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漳州
海外华媒点赞漳州行:非常惊喜 收获满满
Dan -
搜罗网漳州12月7日电 题:海外华媒点赞漳州行:非常惊喜 收获满满 “‘楼古千秋韵,山青万古春’,茶香飘四溢、韵味漫乾坤……此景此情,令人难忘。”结束了2024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的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在返程后写了一篇感言文章。为期5天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6日圆满结束。其间,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阿根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漳州参访,触摸侨乡发展脉搏。漳州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侨台文化、土楼文化、海丝文化等多元特色文化在这里交融。其间,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前往芗城、华安、南靖、平和等地参访,逛土楼品读土楼文化、进畲族村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徜语堂故里感受世界文学大师魅力。在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的交流分享会上,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侨报》主编李庆则开心地分享了她在夜游古城时,拍摄发布的首条短视频仅一天就获得了两万多的阅读量,让她感到自己与漳州有种特殊的缘分。一路走来,澳大利亚《澳洲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随身带着两部单反相机,漳州之行路上抓拍了不少精美图片。他点赞,漳州土楼将当地生活和旅游交融得非常好!他还表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工作者,自己有责任,也有必要把这里真实的情况以及这样美好的画面传播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和参访期间恰逢漳州市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揭牌。该展示中心选址于该县五寨乡埔坪村的思永楼,由雾峰林家迁台记忆馆和平和迁台记忆馆两个展馆组成,海外华文媒体亲身体验了当地土楼活动利用情况。“平和在土楼活化利用方面让我记忆深刻,我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对话的感觉。”在《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看来,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不仅全面展示作为“福建迁台第一县”的平和县与台湾深厚的历史渊源,也通过对传统建筑的活化利用,赋予其新生命,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全新体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解到漳州对土楼的活化利用后,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刘兰玲称,漳州是座有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城,也是许多侨胞、台胞的祖籍地,土楼经过修缮和活化,可以在文化方面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建立交流基地,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作家、学者来漳州交流。“不虚此行,非常惊喜,非常热情。”在华安县南阳楼参访时,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观看精彩的高山族婚礼荡秋千民俗展示及高山流水表演后表示,此次零距离感受华安少数民族文化,她非常喜欢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土楼旅游业态。“我们有个栏目,叫做《世界听我说》,我愿意用我的笔、我的相机,以专栏的形式,向海外分享所见所闻。”袁艳说。(完)
海外华文媒体福建漳州行:点赞土楼活化利用 领悟林语堂文化
Dan -
搜罗网漳州12月6日电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阿根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5日齐聚世界文学大师林语堂的故乡福建漳州平和县,感悟林语堂文化、感受当地在土楼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一行人纷纷感叹“慕名而来,不虚此行”。“平和在土楼活化利用方面让我记忆深刻,我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对话的感觉。”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说。当天,一行人走进位于五寨乡埔坪村的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参观中心内的雾峰林家迁台记忆馆和平和迁台记忆馆。展示中心正是由一座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土楼思永楼改造而成的。在崔明才看来,展示中心不仅全面展示作为“福建迁台第一县”的平和县与台湾深厚的历史渊源,也通过对传统建筑的活化利用,赋予其新生命,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全新体验,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从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到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语堂文化核心区,再到五寨乡寨河旧楼活化利用项目等,一行人边走边拍,用手机、相机记录和传播所见所闻。当天,一行人沉浸式走访林语堂出生地和成长地坂仔镇,零距离感悟语堂文化及其精神内涵。在林语堂故居,尼日利亚《西非华声报》总编辑陈览月对林语堂的“高地人生观”印象深刻。他认为平和的高山奇景、深厚底蕴造就林语堂独特的人文气质,“这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谦卑,我特别希望通过华文媒体平台传播这一理念。”在坂仔镇,一个“大烟斗”造型建筑深受海外华文媒体青睐。该建筑以林语堂哲学著作《生活的艺术》命名。讲解员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斗形建筑,长68米,高22米、宽22米,外观为铁皮制成。除关于林语堂的介绍外,建筑内设“文创咖啡厅”“闽台乡建乡创展厅”“青创基地”“休闲茶吧”四大主题,并融入乡村振兴、规划建设、闽台合作等文化内容,展示平和县闽台乡建乡创工作成果。在参观和体验后,一行人纷纷点赞其设计理念和内涵,并对当地在乡村振兴、文化创意方面的成效表示肯定。西班牙《欧洲侨声报》采访部主任黄美认为这场文化之旅收获丰盛,她将把林语堂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传播到海内外。当天下午,一行人还前往芗城区林语堂纪念馆、福建(漳州)土楼活化利用展示馆参访。(完)
漳州古城: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Dan -
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具有1330多年的历史,保护范围总面积约53公顷,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最有价值的核心部分(历史城区的唐宋子城)。图为12月2日晚,位于漳州古城内的漳州木偶艺术表演馆艺人正在为参观者表演。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和布袋木偶头雕刻,同时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城中心轴线、府衙轴线至今犹存,是福建省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唐宋城池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12月2日晚,漳州古城夜色迷人,古城巷道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近年来,漳州古城历经保护和开发,逐步成为集文化、旅游、生活与创业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特色愈发突显。2023年,漳州古城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客流量超2500万人次。图为12月2日晚,漳州古城文庙泮池广场一角。12月2日晚,位于漳州古城内的漳州非遗展示馆展示的木偶作品。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和布袋木偶头雕刻,同时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月2日晚,游客在漳州古城内的漳州古城侨批馆参观。古城作为漳州核心区,华侨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侨乡文化底蕴深厚。12月2日晚,游客在漳州古城内的漳州非遗展示馆了解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12月2日晚,游客在漳州古城内的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参观,该灯谜艺术博物馆被海内外谜友称为“中华灯谜第一馆”。12月2日晚,位于漳州古城内的漳州木偶艺术表演馆吸引参观者前来体验。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和布袋木偶头雕刻,同时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月2日晚,游客在漳州古城内的漳州古城侨批馆参观。古城作为漳州核心区,华侨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侨乡文化底蕴深厚。12月2日晚,漳州古城夜色迷人,古城巷道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完)
(八闽千姿)闽南小山村的蜕变:“赊寨”变景区 村民变股东
Dan -
搜罗网漳州12月4日电 题:闽南小山村的蜕变:“赊寨”变景区 村民变股东色彩斑斓的“瓢虫屋”民宿、畲族民风墙绘……这些景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东北部的官畲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昔日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小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胜地。官畲村,是掩藏在华安县大山深处的一个有着350多年历史的畲族聚集地,也是闽南地区为数不多的仍保留自己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村落。“从前,官畲村是华安县最穷的村。”华安县新圩镇党委书记郑大勇说,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官畲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穷得叮当响,到山下去买大件物品、供小孩读书都要赊账,因此被戏称为‘赊寨’。自2003年开始,官畲村便响应华安县委、县政府“兴茶富民”发展战略的号召,家家户户开荒种茶。郑大勇笑称,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官畲茶叶质优价高,这片“金叶子”让官畲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官畲村种植茶叶1658亩,村民仅茶叶收入每年人均可达1.5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赚了钱,官畲村村民们纷纷盖起新房。2018年,官畲村与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投入8000万元打造漳州官畲景区。郑大勇表示,自此,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民居变民宿,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官畲景区经营收入680万元,门票收入118.5万元,年接待游客量达8.2万人次。“阿哥阿哥,火一样的情;阿妹阿妹,火一样的爱……”随着音乐声响起,华安县高山族舞蹈队演员身着高山族服饰,与游客挽手合围、顿足踏歌,跳起了高山族舞蹈《竹竿舞》。而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表演了刚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技巧类“一等奖”的高山族舞蹈《福满高山陀螺飞》。为何在畲族村表演高山族舞蹈?华安县文化宫副馆长、县高山族舞蹈队编导张金梅表示,华安县是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之一,高山族舞蹈在此绵延不绝。高山族舞蹈队更是活跃在土楼、官畲景区等华安的各个景区里。她认为,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起,让世界文化遗产“牵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扩大高山族舞蹈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今在官畲村,畲家民歌传唱不绝,自编自导的七彩凤舞、竹竿舞、冼足娘、婚俗表演等特色舞蹈轮番上演。官畲村的蜕变,也引得在外务工的青年纷纷返乡就业、创业。导游雷彩凤是官畲村人,她提起家乡的变化滔滔不绝:“我很喜欢跟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也希望家乡的故事能让更多人知道。”(完)
福建南靖: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逛土楼感受“世遗”文化
Dan -
12月4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福建省南靖县土楼,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2024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正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阿根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漳州参加“行走中国”系列活动。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田中赋土楼群体验舞龙。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裕昌楼内拍摄掌上木偶表演。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裕昌楼内体验拓印。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怀远楼参观。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田螺坑土楼群观景台上合影。(完)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漳州零距离感悟语堂文化
Dan -
12月5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以及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追寻林语堂的足迹,零距离感悟语堂文化。林语堂,福建漳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参观。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在坂仔,小名和乐。原名玉堂,在涉入文坛后,1925年才正式改名为语堂。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参观。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参观。林语堂纪念馆于2001年10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由一座主展厅及两座附属圆楼组成。展厅采用现代陈列手段,以照片、实物、场景与模型、多媒体造型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林语堂先生生平及创作成就。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参观。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参观。(完)
(八闽千姿)在“土楼故里”遇见漳州木版年画
Dan -
搜罗传媒漳州12月6日电 题:在“土楼故里”遇见漳州木版年画“在土楼里体验漳州木版年画拓印制作,古朴中又不失时尚感,别有一番韵味。”近日,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报》副总编辑安冉在有着“土楼故里”美誉的漳州市南靖县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4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土楼——南靖县裕昌楼,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闪表演于此上演。海内外嘉宾现场观赏漳州布袋戏表演,并亲身体验漳州木版年画的拓印制作。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融合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浓郁的闽南传统文化特色,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安冉手持拓印好的年画说,她将把年画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作为一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她将透过其所在的媒体平台,向海外讲述漳州木版年画的传承故事以及春节的故事。宋代时期,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到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起来。漳州月港的兴起为漳州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以及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包括辟邪消灾、祈求吉祥、历史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漳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等地的传统年画制作技艺共享“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的盛名。2006年,漳州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今,当地高度重视漳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拥有1330多年历史的漳州古城内,设立漳州非遗展示馆,游客可在此了解漳州木版年画;同时,在各大景区及文化交流活动中,处处可见漳州木版年画的身影。在当天的漳州木版年画拓印制作体验现场,南靖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林燕细心地指导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如何操作:先是用刷子沾上金墨汁,刷在木版年画的雕版上;然后取一张红纸附在雕版上,用毡子按压;随后拿起红纸,着色便完成了。一幅与福建土楼相关的年画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时常在南靖的土楼里举办漳州木版年画拓印体验活动,希望让海内外的游客在互动中领略闽南传统民间技艺的魅力,同时也期望这项技艺能够得以延续和传承。”林燕说。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手持自己亲手拓印的年画反复端详。她说,在土楼里体验漳州木版年画的拓印制作,正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透过土楼这一旅游景点,让更多人了解漳州木版年画;而漳州木版年画的相关体验活动,又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我现在有个从心里往外涌的愿望,希望把那些热爱中国民俗活动、传统民间技艺的美国等国家的朋友带到中国来,让他们亲身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体验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袁艳感叹。听闻袁艳计划邀请海外的朋友到南靖土楼参观游玩,林燕也热情发出邀请:“目前,南靖有不少土楼已被活化利用为民宿。春节期间,当地都会在土楼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或民间传统技艺体验活动。我们诚挚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到南靖土楼,感受土楼的魅力,体验浓郁的闽南风情。”(完)
走进“土楼王国”——福建南靖
Dan -
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型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国闽西南山区,建造形态独特,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图为12月4日拍摄的田中赋土楼群。土楼群倚靠狮尾山,傍临潭角河,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土楼的建筑天际线与地形地貌形成了一副壮美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土楼故里”之称的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有各类土楼15000多座,大型土楼1300多座。图为12月4日拍摄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版村,是福建土楼中最美的形体组合,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福建土楼的名片,俗称“四菜一汤”。依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一方三圆一椭圆的土楼群,是独具特色的建统形体组成的经典之作。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而闻名于世,其中有“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12月4日,游客在裕昌楼内参观。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现存最古老的福建土楼。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其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这些古朴雄奇的土楼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领略土楼魅力,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图为12月4日,游客在裕昌楼内参观。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现存最古老的福建土楼。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其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12月4日,艺人在裕昌楼内为游客表演掌上木偶。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现存最古老的福建土楼。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其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12月4日,游客在顺裕楼内参观。南靖县石桥村顺裕楼于清朝末年开始筹建,历时20年建成,楼总高14.94米,外环直径73.9米,内环直径70.84米,占地面积4977.97平方米。圆楼共有五层,每层72间,计360间。再加上由于中间门厅房间面积大,建设之初一间隔分二间,一至五层合增5间,顺裕楼3个大门顶外围各有炮台,其中正大门楼顶外墙是两间炮台,单圈合计369个房间。12月4日拍摄的顺裕楼内景。凭借楼内拥有369间房间,被确认为“中国房间数最多的圆土楼(单圈)”,并获得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12月4日拍摄的裕昌楼外观。裕昌楼建于1308年,是现存最古老的福建土楼。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其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多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12月4日晚,夜色下的官洋村和贵楼。官洋村位于南靖土楼景区的核心区域,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村内有和贵楼与怀远楼等著名土楼建筑。土楼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在此地交融。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共有7个乡村入选,福建官洋村便是其中之一。(完)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土楼博物馆:品读土楼文化
Dan -
搜罗网12月3日电“南阳楼为什么称为福建土楼博物馆呢?”3日,怀着对福建土楼的好奇,《菲律宾商报》文艺副刊编辑陈淳淳走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南阳楼。当天,“2024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华安县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活动。陈淳淳随行参观南阳楼,品味土楼文化。南阳楼坐落于大地村狮形山下,周围生态环境极佳,山清水秀;大门边上有一方牌匾,上书“福建土楼博物馆”几个大字。 讲解员蒋春美表示,南阳楼是最讲究楼外周边景观环境的土楼,是福建圆形土楼中的精品。南阳楼前设有“日月池”,楼后建造后花园,以两棵古松挺立楼后作为屏障;背靠狮子山,形成“狮子踏球”之势。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南阳楼成为福建土楼博物馆。 蒋春美出生于1988年,出生于大地村成长于大地村,从事导游工作已近十年,谈起南阳楼、东阳楼和二宜楼如数家珍。 蒋春美介绍道,南阳楼建造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为双环圆形土楼,坐东南朝西北,占地3100平方米,楼高13.25米,直径51.6米,设4个单元,每个单元均为7开间,共有房间96间。斗拱雕花刻草,装饰精细;石匾石刻,雕工精致。拾级步入南阳楼内,陈淳淳对土楼博物馆茶史教育基地十分感兴趣。该教育基地里,展示了采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等茶叶制作手法,还有摇茶青机、茶盒等旧物件。 “我祖籍是石狮的,是旅菲华人第三代。”陈淳淳告诉记者,她对闽南红砖古厝十分了解,但是福建土楼还是头一次见。“土楼,是非常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次来漳州,刚好补补课,深入了解土楼文化。” 土楼营造、土楼故事、土楼申遗……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跟随着蒋春美的步伐,细细品读了土楼所蕴含着的深厚的历史文明。 近年来,华安县以“农综改”为契机,投资5400多万元,主要是以“农创大地,乡约二宜”为主题,对古村落大同片区内的古厝、古民居、古建筑进行活化再利用,融入民宿、小酒吧、研学、茶叶加工等业态,着力打造乡约体验区、艺创聚集区、古风乡韵区等。 “透过此次参访,感受到了华安县人民内心和精神的富足。”在华安县走访一天,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坦言,当地人载歌载舞迎接海内外游客,不仅带着游客展开心扉融入其中,而且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非常热闹、有趣。(完)
海外华文媒体福建华安感受土楼文化、畲族文化
Dan -
搜罗网12月3日讯,“2024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建漳州华安县官畲村举行,18个国家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沉浸式走访华安,感受土楼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当天,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在“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前,观看精彩的高山族婚礼荡秋千民俗展示及高山流水表演后表示:“不虚此行,非常惊喜,非常热情。”此次零距离感受华安土楼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袁艳非常喜欢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土楼旅游业态。“我们有个栏目,叫做《世界听我说》,我愿意用我的笔、我的相机,以专栏的形式,向海外分享所见所闻。”她说。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总编王国立带着一颗好奇心而来,独具特色的华安土楼文化让他颇为惊喜。“土楼是时间的活化石,里面蕴含着中国人的‘和’文化。”王国立表示,聚族而居的土楼,凝结着团结、向上的力量。在他看来,闽商身上蕴含的敢拼会赢、团结一致的精神,与当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关系密切。除了土楼文化,闽南地区仅有的三个畲族村之一——华安县官畲村的畲族文化也让海外华文媒体印象深刻。当天,村里的抛陀螺演出吸引众人眼球,引华文媒体代表争相体验。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畲族人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抛陀螺就是其中之一。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并对原汁原味的畲族风情、朝气蓬勃的畲族民众、多姿多彩的畲族文化赞不绝口,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我要用好海外华文媒体的平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阿联酋中东绿洲传媒记者吴军说。据悉,在为期5天的参访活动中,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将前往华安、南靖、平和、芗城等地探访漳州特色文化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