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网莆田10月16日讯 】连日深耕莆田文化探访的50余家丝路华媒代表,先后走进莆田市美术馆百米木雕《京杭大运河》创作现场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在指尖匠心与千年水利智慧中,感受莆田文化的厚重底蕴与独特魅力。
在莆田市美术馆内,百米木雕《京杭大运河》创作现场一派忙碌而专注的景象。数十位木雕匠人围站在超长木料旁,手持刻刀、凿具细致雕琢,木屑轻扬间,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池、桥梁、市井、航运等场景已初现轮廓——既有江南水乡的乌篷船摇曳,也有北方码头的商旅往来,人物神态、建筑细节皆力求还原历史风貌。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件作品选用优质硬木,集结“仙作”木雕技艺骨干力量,耗时已超两年,旨在以立体木雕形式呈现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走近细看,匠人指尖下的船帆纹路清晰可辨,市井人物的衣袂褶皱富有动感,运河两岸的树木枝叶层次分明,传统榫卯与浮雕、透雕技法的融合,让静态木雕仿佛涌动着运河的千年水运活力,令人直观感受到“仙作”工艺的精湛与中华大地的人文脉动。
离开美术馆,华媒代表们前往莆田木兰陂,探访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站在陂首远眺,石筑堤坝横卧木兰溪上,将溪水巧妙分流,滋养着沿岸万亩农田。据随行讲解员介绍,木兰陂始建于北宋,由李宏主持修建,采用“筏型基础”等独特工艺,历经千年洪水冲刷仍稳固如初,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典范。

木兰溪,作为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戴云山脉,横贯莆田中南部,流经仙游县、城厢区等多地后注入兴化湾,105公里的干流与1732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滋养着莆田这片土地。而位于木兰溪距入海口25.8公里处的木兰陂,如一架横卧溪面的“钢琴”,以200多米的长度,成为流域内最耀眼的水利印记。

沿着陂岸漫步,可见堤坝上的石刻纪年与碑记,记载着历代修缮与保护的历程;周边的引水渠系纵横交错,稻田绿意盎然,生动展现着“水利兴则农业兴”的千年智慧。俯身触摸斑驳的石体,能清晰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而水流过陂闸的潺潺声,更似在诉说着这座水利工程滋养一方百姓、见证莆田农业发展的悠久故事。

从百米木雕再现的运河文明,到千年木兰陂承载的水利智慧,当日的莆田探访让丝路华媒代表们深切体会到地方文化的多元与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