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C
Toronto
星期五, 7 2 月, 2025

搜罗华风®️

走进中国进士文化园:这里全面呈现中国1300多年科举制度史

10月18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的中国进士文化园参访。该园占地面积 460 余亩,是一座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古典园林。整个空间布局以中国进士博物馆为核心,结合藏书楼、状元阁、文庙、状元街、戏楼、状元府第、号舍、武状元考场等元素,并植入文创业态,通过情景再现、古街恢复等方式,营造出“一带、二林、九园、十八景” 格局。 2021年5月,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文化园内的中国进士博物馆是一个以科举进士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布展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内设进士及第、鱼跃龙门、栋梁之才、人杰地灵等六个展厅,全面呈现了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以及影响。吉安古称庐陵,这里孕育着璀璨的庐陵文化,而吉水就是庐陵文化的核心区域。“一门三进士、五里三状元、隔河两宰相、百步两尚书、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翰林多吉水”这些众多的科名佳话讲述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吉水。庐陵自开科以来考取近三千进士,吉水更是进士的高产地,有进士556位,其中文天祥、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6位为状元。

“5G智慧公路”为江西庐山旅游出行安全护航

两条国道、两条省道,项目涵盖里程105.437公里,串联起一个5A景区——庐山风景名胜区,数个4A景区——白鹿洞书院、观音桥、三叠泉等,形成了一个以庐山为中心的经济圈、旅游圈、文化圈,圈内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圈外是长江风光鄱湖秀色相映生辉。这就是号称“江西旅游第一路”的庐山旅游公路,每年来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一首《登庐山》让庐山登山公路充满诗韵色彩,令众多游客向而往之。仅庐山北山登山公路就有近400个弯道,且该路段大多临山谷而建,不单弯多而且险峻,再加上庐山海拔高达1400多米,常年雨量丰沛、云雾环绕,冬季冰冻雨雪天气多,由此建设一条能保障旅游安全的智慧登山公路迫在眉睫。为打造“畅、安、舒、美”公路出行环境,擦亮九江庐山的亮丽名片,中国联通联合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打造了“5G智慧公路”项目,全长100多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自动无人机巡航系统、雾区路侧引导系统、路侧智能交互基站系统(长坡、弯道预警)、智慧灯杆系统、视频/事件监控系统等。据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用科技的力量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舒适、更美好。据初步估算,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运营后,可降低出行交通事故率15%以上,并提升安全巡检效率28%以上,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公路养护效率,利用自动巡航无人机及事件监测相关设备代替人工开展一些存在危险性的工作。并通过以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人、车、路、环境的全面精准感知智能决策为核心,实现人、车、路互联与协同管控、创新服务,以达到有效提升普通国省道公路网管理效率、确保庐山盘山路安全畅通的目标,提升公众出行满意度。10月17日,走进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公路应急抢险大队监测大厅,便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巡航无人机观测景区各路段的交通状况。这个监测大厅是整个庐山公路的智慧大脑,通过它可以实时操控整个庐山公路智能化运转,有效提升了巡路效率和公路安全水平。与监测大厅相配合的,便是全国首个全自动无人机公路巡航系统。在项目竣工后,每天会有六台无人机设备在庐山公路上方进行全方位巡航,一旦发现交通事故、滑坡等突发事件,可以第一时间快速处理。同时,收集到的数据会在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检测是否有异常情况,有效保障庐山公路的九曲十八弯安全、智能、畅通运行。车辆行驶在庐山登山公路的转弯地带,尤其是转弯曲线半径较小时,很容易因视线盲区而不能及时观测到对向来车,无法快速作出减速避让等应急反应。“现在,我们可以非常及时地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提醒,5G网络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登山公路行车的安全性”,江西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庐山分中心主任周燕说,如今行驶在庐山公路上,如果对向有来车,智慧弯道预警就会有文字显示“对向来车”,红蓝爆闪灯交替闪烁,同时语音警报响起,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大雾是庐山常见的天气类型,能见度较低时甚至只能选择封闭道路,如今这里的公路被装上了雾天导航装置,车辆在雾天经过此路段时会开启强光,过后又会熄灭,不仅能为车辆驾驶提供更多安全保障,还充分节约能源。此外在冬日里,庐山常常出现道路结冰、道路积雪等状况。为避免交通隐患,公路两侧被安装了自动喷洒融雪剂装置,当传感器感知到路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会自动喷洒融雪剂。这样一来,冬季便可以防止路面结冰,游客们可以放心开车上山观赏雾凇。同时在夏季,如果传感器感知路面温度高于50℃,也能喷水给路面降温防止爆胎。(甘霖 刘孜婧)

走进南宋大家杨万里故里 感受庐陵文化

10月18日,由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组成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南宋著名文学家杨万里的故里江西吉水县湴塘村,感受以庐陵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杨万里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近年来,江西省吉水县以“诚斋故里 诗画万里”为主题IP,在湴塘村打造了杨万里诗画小镇,突出庐陵文化传承和体验。 杨万里诗画小镇致力于打造集万里诗词演绎地、爱国情怀发扬地、庐陵文化传承地、轻氧旅行目的地于一体,以创国家4A级景区为最终目标,按照“一心两轴三园”的规划设计,将高标准建设游客中心、南溪园、诚斋园和杨万里陵园。

商贸之都临沂:未来已来,精彩绽放

2024年10月18日,来自韩国、爱尔兰、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埃及等九个国家的十一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的目光聚焦在了山东临沂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临沂市规划展览馆,这座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闪耀着临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序厅中,壮丽画卷徐徐展开,图片与文字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临沂的城市轮廓与精髓。步入“文化之邦”展区,丰富的文物复制品、历史影像资料以及互动体验装置,引领访客穿越时空,感受临沂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古代辉煌文明到近现代红色记忆,智慧与勇气的光芒交相辉映,彰显着临沂作为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来到“大美水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光影效果完美融合临沂的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观。碧波荡漾的沂河与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共同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展现出“水韵沂蒙”的独特魅力。而“商贸之都”部分,则是临沂现代化发展的精彩呈现。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模型,展示了临沂作为全国知名商贸物流中心的显著成就。山东好多宝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均一价小商品集合店”模式备受海外华文媒体关注。作为新零售领域的佼佼者,好多宝公司以“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成功推动中国小商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合作双赢,为临沂乃至全国商贸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次海外华文媒体对临沂规划展览馆的探访,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临沂,这座历史悠久且活力四溢的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与广阔发展前景。未来已来,临沂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美庐别墅:历史的优雅见证

在庐山葱郁的山林之间,矗立着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庐别墅,堪称庐山近千栋西式别墅中名气最大的别墅。美庐别墅主体建筑面积为906平方米,庭园面积为4928平方米。它不仅从建筑学上来说是庐山别墅中的姣姣者,更因为先后住过蒋介石和毛泽东,而成为中国惟一的一栋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别墅。1985年5月1日,封闭多年的美庐别墅正式对外开放,1987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将美庐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美庐别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庐别墅如今已是游人必至的人文景点。美庐别墅始建于 20 世纪初,它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特色,既有西式的典雅浪漫,又有中式的古朴庄重。别墅的外观以绿色的藤蔓和娇艳的花朵点缀,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走进美庐别墅,仿佛踏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曾是风云人物的下榻之地,见证了无数重大的历史事件。房间内的陈设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古朴的家具、精美的装饰,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漫步在别墅的庭院中,参天的大树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梦如幻。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美庐别墅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展现着庐山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追求自然之美的旅行者,美庐别墅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优雅。

这是一座值得一来再来的名山(视频)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世界名山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邂逅云雾庐山,在欣赏秀美风光的同时,品味历代文人墨客雅韵。站在江西庐山知名景点含鄱口,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极目四眺,尽管云海翻腾看不清远处美景,但她觉得别有一番情趣。她说,“庐山无论对于中外游客还是徒步爱好者来说,都是一座值得一来再来的名山,希望通过媒体平台推介给更多人来到江西、来到庐山。”(吴敏)

邂逅云雾庐山:赏秀美风光 品文人雅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这首传诵千古的《望庐山瀑布》,是“世界名山”庐山最好的广告词。 “庐山是大自然的杰作,秀美的风光使得李白、苏轼、陶渊明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10月17日,站在江西庐山知名景点含鄱口,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极目四眺,尽管云海翻腾看不清远处美景,但她觉得别有一番情趣。 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邂逅云雾庐山,在欣赏秀美风光的同时,品味历代文人墨客雅韵。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让历代名流学者、文坛巨匠络绎载道、不绝于世。 庐山东偎鄱阳湖、北临长江,水汽丰沛,使得庐山一年中将近两百天被云雾缭绕,“云海”“云瀑”等云雾自然景观一直是庐山文旅经济中的“网红”打卡项目。 轻盈的薄雾从涧底婀娜多姿升腾弥漫,犹如仙女飘舞的纱巾,飘过之处景物便渐次迷蒙起来。雾越来越厚,如滚滚波涛填满了深谷幽壑,仿佛仙境一般如梦如幻。“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才更能体会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新娥是江西人,曾数次登上庐山。她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风景秀丽,“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在的媒体平台,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海外受众。”建于1961年的如琴湖,是庐山另一处知名景点。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名“如琴湖”。金秋十月,如琴湖畔枫叶初染、云雾缭绕,树木、湖泊、屋舍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站在如琴湖畔,首次登上庐山的法国中文电视主编姜亚男连呼“太美啦”,并不停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我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把庐山美景向海外受众分享。”她说。(吴鹏泉 刘力鑫)

一船载入梦  一河越千年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这里有革命摇篮井冈山,有传承千年的庐陵文化……这里傍水而生,因水而兴。作为连通赣江的城市内河,流淌千年的后河承载着悠久的庐陵文化。乘文旅振兴之势,吉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振兴、城市更新、旅游出新”,系统开展古后河的水生态治理,打造“后河·梦回庐陵”主题夜游项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船游体验和大型凤凰机甲光影秀。一船载入梦,一河越千年,城市蝶变展新颜。城市更新——在治理中复苏,后河变身“会客厅”古后河,南起禾河,穿越城南新区和老城区,流入赣江,全长24公里。历史上,后河两岸,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熙攘繁华。伴随着庐陵新区的成形和政治、文化、金融、工业等重心的转移,加之北与吉州区工业园对接、南与井冈山经开区相连的区位优势,后河已成为吉安未来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的“催化剂”。近年来,吉安把后河复苏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先后实施后河综合治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改造,通过引水活化、截污分流、园林绿化,逐步将后河打造成一条环“8”畅游的绿廊,再现历史胜景。提质升级,城市在旅游开发中持续更新,后河在城市更新中持续“靓化”,吉安文旅产业在创新创优中持续释放活力。循着“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这一理念,吉安以水质提升为目标,整治沿岸景观,通过实施后河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观。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投资运营“后河·梦回庐陵”景区,运用水幕投影、光影亮化技术、互动灯光秀等视觉技术,打造沉浸式、行进式的光影夜游体验项目,点亮了城市的夜,焕新了整座城。今天的后河,已然成为吉安百姓家门口的“会客厅”。整个后河,全线敞开,全天开放,“后河·梦回庐陵”项目引入全时、全景、全龄、全季旅游新模式,既是旅游景区,又是吉安的“会客厅”。文化振兴——在挖掘中传承,焕发庐陵文化新光彩吉安,古称庐陵,元初始名吉安,寓意吉泰民安。吉安自古就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古庐陵文风兴盛,史传“序塾相望,弦诵相闻”“文风盛于江右”。一条河,滋养一座城。后河,孕育了庐陵吉安的兴盛,也记录和积淀了厚重的庐陵文化。提升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富有底蕴的山水名城是吉安发展的方向。深入挖掘沉淀千年的庐陵文化,在挖掘中传承,在传承中演绎。吉安“后河·梦回庐陵”项目将庐陵文化融入实景演艺,分梦起、梦回、梦圆三个篇章,令人身临其境。项目巧妙设置“九鲤化龙”“大唐歌飞”“山水诗境”“十七状元”“节义文章”“琅琅书声”“雨过天晴”“凤舞庐陵”八大沉浸式光影场景,让庐陵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一条千年后河,一幅庐陵画卷。在这里,可以在天鹅船和孔雀船中聆听曼妙歌声,乘舟入梦。在这里,可以与自由飞翔的白鹭共舞,寄情山水,且听风吟,欣赏诗意庐陵。后河,以“船行诗画里,梦游两千年”的精彩,向游客展示庐陵文化的魅力。旅游出新——在融合中焕新,推动形成旅游新业态提振旅游消费市场,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吉安一直在探索。后河便是一个生动实践。针对“白天强、晚上弱”的旅游发展短板,吉安深化“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立足后河实际,做好融合大文章,将后河打造成城市夜游的新地标,吉安旅游业振兴升级的龙头,推动吉安城市更新、夜经济崛起的引擎。融合自然生态。道法自然,依水势而建,组团开发,点状建设。以“水清”为基调,以“岸绿”为主线,以“色彩”为点缀,打造“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内河生态景观带。融合文化传承。深度挖掘庐陵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文化精髓,并通过建筑形态、光影演艺、裸眼3D、现代机甲、巡游花船等多元化手段,展现庐陵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当代活力。融合民生需求。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开展引水活化、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等生态治理,后河水质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景区建成后免费向市民开放,与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融合环保低碳。在照明景观设计上,全部选用环保节能、光线柔和的灯具;光影设计多采用散弱光铺陈手法,光线大多指向水面或散逸于天空;绿色低碳无污染的纯电动船,在夜色中缓缓穿行。紧扣夜间消费,景区将聚力打造优质的综合服务区、舒心的度假体验区、互动性强的公共文化休闲区,同时构建多业态联动发展的一体式体验区。城,因河而变。后河的复苏,推动吉安城市焕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逐渐完善,在吉安,夜晚亮起来了、人气聚起来了、商气火起来了、财气旺起来了,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后河·梦回庐陵”沉浸式夜游项目为龙头,吉安遴选出40个文旅重点项目,推出青原渼陂夜游、安福夜游等一系列夜游体验项目,以及永丰恩江古城、永新老街等夜市街区,塑造夜游IP,点亮夜色吉安。同时,引导各地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古村、古窑、古书院等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游、研学体验游;依托湿地、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发展温泉疗养游、健康养生游;依托通用机场、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低空运动游、非遗主题游等新业态,助推全市文旅产业提档,形成“全景、全业、全域”旅游新业态。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江西庐山 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登上闻名中外的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先后探访了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博物馆、庐山锦绣谷、美庐别墅、含鄱口等地,感受“人文圣山”和“匡庐奇秀甲天下”背后的自然与人文双重之美。图为10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人走进庐山抗战博物馆参观。( 刘力鑫 摄)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