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走进江西
搜罗网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这首传诵千古的《望庐山瀑布》,是“世界名山”庐山最好的广告词。 “庐山是大自然的杰作,秀美的风光使得李白、苏轼、陶渊明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10月17日,站在江西庐山知名景点含鄱口,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极目四眺,尽管云海翻腾看不清远处美景,但她觉得别有一番情趣。 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邂逅云雾庐山,在欣赏秀美风光的同时,品味历代文人墨客雅韵。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让历代名流学者、文坛巨匠络绎载道、不绝于世。 庐山东偎鄱阳湖、北临长江,水汽丰沛,使得庐山一年中将近两百天被云雾缭绕,“云海”“云瀑”等云雾自然景观一直是庐山文旅经济中的“网红”打卡项目。 轻盈的薄雾从涧底婀娜多姿升腾弥漫,犹如仙女飘舞的纱巾,飘过之处景物便渐次迷蒙起来。雾越来越厚,如滚滚波涛填满了深谷幽壑,仿佛仙境一般如梦如幻。“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才更能体会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新娥是江西人,曾数次登上庐山。她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风景秀丽,“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在的媒体平台,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海外受众。”建于1961年的如琴湖,是庐山另一处知名景点。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名“如琴湖”。金秋十月,如琴湖畔枫叶初染、云雾缭绕,树木、湖泊、屋舍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站在如琴湖畔,首次登上庐山的法国中文电视主编姜亚男连呼“太美啦”,并不停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我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把庐山美景向海外受众分享。”她说。(吴鹏泉 刘力鑫)
搜罗网 -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这里有革命摇篮井冈山,有传承千年的庐陵文化……这里傍水而生,因水而兴。作为连通赣江的城市内河,流淌千年的后河承载着悠久的庐陵文化。乘文旅振兴之势,吉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振兴、城市更新、旅游出新”,系统开展古后河的水生态治理,打造“后河·梦回庐陵”主题夜游项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船游体验和大型凤凰机甲光影秀。一船载入梦,一河越千年,城市蝶变展新颜。城市更新——在治理中复苏,后河变身“会客厅”古后河,南起禾河,穿越城南新区和老城区,流入赣江,全长24公里。历史上,后河两岸,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熙攘繁华。伴随着庐陵新区的成形和政治、文化、金融、工业等重心的转移,加之北与吉州区工业园对接、南与井冈山经开区相连的区位优势,后河已成为吉安未来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的“催化剂”。近年来,吉安把后河复苏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先后实施后河综合治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改造,通过引水活化、截污分流、园林绿化,逐步将后河打造成一条环“8”畅游的绿廊,再现历史胜景。提质升级,城市在旅游开发中持续更新,后河在城市更新中持续“靓化”,吉安文旅产业在创新创优中持续释放活力。循着“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这一理念,吉安以水质提升为目标,整治沿岸景观,通过实施后河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观。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投资运营“后河·梦回庐陵”景区,运用水幕投影、光影亮化技术、互动灯光秀等视觉技术,打造沉浸式、行进式的光影夜游体验项目,点亮了城市的夜,焕新了整座城。今天的后河,已然成为吉安百姓家门口的“会客厅”。整个后河,全线敞开,全天开放,“后河·梦回庐陵”项目引入全时、全景、全龄、全季旅游新模式,既是旅游景区,又是吉安的“会客厅”。文化振兴——在挖掘中传承,焕发庐陵文化新光彩吉安,古称庐陵,元初始名吉安,寓意吉泰民安。吉安自古就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古庐陵文风兴盛,史传“序塾相望,弦诵相闻”“文风盛于江右”。一条河,滋养一座城。后河,孕育了庐陵吉安的兴盛,也记录和积淀了厚重的庐陵文化。提升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富有底蕴的山水名城是吉安发展的方向。深入挖掘沉淀千年的庐陵文化,在挖掘中传承,在传承中演绎。吉安“后河·梦回庐陵”项目将庐陵文化融入实景演艺,分梦起、梦回、梦圆三个篇章,令人身临其境。项目巧妙设置“九鲤化龙”“大唐歌飞”“山水诗境”“十七状元”“节义文章”“琅琅书声”“雨过天晴”“凤舞庐陵”八大沉浸式光影场景,让庐陵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一条千年后河,一幅庐陵画卷。在这里,可以在天鹅船和孔雀船中聆听曼妙歌声,乘舟入梦。在这里,可以与自由飞翔的白鹭共舞,寄情山水,且听风吟,欣赏诗意庐陵。后河,以“船行诗画里,梦游两千年”的精彩,向游客展示庐陵文化的魅力。旅游出新——在融合中焕新,推动形成旅游新业态提振旅游消费市场,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吉安一直在探索。后河便是一个生动实践。针对“白天强、晚上弱”的旅游发展短板,吉安深化“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立足后河实际,做好融合大文章,将后河打造成城市夜游的新地标,吉安旅游业振兴升级的龙头,推动吉安城市更新、夜经济崛起的引擎。融合自然生态。道法自然,依水势而建,组团开发,点状建设。以“水清”为基调,以“岸绿”为主线,以“色彩”为点缀,打造“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内河生态景观带。融合文化传承。深度挖掘庐陵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文化精髓,并通过建筑形态、光影演艺、裸眼3D、现代机甲、巡游花船等多元化手段,展现庐陵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当代活力。融合民生需求。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开展引水活化、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等生态治理,后河水质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景区建成后免费向市民开放,与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融合环保低碳。在照明景观设计上,全部选用环保节能、光线柔和的灯具;光影设计多采用散弱光铺陈手法,光线大多指向水面或散逸于天空;绿色低碳无污染的纯电动船,在夜色中缓缓穿行。紧扣夜间消费,景区将聚力打造优质的综合服务区、舒心的度假体验区、互动性强的公共文化休闲区,同时构建多业态联动发展的一体式体验区。城,因河而变。后河的复苏,推动吉安城市焕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逐渐完善,在吉安,夜晚亮起来了、人气聚起来了、商气火起来了、财气旺起来了,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后河·梦回庐陵”沉浸式夜游项目为龙头,吉安遴选出40个文旅重点项目,推出青原渼陂夜游、安福夜游等一系列夜游体验项目,以及永丰恩江古城、永新老街等夜市街区,塑造夜游IP,点亮夜色吉安。同时,引导各地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古村、古窑、古书院等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游、研学体验游;依托湿地、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发展温泉疗养游、健康养生游;依托通用机场、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低空运动游、非遗主题游等新业态,助推全市文旅产业提档,形成“全景、全业、全域”旅游新业态。
搜罗网 -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登上闻名中外的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先后探访了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博物馆、庐山锦绣谷、美庐别墅、含鄱口等地,感受“人文圣山”和“匡庐奇秀甲天下”背后的自然与人文双重之美。图为10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人走进庐山抗战博物馆参观。( 刘力鑫 摄)
搜罗网 -
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上,有一座十分著名的庐山恋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每天只放映《庐山恋》一部经典影片。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电影在庐山恋影院首映。这部影片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爱情电影,宛如一枝报春花,一时间让文艺作品不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相继涌现。2018年8月,该影片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庐山恋》电影是一部风景抒情故事片,开创了中国风景抒情故事片的先河。影片中选取了庐山所有的著名景点,以景衬情、以情动人,产生了景物描写为刻画人物服务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推动了庐山旅游的大发展。《庐山恋》电影催生了庐山恋影院,这家影院常年放映《庐山恋》,创造了同一影院放映同一部电影场次最多等多项世界纪录。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不看《庐山恋》,不算庐山游。如今,《庐山恋》电影已成为庐山的一个旅游打卡地,丰富了庐山文化内涵,擦亮了“庐山天下悠”品牌。
Remon -
【搜罗网10月16日江西庐山讯】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来到庐山,参访东林净土苑又称东林大佛,位于庐山山麓,是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后来到如琴湖采风,登上庐山。并走访了白鹿洞书院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坐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庐山市海会镇与白鹿镇交界处,东邻鄱阳湖。书院建筑群四面环山,山地面积2900亩;古建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7800余平方米。贯道溪(发源于五老峰的凌霄峰)自西向东从院前流过,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白鹿洞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历史上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南宋朱熹之手;元代尤盛;明代达到鼎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她肇基于唐、定名于北宋、盛于南宋、绍隆于明清,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东林净土苑又称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是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北依庐山主峰,群山环抱,山水相连,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
Remon -
【搜罗网10月16日江西庐山讯】东林净土苑又称东林大佛,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是中国及全球第一高阿弥陀佛像。北依庐山主峰,群山环抱,山水相连,以48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
Remon -
【搜罗网10月16日江西庐山讯】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省庐山市的白鹿洞书院,感受千年古书院的文化魅力。白鹿洞书院坐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庐山市海会镇与白鹿镇交界处,东邻鄱阳湖。书院建筑群四面环山,山地面积2900亩;古建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7800余平方米。贯道溪(发源于五老峰的凌霄峰)自西向东从院前流过,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白鹿洞书院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历史上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南宋朱熹之手;元代尤盛;明代达到鼎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她肇基于唐、定名于北宋、盛于南宋、绍隆于明清,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文字:刘占昆 摄影:陈林)
搜罗网 -
地处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易家河村,是个典型的山区农村。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集温泉养生度假、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柑橘之乡、明尚书魏源故里。全村以柑橘为主导产业,柑橘种植总面积4600余亩,总产量4200万斤,产值8000余万元。旅游为该村支柱产业,近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湖水、一桌饭、一棵树、一条溪、一口泉的产业发展态势。如今的易家河村已然成为了民风淳朴、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搜罗网 -
近年来,垂钓休闲游火热,庐山西海瑶池湾国际垂钓中心作为集“国际垂钓、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精品度假、运动拓展、水上娱乐”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垂钓中心,迎来了众多游客。在垂钓平台,许多游客分散到各个钓点,或挂饵抛竿或手握钓竿等鱼上钩,游客悠闲而放松,尽享垂钓魅力。据垂钓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国庆假期期间的垂钓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所有水上垂钓民宿在国庆节前就已全部预订一空。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垂钓中心在节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游客们有足够的垂钓资源,垂钓中心节前就增添了多个垂钓点,并提前投放了2万条鱼苗至水中,后续也会根据游客垂钓情况持续补充鱼苗。同时,垂钓中心还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力求为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务和体验。
搜罗网 -
刚刚过去的中国“十一”黄金周假期,活力四射的游客们正准备好在美好假期里尽情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来到金秋时节的庐山西海,白天赏绝美湖光山色,夜晚也可享受“科技+非遗”全新玩法。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夜经济”作为庐山西海文旅融合新“夜”态,绽放出庐山西海夜间的无限魅力。夜晚的柘林老镇非遗美食文创园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游人涌动、人气爆满。古街小巷辉映各式各样的灯光,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也随之升腾。这个“十一”假期,除了游园观赏精彩演艺活动与尽显赣北地域特色的古朴建筑,品味琳琅满目的各地特色美食小吃之外,还有更多“玩法”供游客选择。江西首家《唐朝诡事录·西行》VR国潮沉浸剧场入驻庐山西海柘林老镇,采用“实景互动+虚拟现实”的全新模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这场扑朔迷离、惊险刺激的奇幻探案之旅的同时,深刻感受盛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江西首家国漫文创展馆也在同时期开业,各式各样精美创新的文创产品新颖独特,让人爱不释手。夜色深沉时,非遗瑰宝火壶表演在此拉开帷幕。细碎闪耀的无数火花微粒倏地在匠人手中绽开,在深色的夜幕衬托下让人目眩神迷,游客朋友们围成一圈又一圈欣赏着这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还有竹竿舞、篝火晚会、畲族不倒翁等多种特色非遗表演精彩亮相,让游客体验到庐山西海独特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国潮沉浸剧场引人入胜,文创精品独具匠心,非遗演艺彰显传统文化韵味……“科技+非遗”新模式,让这个“十一”假期之夜精彩不停。近年来,庐山西海风景区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生态游览、非遗体验、美食品鉴、旅游互动,点亮“夜经济”,促进夜消费,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