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拉萨7月23日讯】拉萨的晨光刚漫过红山,“共鉴华夏·同传五洲——全球华文媒体联盟中国行·走进西藏”活动已踏入第三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人亲身感受到布达拉宫的历史年轮、大昭寺的信仰温度,而《文成公主》实景剧更展示了西藏文化的渊源流淌。
红山之上:宫堡里的文明对话
清晨的布达拉宫,红白墙在雾气与阳光下泛着历史的厚重光泽。这座矗立于红山之巅的宫堡,7世纪由松赞干布肇建时,原是藏汉和亲的见证;17世纪五世达赖重修后,成为藏汉建筑技艺碰撞的巅峰之作。白宫的回廊里,唐卡上的藏文与汉文题记并排陈列;红宫的佛殿中,中原工匠锻造的金册与吐蕃时期的玉印共诉往事。

走进布达拉宫内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在壁画前,可以看到画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剪影,正与远处雪山构成跨越千年的呼应。讲解员指尖划过的每一处雕饰,都藏着汉地斗拱与藏式碉楼的对话——这是西藏与中原血脉相连的最好证明。
八廓街旁:信仰里的文化根系
午后的大昭寺,八廓街的转经筒声从未停歇。磕长头的朝圣者额头沾着尘土,转寺的老人手中经筒转动,而寺内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前,酥油灯长明不熄。这尊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佛像,早已成为藏汉信仰交融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国家给寺里装了智能安防,还帮我们把壁画做成了数字档案。”大昭寺僧人指着殿角的监测设备说。在经堂的梁柱上,汉地的彩绘纹样与藏式浮雕浑然一体,就像千年来在这里生长的文化根系,早已盘根错节,密不可分。

拉萨河畔:舞台上的千年和合
夜幕降临时,拉萨河畔的实景剧场亮起灯光。400余名演员踏着月光起舞,《文成公主》的剧情在山水间铺展:

《文成公主》以自然山川为背景,采用3D环绕音效与360°星空实景光影技术,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生动呈现。全剧分为五幕,从繁华长安到漫漫征途,再到高原婚礼,展现了文成公主的传奇一生。800余名演职人员身着华丽服饰,用精湛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真实的牛羊马群参与演出,带来了战马奔腾、万民欢庆的震撼场景。
自2013年首演以来,《文成公主》已累计演出超2200场,接待观众和游客超3200万人次,成为西藏文旅融合的典范之作。该剧不仅丰富了拉萨的夜间文化生活,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一位观众激动地表示:“这场演出太震撼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融合的伟大力量。”
未来,《文成公主》将继续创新升级,以更精彩的演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