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C
Toronto
星期三, 22 10 月, 2025
Home甘肃专辑: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兰州皋兰合作社带农户“种”出好光景

兰州皋兰合作社带农户“种”出好光景

10月22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期间,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的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这里,一棚棚鲜嫩果蔬、一堂堂趣味农耕课、一条条便捷电商链,生动展现了县域农业如何靠科技与创新,从“种庄稼”升级为“造产业”。

这家2012年成立的合作社,如今已是省级示范社。走进基地,5480平方米的智能化连栋玻璃温室里绿意盎然,6540平方米的PO薄膜大棚整齐排列,70座双杆四膜钢架大棚更是藏着“增收秘诀”——这项获国家专利的种植技术,能让早春晚秋多收两茬叶菜,全年最多种8茬,亩均增收1万元,500多亩推广面积让不少农户尝到甜头。

“服务三农”是合作社的初心。作为全国第一批县级农民田间学校,它每年邀请农业专家开展10余场讲座,培训3000多人次,把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的技巧送到田间地头,服务覆盖1650余户农户。156户社员带着530亩耕地加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年销售额达1850万元,还带动235户脱贫户累计分红110万元。

这里还是孩子们的“劳动课堂”。作为兰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作社设计了春播育苗、石碾滚滚等15门农耕课程,展示120余件种子和病虫害标本,每年接待30多个研学团队、8000多名师生。孩子们在这里耕地、摘菜,在体验中读懂农业文化。

电商让好农货走得更远。合作社2016年成立兰州迈绿达农产品有限公司,抖音店铺、微信公众号“迈绿达”聚集了6000多粉丝,兰州人早上下单、晚上就能收到新鲜果蔬,年电商销售额430万元。12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认证、“甘味”品牌加持,让皋兰果蔬有了更高的市场身价。

下一步,合作社还计划和高校合作推进技术研发,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继续升级科普和研学服务。从“菜园子”到“研学地”,从“本地卖”到“全国送”,绿旺合作社正把小农业做成大产业,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据了解,近年来,皋兰县加大设施农业扶持,成效显著。面积上,年增超500亩,现达10406座亩,带动蔬、瓜种植及产量提升;技术上,推“双杆四膜”大棚,叶菜年种最高8茬,亩收入8000元;效益上,拓电商等模式,创31个优质农产品,助农增收。

- 阅读在线杂志 -

spot_img

更多好文推荐

- A word from SOLO -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