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C
Toronto
星期六, 27 7 月, 2024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海外华媒山东行

菏泽市“三个坚持”全力推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菏泽市以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培育电商新业态、拓宽电商企业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不断延伸电商零售网络,逐渐形成主体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集聚度高的数字化产业。1月至6月,菏泽市实现网络零售额达到128.98亿元,同比增长23.5%。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电商发展根基连续多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将“保持淘宝村、淘宝镇全国领先地位”“持续擦亮‘菏泽电商’名片”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出台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配套电商专项资金。按照“考核导向,联动保障”思路,市县区均将电商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召开全市电子商务工作现场会、座谈会、调度会等10余次会议,部署任务、压实责任。构建“党建+电商”服务体系,成立了中共菏泽市直播电商行业委员会,探索建立党员联系主播制度、直播电商党员入职备案制度,围绕新就业群体需求,开展“红帆竞渡·同心兴菏”行业党建工作提档升级行动,指导县区开展“主播向党”“先锋网红”“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系列活动,创建72个暖新驿站,提供取暖避暑、免费饮水、应急充电等26项服务项目。坚持汇聚合力,助推电商产业起势菏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把脉农村电商发展,加大电商村镇培育力度,推进淘宝村镇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淘宝村541个、淘宝镇93个,数量双双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分别占全省数量的62.47%、46.73%。全市农村电商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开展“2023菏泽优品网上年货节”“2023年菏泽优品电商直播节”“第五届双品购物节菏泽专场”“618网购节”等各类直播活动共计8.61万余场,成功培育“带货”主播987余人,吸引消费者观看79881.9万人次,参与直播的商品网络零售量1201.2万件,直播商品销售额达到79755.82万元,增长56.1%。通过直播活动带动,建立了“菏泽优品”直播产品库、主播人才库,收录菏泽优品600余种,聚拢主播400余人。通过搭建“主播+优品+展会+直播”模式,实现了产销直连,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坚持外来“输血”与本地“造血”双向发力,围绕着力提升职业素养、岗位技术和就业创业技能,今年先后举办“辛火计划公益助农培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电商培训千人大课堂、“红色领航 乡村振兴”电商巡回培训班等电商培训97期,培训1万余人次。菏泽学院、菏泽职业学院、菏泽技师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全市共有网络店铺11.93万家,直接从业人员6.28万人,57万余人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就近就业。坚持优化环境,推动电商发展升级通过整合区域优势产品资源,推动特色产品“网销进城”,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的区域电商公共品牌。各县区涌现“曹献优品”“e品好郓”“沃!东明”“单养千秋”等一批县域电商公共品牌,被授权使用企业达到163家。鲁西新区塑造电商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入驻淘宝兴农扶贫频道,天骄“凯瑞玛”咖啡奶茶通过“天猫品牌扶持计划”评审,是山东第一家通过品牌评审的企业。推动资源要素集中、信息无缝对接,提升天华电商产业园、e裳小镇产业园等19家高品质、多业态电商园区,极大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有爱云仓直播基地、中软创客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等10家直播基地入选山东电商直播基地,龙池牡丹电商供应链基地等5家基地入选山东电商供应链基地,定陶木制品电商产业带等3处产业带入选山东电商产业带。菏泽唐装入选“淘宝2022全国产业带百强榜”,菏泽表演服饰、汉服占全国电商产业80%、40%,木制品销量占阿里国际站40%。完善快递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快递下乡”,推动中通、申通等12家快递公司在菏泽市设立县级运营中心,全国首个“菜鸟县域智慧物流+示范园区”落户菏泽。创新“互联网+金融”战略,拓宽融资渠道,蚂蚁金服在曹县累计放款超过190亿元,居全省第1位,实现了“310”模式即“三分钟申请、一分钟到账、零人工干预”的电商速度。

菏泽:一朵花与一座城的成长

【搜罗传媒唐明涛菏泽报道】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至清代菏泽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品类繁盛,观赏牡丹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品种,培育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80%。影响广泛,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药食两用,牡丹花、蕊、茎、叶、根等都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牡丹籽油已发现的营养成分更是超过60种,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42.4%,是橄榄油的60倍,被誉为“血液营养素”“植物脑黄金”。产业完善,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4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实现总产值90多亿元。情怀深厚,菏泽牡丹文化源远流长,牡丹情结根深蒂固,已深深地融入到菏泽人民的血液之中。老一辈牡丹农技师择一事、终一生,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育种培植工作;新一代牡丹工作者传承创新牡丹事业,牡丹产品层出不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富贵之花”已经变成“产业之花”“富民之花”。“天下更无花胜此”。又到春天,菏泽市各大牡丹园内花香四溢,二乔、墨紫、大红袍、玉板白等品种,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有人说,花与城市是一对最好的CP。丁香之于哈尔滨,梅花之于南京,白玉兰之于上海,樱花之于武汉……城市自带花香,不仅是多了一种“景观”,更反映着其长久以来逐步积淀而成的文化和气质。菏泽与牡丹也是如此。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1400余年历史。2012年,中国花卉协会将菏泽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如今,牡丹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符号。牡丹元素,也成为菏泽这座城市成长如影随形的基因。牡丹是文化之花。2018年6月,巨幅牡丹工笔画《花开盛世》亮相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这幅画作出自菏泽巨野的农民之手。5位农民画家联袂主创,绘制了218朵牡丹。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100余盆反季节催花牡丹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受到冬奥会组委会以及运动员的喜爱。花形饱满,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最能体现盛世气度,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象征。尤其是由农民画家亲笔画就的工笔画,更代表了群众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实际上,翻遍与牡丹有关的诗词,“曹州”频频出现。菏泽致力讲好牡丹故事。牡丹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与牡丹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保护单位定在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牡丹刻瓷、牡丹剪纸、牡丹木雕、牡丹丝绸,牡丹文化盛开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尖;“云赏牡丹”“互联网+”,亿万人次在云端赏花游春;“牡丹文化艺术大展”通过VR云展厅将艺术展搬进云空间,牡丹花“贯四季而不衰,历时光而益固”……牡丹是致富之花。前文提到,工笔画出自巨野,这里是“中国农民绘画之乡”。把培育壮大书画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巨野县建设了书画示范基地,招募学员时主要以留守妇女和残疾人等为重点对象,助其通过培训成为职业画工,让其增收致富。一朵花也有自己的产业链。菏泽打造牡丹产业链,推动牡丹产业“接二连三”转型,即从单一种植观赏向精深加工、花卉及产品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态跨越。难以想到,餐桌上也能出现牡丹的身影。由牡丹籽提取的牡丹籽油,色泽金黄,其营养成分丰富而独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以上。在菏泽人眼中,牡丹全身都是宝。面膜、鲜花饼、牙膏、酒、咖啡……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实际上都由牡丹为原料制作而成。菏泽的牡丹产业已经从单一种植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工艺美术、旅游观光、食用菌、新型材料等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拉长的背后饱含科技力量。菏泽拥有牡丹科研机构20个、专利200余项,制定产业标准60余项,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彩色油用牡丹”“鲜切花牡丹技术研究”两项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做好牡丹特色产业发展大文章,用一朵花成就一座城。如今,美丽牡丹花已成为开启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相继开发260多个牡丹相关产品,2022年实现总产值102亿元。盛世牡丹花,成为万千黄河儿女的致富花。牡丹是友好之花。牡丹亦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一株株牡丹,带着美好寓意、凝结着诸多祝福,绽放海外。20世纪60年代,菏泽牡丹充当友谊使者,出口多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日本、泰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等,引种菏泽牡丹,建立牡丹园……今天的菏泽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牡丹种苗交易中心,牡丹种苗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每年出口牡丹种苗200多万株。继续著好花文章,4月8日至10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菏泽市政府共同承办的2023世界牡丹大会举行,以“创新、合作、发展、共享”为主题,在菏泽设置主会场,同时还在荷兰南荷兰省、重庆垫江设分会场。同时还举办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以挖掘菏泽牡丹国际传播价值,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菏泽。以花为媒,以花会友,厚植人民友好情谊,正是开遍世界万水千山的牡丹所承载的美好。菏泽牡丹用美连接起不同地域的文化,给了生活更多可能与惊喜。这是牡丹的绽放,也是时代的绽放。乘着春风,菏泽牡丹将走得更远,越开越美。

“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菏泽东明站

【搜罗传媒唐明涛菏泽报道】东明县位于山东省最西南端,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的故里,也是国家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书法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山东省长寿之乡、门球之乡。11月17日,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12个国家近20家海外华文媒体到访东明,深入鲲鹏新村、南华庄子观、东明石化集团等地,开启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在这个初冬与东明开启一场美丽邂逅。第一站 走上鲲鹏新村致富之路,感受黄河滩区迁建的伟大工程。东明被称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河滩。在全省17个涉及滩区迁建的县区中,东明县迁移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滩区迁建启动以来,东明县针对24个村台和马集外迁社区,成立了25个分指挥部,全部由副县级干部任指挥长,做到一个村台(社区)、一套班子、一个推进方案。走进东明县菜园集镇的鲲鹏新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墙,一栋栋别墅鳞次栉比,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夹杂其中,路边的绿树鲜花给冬日增添一抹生气,美丽的文化广场上有的村民在健身,有的还扭起了秧歌……滩区迁建而兴建的鲲鹏新村,已成为滩区居民幸福生活的“安乐窝”。俗话说“黄河九曲十八弯”,这里属典型的“铜头铁尾豆腐腰”,之前的鲲鹏新村却不是这般模样。因为在滩区里,而滩区又介于黄河河道与大堤之间,既是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还是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生存的空间,让靠天吃饭的村民苦不堪言,深陷贫困漩涡之中。新村不仅环境好、基础设施健全,滩区产业正在崛起,滩区致富之路愈加光明。在村台南侧,积极流转滩区优质耕地2000余亩,种植红薯、辣椒和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就业1000余人,逐步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走出一条生态农业良性发展之路。在村台西侧,借助黄河滩区迁建历史机遇,保留洪庄村原始风貌,融入黄河特色文化元素,发展黄河记忆民宿旅游。向南3公里,主动与东明石化集团合作,打造以水上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庄子文化景区,利用黄河在境内掉弯的独特优势,将黄河湾公园、黄河历史文化苑、黄河水利风景区、庄子观等景点依次串联,推动庄子文化与黄河文化有机融合,形成黄河特色风情旅游带,带动滩区及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特色纪念品等配套产业,真正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第二站 走进南华庄子观文化之路,感受放达逍遥的庄子文化。初冬季节,沿着黄河大堤,望着西来东去的河水,一行人来到东明县菜园集镇庄寨村,这里是庄子嫡系后裔聚集地,存留着深厚的庄子文化积淀,其中东明“庄子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始建于628年唐朝初、经过近1500年的历史沧桑,也屡遭战火破坏屡次重建的南华庄子观就静静的坐落在庄寨村北的黄河外堤之上。庄子作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安贫乐道、放达逍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被人推崇敬仰,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语言和典故。“南华庄子观,气势恢宏,回声成趣,仙气冉冉,站在庄子像前,让人不由得想要起吟诵这位大家的《逍遥游》。”南华庄子观主要包括正殿、东殿堂和西殿堂,位于正殿正中的庄子像,像高3.6米,底座高1.5米,殿内6幅壁画描绘了庄子在东明长期生活的片断。东殿堂主要是庄子文化资料陈列室,集中收藏了我县及周边地区的有关庄子的实物、文献、史志资料、庄氏族谱及相关名人资料。西殿堂则收藏了庄子书画院书法展品。庄子作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安贫乐道、放达逍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被人推崇敬仰,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语言和典故。第三站 走进东明石化集团企业之路,感受工业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东明石化始建于1987年,经过36年的在石化领域的深耕细作、稳健发展,从一家“小炼油”起步,逐步成长为了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过千万吨,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利税过百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东明石化从“小炼油”做到了全省行业领军,做成了两件“最值得自豪的事”。第一件是鲁昌2.0高效汽柴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保护。另外一件是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成功开发了原油直接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即UPC技术,建成后可实现原油到化工品的直接转化 可减少原油消耗约60%,构建起从原油到石化终端产品、合成材料制品的一体化高端产业结构。行在今朝,路向未来,东明石化一面抓产业经济发展,一面抓绿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路高歌。

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

2011年,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设立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5年规划建设新馆,牡丹区人民政府划拨文化用地。2017年11月落成。2021年加挂“菏泽市艺术博物馆”。 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办馆宗旨:“举旗帜聚民心培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承担使命”“牡丹百年韵古风,石奇木秀醉花红。池上菖蒲水中蛙,松风摇竹鸟争鸣。”李荣海美术馆园林格局,百年老枣树、老石榴、老牡丹、广玉兰、梅花、黄杨、银杏等古树成园,百种树木花卉、鸟语花香,馆、廊、亭、榭,置于七里河湿地公园。湖水环绕,曲径通幽,景色宜人,风光独好,建筑既有古今元素,又有南北风格,为明清基调,灰墙筒瓦,赵孟頫书“丹青翰墨”汉白玉牌坊,王羲之书“群贤毕至”聚贤广场,与东西南北门楼、堂馆、长廊、水榭、半步塘、八字桥,廊西小院、耕夫书屋,植物写生园,形成风格统一、高雅和谐的艺术与自然景观。大堂气派壮观,陈列着清华大学王洪亮先生创作的大型铸铜雕塑,毛泽东等长征九将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指挥者们》,陈列着艺术大师李昌鸿先生的紫砂系列名壶,十五米高大堂直通九个展厅,二楼四个厅长期陈列李荣海先生书画诗文之精品力作,一楼四个厅承接举办国内外艺术作品展览。文物展厅陈列珍贵文物40余件,容纳三万余件的画库标准规范,现收藏珍贵艺术品2500余件。典藏书屋书籍存藏量近三万册。碑廊气势恢宏,镶嵌有五百块名家名作石刻,记录近一个世纪书法艺术承传发展的轨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诗词歌赋,翰墨丹青,牡丹文化,桑梓情怀,人生哲理,启迪来者,记载历史,传承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升旗台大气壮观,置于东广场。碑廊悬挂名家题字牌匾一百五十块,为全国之最多。碑廊长一点五华里,为全国之最长。“三面湖光满园国色,四壁翰墨一廊铭文”,传统、厚重、大气、高雅、宜展、宜览、宜书、宜画, 按照国际美术馆管理要求规范管理,举办展览定位高端,承接举办国内及国际大型综合性展览,名家作品展及名家作品联展,陈列藏品展。名家作品展、碑廊铭文石刻、名家题字牌匾,百年牡丹,多种古树,多元文化之胜景,文化旅游景区免费开放,迎接八方宾客。2020年7月3日,李荣海夫妇向菏泽市人民政府举行了捐赠交接,菏泽市人民政府授予李荣海先生“桑梓情怀、德艺双馨”荣誉称号。并聘请李荣海先生为终身名誉馆长。捐赠仪式上,时任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同志讲话以“立德、立功、立言”给予李荣海先生高度评价。2023年9月13日,李荣海夫妇又将创作及收藏作品1931件捐赠给菏泽市人民政府,划为国有,由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长期珍藏。市长李春英向李荣海先生颁发收藏证书,市委书记张伦讲话,对李荣海先生以高度赞扬,并号召全市人民学习他浓厚家乡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春燕啄泥无到有,老蚕吐丝有到无”。无到有,有到无,是李荣海先生人生理念。李荣海先生是全国著名的菏泽籍书画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为书画事业的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把付出巨大心血,倾注深厚感情,寄予艺术追求的李荣海美术馆及艺术品无偿捐赠给市政府,这不仅体现了一位艺术名家的坦荡胸怀和仁爱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奉献精神,更寄予了一个菏泽人的赤子之心和桑梓情怀

搜罗人物:“中国好人”——崔玉臣

在菏泽东明有个爱心故事被传为美谈,讲的是崔广德、崔玉臣父子两代爱心接力,42年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崔玉臣现任东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2020年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近期被评选为2022年度“山东好人”、“中国好人”。崔父良善 铸就民族大爱      崔玉臣的父亲崔广德,是东明集镇王庄村的回族群众。1980年,他在曹满城村头遇见了蓬头垢面的汉民张石头。经过交谈,发现42岁的张石头因遭受孩子夭折、妻子离家出走之痛,精神失常、生活也没有着落,遂将他带回家中照料。崔广德与藏族妻子虎梅英育有3个儿子1个女儿,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但善良的夫妻俩仍坚持把“石头兄弟”留下来一起生活。孩子们亲切地喊他“石头叔”,张石头则叫崔广德、虎梅英为“二哥、二嫂”。他们很快融合成为一个“回藏汉”的大家庭。一句遗言 儿孙半生侍奉      1992年,崔广德突发脑溢血,在弥留之际交代家人一定要照看好“石头兄弟”。儿女们含泪答应,一定像亲人一样赡养“石头叔”,这一承诺就是30多年。多年来,崔玉臣的兄妹相继成家搬走,侍候母亲和“石头叔”的任务就主要落在了崔玉臣身上。对于张石头,崔玉臣的孩子就像对待亲爷爷一样,儿子崔巍小时候常钻到“爷爷”的被窝里睡觉,还陪着“爷爷”逛超市。崔玉臣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悉心照料“石头叔”。一些亲朋好友曾劝说他把“石头叔”送到养老院,“尽到赡养的义务就行了”,被他一一拒绝。他总是说,父亲的临终遗言一直在他耳边萦绕,他从来没有把这位汉民叔叔当外人。悉心照料 老人安享晚年       随着时间流逝,张石头已进入耄耋之年,生活自理能力愈来愈差。崔玉臣对“石头叔”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他精心研究老人一日三餐的膳食菜谱,定期给老人买营养品补充营养,一有时间就给老人洗澡搓背、购置新衣,或是陪老人散步、唠唠家常。老人患上带状胞疹,崔玉臣连续几个月给老人擦洗涂药;老人两次做疝气手术时,他带家人轮流值班,衣不解带彻夜不眠地看护,直至老人恢复健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胜枚举,崔玉臣和家人对张石头老人视如至亲,陪伴老人共度幸福美好时光。      崔玉臣的爱心让张石头这位汉族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享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的晚年,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曾在星光大道夺冠的“忠孝两全”组合,特意改编了一首歌曲《幸福的石头在唱歌》来传唱这段回汉一家亲的民族情谊。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崔玉臣父子的感人事迹。崔玉臣这名统一战线上的“中国好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赞歌。(供稿:东明县委统战部)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