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湖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张迎春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博览会开幕。
空军少将参谋长助理秦保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钱克明,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李家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及行业协会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届博览会以“发展低空经济,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先进制造装备、应用场景、新型基础设施、无人系统与eVTOL、低空服务、科普体验等展区,全面展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航空工业、中国航发、国家电网、大疆、小鹏汇天、山河星航等200余家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集中呈现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应用成果。博览会期间将举办20余场重点活动,包括专题对接、新品发布、技术交流与应用等系列活动,形成“会展+论坛+对接+体验”四位一体的融合模式,着力推动产业务实合作与成果转化。
主旨论坛环节,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嶷飞,山河智能创始人、山河星航董事长何清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徐义军等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无人机安全管理、绿色通航动力等前沿议题发表主旨演讲,为湖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路径指引。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近年来,湖南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湖南已承接多项国家级试点任务,建成245平方公里验证测试区,布局687个低空应用场景,今年前三季度传统通航飞行近9万架次,无人机飞行量预计全年突破200万小时;形成完整低空产业链条,飞机起落架、中小航空发动机等关键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今年以来签约航空航天及北斗领域项目37个、总投资超330亿元,低空经济已成为湖南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抓手。
大会现场,湖南省发改委与中国民航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低空航行安全平台,在规划编制、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湖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省份。此次签约是湖南强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湖南着力打造的国际性专业展会平台,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吸引超3000家企业参展,促成签约项目100余个、合同金额累计近700亿元。有效推动了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展示湖南低空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据悉,本届博览会为期三天,除长沙主会场的静态展览外,动态飞行表演将于21日下午在株洲拉开帷幕,将呈现动力伞飞行、特技飞机编队、电动飞行器(eVTOL)演示、空中医疗救援演练等精彩内容,全方位展现通用航空的独特魅力与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