次美国的诉讼,贝斯特预测 “可能会持续数年,最终以企业与政府达成和解告终”,但他对和解能否真正惠及消费者存疑:“Ticketmaster 一直借机欺骗消费者、压榨艺人、垄断场馆资源,即便达成和解,恐怕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目前,加拿大竞争局表示已知晓美国的诉讼行动,但强调其工作具有保密性,无法确认是否已启动或计划启动类似调查。

- 阅读在线杂志 -

spot_img

更多好文推荐

- A word from SOLO -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