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C
Toronto
星期五, 17 10 月, 2025
Home福建专辑: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海丝华媒福建行走进莆田:解码智造文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图景

海丝华媒福建行走进莆田:解码智造文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图景

【搜罗莆田10月17日讯】“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采访团走进莆田,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丝路华文媒体代表,先后深入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莆田优品城市展厅及涵江区双福村。透过绿色智造的产业实践、文化文创的创新表达、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全深刻感受这座海丝名城的发展活力与人文底蕴。

三棵树:绿色智造铸就民族品牌硬核实力

作为2002年扎根莆田的民族涂料龙头,三棵树已在全国布局13个生产及在建基地,其中莆田、四川两大生态工业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不仅稳居建筑工程涂料全国第一、仿石涂料连续四年市占率第一,更曾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涂料独家供应商,让中国民族品牌亮相国际舞台。

在绿色发展领域,企业构建覆盖采购、研发、生产到交付的全链条绿色体系,制定高于国际标准的“健康+”企业标准,超300款产品斩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通过技术创新,外墙涂料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65%以上,累计1.8亿平方米的涂刷实践,生动诠释“绿色焕新”理念。科技创新层面,三棵树汇聚1000余名科研人员组建60多个创新团队,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杰马里·莱恩教授担任首席技术顾问,累计拥有700余件授权专利,参与10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其“城市焕新”战略下的“七位一体”产品体系,以无机涂料、工程艺术漆等“四大金刚爆品”精准破解墙面顽疾,“马上住”服务更成为绿色生活的贴心注脚。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从《道德经》中汲取东方智慧,确立“以用户为中心,与合作者共赢,与奋斗者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将故宫传统色融入现代涂料研发,推出特色故宫系列产品,在“美好生活体验馆—文创中心”,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涂料产品与美学设计,让代表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制造”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

莆田优品展厅:文化文创激活地方特色产业活力

近3000平方米的莆田优品城市展厅,是莆田市委市政府落实品牌战略、政企联动打造的城市公共品牌,集中展示150多家代表性企业的1200多种产品,涵盖鞋服、工艺品、非遗文创、四大名果等十大品类,彻底打破传统特色产品“散、乱、小”的单打独斗局面,形成极具规模的特色产品矩阵,直观呈现“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的转型跨越。

展厅内,文创产品成为彰显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暗藏微雕妈祖画像的五行手绳、以湄洲妈祖祖庙香灰为芯的特色香囊,将传统信仰符号转化为时尚消费品,设计巧思获代表们连连称赞;融合状元文化密码的木雕典藏礼品、承载“莆田甜”记忆的四大名果果脯,让“文献名邦”的千年文脉可触可感;获评中国消费名品的“莆田鞋”,则凭借过硬品质成为“莆田制造”实力的最佳见证。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展厅通过“实体展销+文化体验+城市推介”模式构建稳定优质供应链,自运营以来已通过线下直营店、移动销售车及线上平台带动销售额近6亿元,仅去年11月底至今年5月销售额便突破300万元。未来,展厅还将在湄洲岛布局直营店,同步上线京东、抖音等线上展馆,打造“楼上就餐—楼下购物”的文旅消费新模式,推动更多莆田特色产品融入海丝贸易,走向海内外市场。

涵江双福村:联营模式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聚居着90%回族居民的涵江区双福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的联营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赋能乡村、文化激活乡愁”的振兴之路,这一实践与莆田“水上巴士”航线串联历史村落、激活城市绿心价值的理念一脉相承,为传统村落焕新提供了生动样本。

在双福村,古建资源得到高效盘活:“欢喜稻田咖啡馆”“隐舍茶院”等网红打卡点应运而生,汉服体验、水上游船、露营煮茶等多元业态丰富村民生活、吸引游客到访;村内700年树龄的古荔枝树枝繁叶茂,既是村落历史的“活化石”,也成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连续举办的荔枝文化节结合电商直播,让清甜荔枝年收益超30万元,切实带动村民增收。按照运营规划,该村计划二十年内实现村财年收入达300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共享发展成果。

自央视《山水间的家》报道后,双福村更成为同城微度假的首选地,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看着村落里错落有致的民居、悠闲惬意的村民、欢声笑语的游客,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也看到了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无限可能。

此次参访完整勾勒出莆田从产业升级到文化活化、再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脉络。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些融合海丝基因与现代创新的莆田故事,传递给海外更多受众,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县域发展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

- 阅读在线杂志 -

spot_img

更多好文推荐

- A word from SOLO -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