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C
Toronto
星期日, 17 8 月, 202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AUTHOR NAME

搜罗网

1149 POSTS
0 COMMENTS

中国希腊儿童共唱《奥林匹克颂》 为北京冬奥会献礼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44名中国小朋友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让千里之外的希腊师生们深受触动,并决定以唱歌的方式作为回应,两国孩子通过视频的方式共同演绎了这首奥林匹克会歌。热情的中国孩子邀请希腊朋友来家乡做客,而年幼的希腊小朋友则身着唐装,用中文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之情,两国孩子用这种方式“隔空互动”,生动诠释了何为“一起向未来”。本文经中新社授权转发

中国斩获史上首枚女子雪上运动金牌

中国选手谷爱凌斩获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冬奥会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诞生,中国选手谷爱凌一次次挑战人类极限,技惊四座,强势夺金!" 人生最高兴的一天,最高兴的一秒,最后一跳挑战从来没有挑战过的动作。我想展现给世界,展现自己的能力,赢了冬奥会,我都没法形容了。"今天的比赛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参赛选手轮流放大招!从谷爱凌第一跳挑战自己最高难度正滑1440开始,比赛高潮迭起。泰斯·勒德用一个完美的1620将比赛气氛推至顶点,而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成为世界上一个做出倒滑1440的选手。第三跳,谷爱凌突破自己极限,正滑左转1620!遇强则强!这一跳为她得到94.50的高分,夺得金牌!而泰斯·勒德最后挑战1800失败,以0.75分的微弱优势获得银牌。夺得铜牌的是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本文来自奥林匹克官方网站)

中国服饰在冬奥上的新迹象

【搜罗文摘】作者 | Drizzie LADYMAX 冬奥会折射了国内服饰产业的哪些变化?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次机会,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则是一场不执著于自我证明的平等对话。 两次开幕式虽然同由张艺谋导演,却对比鲜明,呈现了一个导演的自我成长和多面性。与14年前那场令人记忆犹新、以中国四大发明为灵感,调动了上万名表演者的开幕式相比,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从极繁走向写意,着重体现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词意境,尤其突出运动员的主角风采。点火环节也极具创意,用巧思创意和科技为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赏体验。 有人说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简洁但不简单,是中国当前文化自信的自然体现。实际上,这样的文化自信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背后的经济变迁使然。在一场面向全球观众的开幕式上,中国人已无需过度用力以至动作变形,而是沉静的自信表达。 在认识这样的变迁时,服饰是一个有趣的切面。它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经济和文化发达程度,又连接着大众,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次筹备多年的国际体育盛事由众多环节组成,仅以服饰为线索抽丝剥茧,此次冬奥会背后的国货服饰已经呈现出全新面貌,由此不难推及更多行业发生的质变。 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国货服饰已经由点成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矩阵。 首先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安踏赞助支持了本届北京冬奥会15个大赛项12支中国冰雪国家队,是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 安踏从2009年开始至今,连续8届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与中国奥运代表团经历了3届夏季奥运会、3届冬季奥运会,为累计28支中国国家队打造比赛装备,是为国家队打造奥运装备最多的中国本土运动品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赞助支持了本届北京冬奥会15个大赛项12支中国冰雪国家队刚刚过去的14年,对安踏品牌背后的安踏体育集团而言是重要的成长期。2008年的安踏集团还屈居中国第二,落后于另一国内体育用品巨头李宁,不过该集团从2009年起迅速崛起,2022年的安踏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四、中国第一的体育用品集团。 2019年,安踏集团与中国私募基金方源资本、投资公司Anamered Investments组成的财团,正式完成对亚玛芬体育股权的收购,作价46亿欧元,交易完成后安踏持股57.94%。 此举标志着安踏向成为国际体育巨头迈进的战略升级。安踏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正面竞争已经开始,尤其是在中国BCI事件后,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输掉的市场份额已不断被安踏和李宁蚕食,中外品牌的差距持续缩小。 在此前收购FILA中国运营权获得的历史性成功后,收购亚马芬体育让安踏从个别的成功案例进入更高维度、更系统性、面向更多元市场的品牌打造与运营阶段。安踏集团计划为亚马芬体育培育出3个10亿欧元收入体量的单一品牌,即核心户外品牌始祖鸟ARC’TERYX 、户外品牌SALOMON、运动器材品牌Wilson。在此次冬奥会开幕式后,始祖鸟也成为社交媒体热议对象,相关产品当即售罄。 安踏代表的国货服饰代表了中国服饰行业从制造到智造,再到资本能力的变迁,以及从孤立发展到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的状态。 与有实力的规模化体育巨头相对应地,此次冬奥会对中国独立时装设计师的启用,反映了站在小而美的另一端的中国独立时装品牌,在创意驱动下的精细化成长。 独立时装设计师品牌Chen Peng创始人陈鹏、Feng Chen Wang创始人王逢陈此次为冬奥会开幕式贡献了多个环节的设计与开发。其中陈鹏团队完成了5个节目造型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开场节目《立春》举杆员表演服、五环展示未来冰球服、和平鸽儿童服装、致敬人民轮滑表演服、各国运动员举旗手服,此外还兼顾了其他节目的大货生产制作统筹工作。 王逢陈则贡献了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全套服装设计。此套服装由三件套组合而成,分别是艺术印花羽绒服外套和中式西服白色套装。 王逢陈和陈鹏为2022冬奥会开幕式设计的部分服饰在国内时尚行业体系下,陈鹏和王逢陈二人已经是中国独立时装设计师的突出代表。这批年轻独立设计师的崛起不过7年时间,恰好与北京两次奥运会的时间相重合。王逢陈2010年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修读男装专业,2015年毕业回国创业,依托上海时装周平台成长为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代表。 与王逢陈几乎同一批出国接受海外艺术院校教育的设计师掀起回国创业浪潮,形成了中国时装设计师2015年以后的黄金五年。陈鹏也是在2015年从伦敦时装学院男装专业毕业,在伦敦创立个人品牌,而后凭借个人标志性的羽绒服设计异军突起。回国后陈鹏逐渐深入到供应链和市场的学习中,在服装制造巨头晨风集团的扶持下,陈鹏驻扎在晨风集团昆山基地,从西方的时尚语境落地于中国的供应链生产中。 海外教育背景和回国后对中国市场和商业的扎实探索,推动Chen Peng和Feng Chen Wang成为近年来发展最成功的其中两个品牌。二者均获得了国际奢侈品牌的认可,王逢陈与UGG和Converse等品牌发布联名系列,陈鹏则获得了奢侈羽绒品牌Moncler的青睐。 2022冬奥会的舞台,无疑将帮助Chen Peng和Feng Chen Wang把影响力扩大至更广泛的受众。在国际交流和本土现实中不断调整和切换,让陈鹏和王逢陈具备了在冬奥会舞台上自我调整的能力基础,这个舞台需要用这批年轻人才最闪光的创意能力打动观众,但较少地关于自我表达,而是从先锋趣味过渡到雅俗共赏的大众审美,同时兼顾活动主题、大调度跨部门配合和审美性。 独立设计师为此次冬奥会服装的贡献证明,在资源堆叠的磅礴气势之外,中国服饰产业的细节也逐渐经得起推敲。 在设计之外,国内服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力也体现在此次冬奥会上。据悉,开幕式出场服饰由迪尚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发制造。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礼服,全部采用单人单版的方式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材量身定制。红色大衣选择纯羊绒作为主面料,在内侧附加了可拆卸的白鹅绒超轻薄羽绒内胆,在美观的基础上帮助代表团抵御零下二十度的严寒。 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礼服由迪尚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研发制造在时装化的出场服饰之外,中国队的比赛服装则由北京服装学院牵头的10家单位攻关,针对冬奥会比赛的气候环境条件,研发适宜中国运动员体型特征与生理特性的不同冰雪项目的比赛服装,在防切割、缓震、抗阻力等面料性能上攻坚。 在时尚和体育的界限不断模糊后,由运动品牌领头的国内服饰品牌的营销也在与时俱进,在传统体育营销之外对普通体育爱好者,甚至是原本对运动不感兴趣的观众增加了吸引力。 新晋体育明星谷爱凌引发的全民关注就是典型例子。如今她已经成为体育运动与Z世代年轻人连接的桥梁。在此次冬奥会中,对时尚颇感兴趣的谷爱凌穿着中国代表团出场礼服的造型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众多关注。作为安踏代言人的她在赛前发布安踏运动服试穿走秀的视频也收获大量讨论。 无论是对狭义的体育用品品牌,还是对于更广泛的国内服饰行业,冬奥会自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营销节点。此次开幕式后有关冬奥会羽绒服和开幕式服装的讨论在社交媒体自然发酵,让中国消费者对羽绒服本就浓厚的兴趣继续升温。 即使波司登并未以官方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冬奥会,但可以预见的是,此次舆论热潮将对中国羽绒巨头波司登带来利好。随着国内服饰产业各个赛道的竞争逐渐充分,市场格局从混乱走向清晰,这让每个环节占据领导地位的标杆性企业更加坚挺突出,它们的共同点是最大程度地吸收了过去10年间都行业进步和中国市场崛起的成果。 在代工能力的多年打磨后,国货品牌波司登乘着羽绒服风潮在过去几年内被市场重新认识和推崇。此次冬奥会对羽绒服品类的抬升无疑将让已经持续了5年的羽绒服风潮继续延续下去。 如果说上述分析涉及了冬奥会背后中国服饰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和资本,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国际品牌和服饰企业视为对标,那么一旦将中国作为最大消费市场之一的角色考虑进来,这样的二元关系便不再成立。 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幕式各国代表团穿着不同品牌羽绒服亮相后,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开始对各个品牌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讨论度最高的是加拿大代表团穿着的Lululemon羽绒服,不少加拿大留学生和代购在开幕式后立刻买空Lululemon羽绒服。Lululemon借助此次奥运首秀拓宽知名度和产品线,改变其瑜伽服品牌的印象,这一目的显然已经实现。 国内服饰产业与全球的差距不再是上下游的差异。刚刚进入品牌化阶段的国货服饰,与刚刚进入中国的海外品牌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争夺一块市场。 在此次冬奥会之前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件现象级的孔雀蓝大衣被演员张小斐带火,这款大衣来自法国奢侈品牌Lanvin。不过Lanvin已被中国复星集团收购,并在该核心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时尚版图。复星集团旗下的复星时尚还于去年底正式更名为“Lanvin Group”复朗集团,并宣布与伊藤忠商事和九兴控股扩大战略联盟。 从体育巨头到独立设计师品牌,从供应链品牌到中国资本收购的海外品牌,中国服饰产业虽然在运营品牌的道路上还有不可避免的摸索和试错,但是至少一个多元矩阵已经建立。 国货的定义正在被改写,中国消费者对于国货服饰终于有了更多形式的选择。—

BROOKE D’HONDT

搜罗专访冬奥会加拿大国家队最年轻的选手

【最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端人才岗位

官方招聘资料,所有岗位面向各界招募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直接为您提供应聘单位联系方式微信:solomedia1 邮件:hr@canadasolo.com (附上简历、求职信和联系方式)

中国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抵制高价片酬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2021-09-02 08:4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近年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推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进一步加强管理,从严整治艺人违法失德、“饭圈”乱象等问题,旗帜鲜明树立爱党爱国、崇德尚艺的行业风气,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在节目演员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坚持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艺术水准、社会评价作为选用标准。政治立场不正确、与党和国家离心离德的人员坚决不用;违反法律法规、冲击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人员坚决不用;违背公序良俗、言行失德失范的人员坚决不用。二、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选秀类节目要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不得设置场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环节和通道,严禁引导、鼓励粉丝以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变相花钱投票,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三、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严格把握演员和嘉宾选用、表演风格、服饰妆容等,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炒作炫富享乐、绯闻隐私、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四、坚决抵制高价片酬。严格执行演员和嘉宾片酬规定,严格片酬管理告知承诺制度。倡导鼓励演员和嘉宾担当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性节目。严肃惩戒片酬违规、“阴阳合同”、偷逃税行为。五、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主持人持证上岗,规范主持人参加社会活动和网络信息发布。加强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培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教育,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自觉抵制名利诱惑,不得利用职业身份和个人知名度谋取不当利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社会公德的示范者、正能量的建设者。六、开展专业权威文艺评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充分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统一起来,严肃客观评价节目。科学看待收视率、点击率等量化指标,加大“中国视听大数据”推广应用力度。七、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积极开展道德评议。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案例教学,以案说法、以案示法。对行业不良现象、反面典型旗帜鲜明发声批评,坚决反对圈子文化和行业陋习,正本清源,维护行业良好风气。八、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主管主办责任和主体责任,把好文艺节目导向关、内容关、人员关、片酬关、宣传关。要重视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对违法失德、造星炒星、泛娱乐化、“流量至上”等坚决说“不”,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空间。特此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2021年9月2日   

英文版报名通道已开启!境外展商可“无障碍”报名参展2021数博会线上展

2021数博会线上展招展工作开启以来,收到了大量国外企业的参展报名需求。为方便境外展商报名参展,2021数博会英文版参展报名通道今日正式开启。     数博会已经成为充满合作机遇、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盛会,成为共商发展大计、共用最新成果的世界级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境外企业报名参展数博会。据了解,2019数博会共有156家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等25个国家的境外企业参加数博会专业展,展示其前沿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    数博会执委会展览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境外展商在线下参展受到了一定限制,数博会线上展为境外展商参展2021数博会提供了新的渠道,无法参与线下展览的境外企业可报名参展2021数博会线上展。境外展商参展报名方式:打开数博会官网(https://www.bigdata-expo.cn/),点击首页线上展会入口;进入2021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线上展会,点击“立即注册”;进入展商用户注册页面,点击“ENGLISH”进入2021数博会英文版参展报名通道进行报名;界面如下图所示;(徐夏夏)

2021数博会线上展将于5月20日正式开展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将于5月26日至28日在贵阳召开。大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办会模式,组织“一会、一展、一发布、大赛及系列活动”。“一展”即由线上展和线下展组成的数博会专业展。其中,线上展将于5月20日正式开展。2021数博会线上展报名通道开通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大数据企业的大力支持。NTT data、白山云、人大金仓、数梦工场、佰聆数据、四方伟业、游昆信息、欧比特等国内外的行业翘楚争相报名。截止目前,已有260余家大数据行业企业参与线上展览。  2021数博会线上展平台将通过视频、图片、文档等信息生动形象地展示数百家参展企业的品牌特色和明星展品,汇聚世界各地的与会嘉宾和专业人士在线约见。观众在观展时系统可根据其喜好推送展商或展品信息,使其更精准、有效地获取信息。同时,线上展览还将提供电子名片交换、洽谈预约、日程管理等交互场景应用,为展商和观众搭建友好的在线交互平台。为方便国内外展商进行展示和国内外观众观展,数博会线上展还将开放英文版本,国内外展商与观众可根据需求随意切换线上展中英文版本。据了解,2021数博会线上展率先开展后,线下展将于将于5月26日至28日正式开展。(徐夏夏)

港媒:印度飞香港一航班53人确诊新冠 被港府禁飞

海外网4月20日电 印度近期疫情恶化,据港媒报道,一架客机4月4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起飞并抵达香港,在21天检疫期间,机上乘客陆续发病,目前至少53人确诊新冠肺炎,被媒体形容为“重灾区航班”。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这架飞机为“塔新航空”(Vistara)的客机,一架最多可搭载188名乘客。有关部门并未透露机上原本搭载了多少名乘客。该航班在香港特区政府对印度禁飞之前,已触发熔断机制被禁飞。报道称,印度连续6日新增超过20万例病例,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500万,死亡病例超过18万例。香港特区政府对印度、菲律宾等地实施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由今日(20日)起禁止所有从这些地区来港的民航客机着陆香港,措施为期14天。(海外网 杨佳)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网加拿大融媒体中心授权发布

被质疑软化对日态度 韩外长重申:坚决反对日本排污入海

海外网4月20日电 韩国外交部长官郑义溶19日曾表示,若日方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的标准进行处理,韩国就没有必要坚持反对日本排污入海。此番言论与韩国政府早前“绝不容忍”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被外界质疑韩方软化对日态度,引发争议。20日,郑义溶强调坚决反对日方排污入海,并对自己的争议言论进行了解释。据韩联社报道,郑义溶当天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紧急问题质询会议。提及争议言论时,他解释说,有人认为韩国政府对涉日问题一概持反对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自己才有了相关表述,意在强调若日方的举措真能符合“相关条件”,韩方大可不必坚持反对。郑义溶表示,“相关条件”包括:日方须向韩方提供能够确保韩国国民安全和健康的科学依据、提前同韩方开展协商、保障韩方专家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验证过程。郑义溶还表示,据韩国外交部了解,目前只有美国对日方的排放决定持积极态度。外交部已要求美方说明其使用“处理水”而非“污染水”一词的科学依据,以及认定日方决定透明且符合全球安全标准的根据等。他说,18日会见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当时已要求美方阐明立场,目前尚未得到回复。郑义溶表示,日方的排放决定可能会使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灾难性后果,韩国外交部将向这些国家积极宣传韩方立场,并在国际舞台上将日方决定付诸公论。他还指出,该问题以“安静外交”方式难以得到解决。韩国外交部早在2018年日本宣布考虑将福岛核污水排海后就开始研究向国际法院起诉日本等方案。若日方不履行国际法义务,外交部可能启动法律程序。(海外网 刘强)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网加拿大融媒体中心授权发布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