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C
Toronto
星期六, 13 9 月, 2025

追梦中华系列

追梦中华走进德阳广汉

(本报讯 )3月25日,“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团走进成都青白江区,参访了国际交通物流新潮流的重要节点——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步入展示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LED萤幕,上面显示著一条条繁忙的国际班列运行线路。这些线路如同一条条生命线,將成都与世界紧密地联繫在一起。据悉,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多项殊荣,成为四川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这里不仅拥有整车、肉类、粮食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还聚焦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慧製造三大主导產业,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在展示中心的各个展区,记者看到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发展歷程和辉煌成就。从最初的构想到如今的繁荣,这里见证了中国西部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展厅通过图文立体化的形式,向公眾详细展示了成都国际铁路港依託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构建以成都为枢纽、联繫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的宏伟蓝图。此外,展示中心还围绕青白江概况、一带一路產业合作园、成都国际铁路港规划等內容进行了深入解读。自贸区创新改革、铁路港的枢纽、口岸以及產业情况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让采访团对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发展规划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平臺,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樑,在参观中,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也感受到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来自亚蓉欧国家的文化展示,各国国家馆如同一座座文化驿站,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情和特色。无论是欧洲的精致工艺品,还是亚洲的丰富美食,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展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同行的《国际贸易导报》记者殷彬对本报记者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展成就和规划的平台,更是一个连接世界、展示未来的视窗。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崛起和开放,也看到了成都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据了解,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中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这些班列如同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越亚欧大陆,將中国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也將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带回中国。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这些班列的重要枢纽,不仅为成都乃至四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市青白江区正在积极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这个项目的建设將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同时,这也將促进青白江区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在采访即將结束时,记者不禁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辉煌成就和未来发展感到振奋。这里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它承载著成都乃至四川人民的期望和梦想,连接著世界与未来。同时也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成都物流产业新高度的机会。接着采访团又走进了三星堆新馆,见下篇。

海外华媒走进三星堆新馆

2024年3月25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成都、德阳、眉山、乐山、广安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的带领下走进中国四川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参访, 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埃及、南非、德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尼、罗马尼亚和中国澳门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华文媒体代表,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澳门日报、中新社5家国内涉侨中央媒体参加了采访活动,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方清,四川省侨联宣传网络中心主任权威,德阳市侨联党组书记谢锦辉,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宣传处副处长曹晓婧,广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俊等陪同参访。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德阳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博物馆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占地面积约1000亩,系首批国家4A级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为了更好地展示岀土文物,2022年3月,新馆(陈列馆)开工建设,2023年7月26日正式落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对照世界一流标准建设,建筑设计秉承“馆园结合”理念,突出“消隐”“协调”“实用”三大原则,主体建筑寓意“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三个起伏相连的堆体将游客服务、陈列展示、藏品管理功能融合一体,寓意“古蜀之眼”的大型玻璃幕墙,将建筑与环境巧妙结合。中庭的巨型螺旋坡道连接各层建筑,寓意对历史的探索和未来的探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面积22000平方米。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第一展区“世纪逐梦”,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线索,系统展示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表现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梦、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彰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时代主题。第二展区“巍然王都”,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对三星堆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面貌、都城布局、手工业技术、权力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读。主要呈现商代中期以后,三星堆作为古蜀国统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通过三星堆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展示,彰显其作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包容性与创新性。第三展区“天地人神”,以祭祀区出土的精品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集中呈现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的祭祀行为、崇拜对象及其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表现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通过对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读,揭示古蜀文明密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与精神根脉。

“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在成都启动

【搜罗SOLO讯】3月24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成都、德阳、眉山、乐山、广安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在成都启动。本次采访行是“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2024年全国第一站,来自美国、德国、印尼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5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副主席杨东等出席启动仪式。左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去年九月,第十一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深厚的感情。李希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指出,“侨联干部是党的侨务工作的主要力量”,这充分体现了侨联干部在党的侨务工作中的地位、职责、作用,蕴含着党中央对侨联干部的肯定、关爱和期待。本次采访行,媒体朋友们要参与宣传报道四川省九代会,大家要着力宣传好四川省侨联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四川省侨联团结凝聚侨界力量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和崭新实践。左志强表示,近年来,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抓手,精心打造了多个主题活动,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它在做好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侨的力量,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进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已经举办了30期,本次是第31期,也是今年第1期。左志强向采访团介绍了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采访团成员讲好新时代四川改革开放的故事。重点是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为牵引,持续优化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的建设成效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二是希望采访团讲好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助力“唱好中国经济光明论”。重点是以总书记的指示为报道的方向,讲好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希望采访团助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跟随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三星堆博物馆、三苏祠的过程中,了解古蜀文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方面引导侨界群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另一方面担负起新时代新的历史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共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杨东在致辞中说,自2019年以来,在中国侨联的大力支持下,省侨联先后举办了“追梦中华·乡村振兴、侨瞧双城记、感知川渝、侨瞧同城化”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本次活动的要义是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感受四川开放发展的日新月异。同时,邀请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与报道四川省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触搭建好与外海交流的桥梁,展现侨联工作者和侨界朋友的良好风貌。采访团成员、马来西亚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代表海外华文媒体发言。他说,讲中国故事,传中国正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内外华文媒体人的共同责任,“传播海内外,筑我华夏魂”是我们媒体人的初心,我们愿以赤子之心和专业品格,用清晰、真切、客观的声音联通五湖四海,从海外媒体人的角度把四川经济建设的成果、优秀的历史文化讲给世界听。本次活动历时7天,自25日起,将走进成都、德阳、眉山、乐山以及广安市,围绕赓续中华文脉、促进文明互鉴,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进行采访宣传报道。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