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C
Toronto
星期三, 16 10 月, 2024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AUTHOR NAME

Remon

3 POSTS
0 COMMENTS

走进江西南昌,领略厚重文化底蕴

登上“江南名楼”滕王阁,解锁千年古韵;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受书画文化;探秘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与西汉“对话”……10月13日至14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南昌,感受豫章故郡的厚重文化底蕴。  夜登滕王阁,沉浸式体验千年历史古韵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江之畔的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扬名天下。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13日晚,海外华文媒体一行登上滕王阁,沉浸式体会“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巍峨。极目远眺,江畔鳞次栉比的高楼尽收眼底。一江两岸璀璨灯光秀与古朴壮观的滕王阁交相辉映,让古与今在这里交融碰撞。参观途中,十余年前到访过南昌的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连连感叹“变化很大”。“南昌市政府在夜景规划方面做得很好,高楼林立、灯光璀璨。”他认为,当地要进一步加大滕王阁和一江两岸灯光秀的宣传力度,把海外游客吸引过来。  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秋十月,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八大山人纪念馆丹桂飘香、绿树成荫,显得格外静谧。馆内青石砖瓦建筑古朴典雅、自然脱俗。朱耷,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长花鸟画。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八大山人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南昌市有名的文化地标。”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介绍说,60多年来,该馆坚持以学术为引领,通过学术研究把高质量的展览推送给大众。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前来参观采访,希望大家向海外受众推广八大山人,“我们也希望去海外举办一些展览活动,助推中外文化交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后,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用手机记录下一幅幅八大山人的画作真迹。“八大山人的作品很有自然美态,让我们看了身心愉悦,能感受到其作品的意趣。”她说。  走进神秘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领略大汉文明14日下午,海外华文媒体一行乘坐观光车,沿着紫金大道进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浓厚的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遗址公园完整呈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图景,犹如打开了一部汉代历史文化教科书。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及墓葬群等组成。  其中,海昏侯刘贺墓园是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汉代列侯墓葬,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海昏侯墓主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他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帝”。来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刘贺铜像,一楼、二楼展厅陈列着大量刘贺墓出土的文物。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让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叹为观止。她说,出土的文物涵盖海昏侯的衣食住行,完整展现了汉代文化,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希望通过此次参观采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繁荣灿烂的汉文明传播给巴西民众。”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14日在南昌启动,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参加此次采访活动。( 吴鹏泉 刘力鑫 吴敏)

跨国合作创新成果:移动的巴马百魔洞将亮相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跨国合作与创新持续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注入强大动力。近日,法国新欧洲集团与浙江深霖科技公司达成了一项震撼人心的合作,共同打造的移动的巴马百魔洞将在江西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正式亮相,向全球展示这一独特创新成果。      此次合作的移动巴马百魔洞包含两项前沿技术,一是负氧离子技术,通过将植物提炼的负氧离子植入陶瓷,使陶瓷具备无菌且持久散发负氧离子的功效。负氧离子浓度达 1500 以上时,能够逐步修复人体的各种疾病。其产品丰富多样,有不臭的烟缸,能瞬间提升香烟品质的烟筒(可瞬间消杀百分之六十五尼古丁),以及能改变白酒品质、让新酒呈现老酒口感的酒瓶等。二是地磁技术,目前全球尚无其他企业能将地磁植入陶瓷,而浙江深霖科技公司做到了这一突破。巴马百魔洞因高地磁和高负氧离子而闻名,能够治疗肿瘤和各种人体恶疾,如今这两项技术几乎可以植入到除玻璃和钢铁之外的各种载体中。       法国新欧洲集团凭借其在国际市场的丰富经验和广泛资源,为该项目的推广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浙江深霖科技公司则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和创新优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让巴马百魔洞以更加生动逼真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景德镇,作为中国著名瓷都,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此次展会选址于此,不仅为跨国合作打造的移动巴马百魔洞提供了绝佳展示平台,更促进了中法两国文化与科技的深度交流融合。       这次合作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典范,更为推动全球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它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移动巴马百魔洞的魅力,也为未来的跨国合作树立了标杆。相信在未来,我们将见证更多类似的创新合作,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在昆明启动

10月9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在昆明启动。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印尼、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尼日利亚、阿根廷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和4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主持工作)徐盛兴出席仪式并致辞。采访团副团长、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出席启动仪式,云南省侨联副主席、昆明市侨联主席尹朝晖主持。左志强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李希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对广大侨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中外民众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等提出了殷切期望。近年来,中国侨联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总抓手,用侨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作为“追梦中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各地开展采访报道,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采访行已成功举办42期,此次是第43期,也是采访行活动首次走进云南。希望大家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海外华文媒体影响力,紧贴时代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做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使者。左志强指出,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重要回信精神,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侨联围绕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开展了系列纪念和宣传活动。其中结合陈嘉庚先生的重要人生轨迹,组织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福建、重庆、陕西、云南,充分了解嘉庚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多走多看、多思多写,为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贡献力量。一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侨胞传承中华民族血脉之根。通过近距离了解和感受南侨机工回国效力的感人历史,深刻理解爱国的真谛和团结的力量,引导广大侨胞牢记中华民族之根,提升广大侨胞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和服务祖(籍)国发展的参与度。二是发挥精通住在国语言、熟悉住在国文化的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之魂。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促进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的交流互动,让住在国的民众更多地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中,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盛兴对采访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云南自然风光壮丽、民族文化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通过实地采访,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云南的美丽风光、民族文化和发展成就,把云南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关注云南、投资云南。滇缅公路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梁金山等爱国华侨捐款捐物修筑公路,3200多名南侨机工响应陈嘉庚先生和南侨总会号召回国效力。此次重走滇缅路,不仅是为了缅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海外侨胞的爱国精神。希望大家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和宣传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嘉庚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采访团成员、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代表海外华文媒体发言。他表示,云南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主要活动地,与陈嘉庚先生渊源深厚。海外华文媒体将用脚步丈量云南的多姿多彩、用相机记录滇缅公路的艰险、用手中的笔书写爱国华侨救亡图存的感人故事,讲好云南故事,讲好南侨机工的故事,弘扬好嘉庚精神。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将赴昆明、保山、德宏等地采访报道,开展“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微课堂”、寻访南侨机工相关历史等,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同时参观采访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讲好中国故事的云南篇章。(责编:皮博、张雯 摄影:李林)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