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C
Toronto
星期三, 23 4 月, 2025

搜罗中国

“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西部网承办的“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在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启动。    活动吸引了28家海外华文媒体、1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30余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网络达人及留学生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    本次主题采访活动将重点围绕“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等话题,沿着“触摸历史、丈量文化、回望根脉”主线展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家媒体记者齐聚三秦大地,前往延安市黄陵县参加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多语种、全渠道报道典礼,讲好“黄帝故事”,传承弘扬黄帝文化。    媒体团还将深入西安、渭南、延安、商洛等地,聚焦各地区自然保护、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百姓致富成果,积极展现陕西新形象、新风貌。    此外,在产品制作方面,活动将积极借助AI、VR、无人机航拍、数字建模等技术推出系列融媒产品。在活动宣推方面,联动中省市三级主流媒体外宣平台、高校国际传播中心海外账号等开展多语种对外传播。(吴蓓蓓 李一璠)

产业协奏,奏响白水乡村振兴强音

【搜罗渭南4月2日讯】2025 年“同根祭初祖,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采访团奔赴白水县,探寻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与文明传承的创新范例。苹果产业:科技驱动,迈向国际舞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一排排规划有序的矮化密植果园里,新品种“瑞雪”“瑞阳”“瑞香红”生机勃勃,新芽正奋力生长。自2005 年试验站成立以来,站长高华带领团队持续进行栽培技术革新,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工作,成功打破国外苹果品种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赵政阳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怀揣着对苹果育种事业的执着,历经数十年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5 个省级审定、3 个国家级审定的“三瑞”系列新品种。如今,“瑞雪”凭借优良品质打入香港高端市场,“瑞香红”更是跨越重洋,远销美国,成为中国苹果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科技赋能农业,在白水县的田间地头结出累累硕果。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秋芳介绍,借助“肥水一体化”灌溉和“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合作社大力推广“三瑞”品种,种植面积达9000 余亩,周边4 万余亩果园也受其辐射带动。新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以“果子碎了”品牌为依托,搭建“线上 + 线下”全方位销售网络,让白水苹果迅速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杜康酒业:传承古法,融合现代科技在距离苹果试验站不远处,陕西白水杜康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散发着浓郁酒香,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作为杜康造酒术的发源地,这家现代化酒厂肩负着“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重大使命。酒厂负责人介绍,从粮食粉碎,到长达三年的窖藏,酒厂始终坚持纯粮固态发酵工艺。近年来,企业引入航天科技改良酒曲窖泥,不仅让优质酒率提升了8%,酒的口感也愈发醇厚。以“十三朝”系列为代表的文化酒品,巧妙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与酒文化深度融合,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市场新宠。在酒厂展厅,“太空酒”展品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批搭载航天器返回的酒曲与窖泥,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让古老的传统酿酒技艺重新焕发生机。目前,杜康酒已在陕西白酒市场占据15%的份额,年销售额突破5 亿元。如今的白水县,正凭借产业协同发展,描绘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从苹果产业的科技革新,到杜康酒业的历史传承与创新,白水县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踏上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同根同梦”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个白水县奋斗者的真实写照。当“三瑞”苹果在异国他乡的货架上绽放光芒,当“太空酒”的醇香飘向远方,白水县正用产业融合的独特模式,解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在科技与文化的有力支撑下,白水县打造的产业协同“白水样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一抹质朴而绚丽的色彩。正如当地民谣所唱:“杜康酿酒敬苍穹,瑞雪映枝照归鸿——古塬新生处,正是梦圆时。”白水县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视频】“树载千秋 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陆续报到

#树载千秋 同根同祖#4月2日,参加“树载千秋 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陆续报到。据悉,2025年4月3日-4月6日,采访团记者们将陆续走进仓颉庙、黄帝陵、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地,开展为期四天的采访活动

华文媒体聚焦澄城:非遗美食与乡村振兴的深度探寻

【搜罗渭南4月2日讯】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近日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以及陕西省祭陵办联合主办的 “同根祭初祖,同心筑梦圆” 境外媒体陕西行集中采访活动,在澄城县盛大开启。来自埃及、罗马尼亚、南非、韩国、加拿大、美国、阿根廷、德国、印尼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携手涉外中央媒体及陕西省内媒体同行,深入澄城,挖掘这里独特的美食文化、蓬勃发展的农业以及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澄城水盆羊肉:非遗美食的传承与蜕变活动伊始,记者们便被澄城最具标志性的美食 —— 澄城水盆羊肉所吸引。这道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吃,起源于商周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如今已然成为澄城响亮的 “美食名片”。其制作工艺繁杂,精选本地优质的 “同羊” 作为食材,烹饪出的水盆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汤汁鲜美,还具备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近年来,澄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水盆羊肉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行业规范引导以及品牌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使这一传统美食朝着规模化、标准化迈进。目前,澄城水盆羊肉在全省已开设 500 多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 4 亿元,带动 2000 户群众年均增收 3 万元以上。澄城县还制定了宏伟规划,计划到 2027 年,将该产业年销售额提升至 10 亿元,打造 1000 家以上的旗舰店、示范店和连锁店,助力升级版的澄城水盆羊肉走出陕西,迈向全国市场。明康汇果业: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在明康汇澄城海澄果业有限公司,记者们真切感受到了澄城农业现代化的蓬勃活力。作为海亮集团在西北的唯一基地,该公司主要从事苹果和樱桃种植,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成功实现了高效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公司积极引入免套袋苹果新品种,如红斯尼克等,引领果业发展新潮流。通过与周边农户紧密合作,每年带动就业 2 万人次,支付地租...

渭南大荔:农业与文化双轮驱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搜罗渭南4月1日讯】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陕西省祭陵办联合举办的 “同根祭初祖,同心筑梦圆”2025 境外媒体陕西行活动中,渭南大荔县成为焦点,其在农业现代化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样本。智慧农业引领新变革新颖现代农业园作为大荔县农业现代化的先锋,前身为羌白远信果业专业合作社。如今,这里已构建起全程设施机械化与智慧农业自动化体系,冬枣、温室大棚瓜果和蔬菜种植蓬勃发展。每年 15000 余人次在此就业,创造经济效益高达 5000 多万元。园区三期项目投资 1.2 亿元,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科技创新馆、万吨冷库和仓储物流中心,全力打造集生产、示范、育苗、培训、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与陕西省科学院合作建立的生物农业研发基地,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 “支部 + 企业 + 基地 + 农户 + 农超” 的 “5+” 经营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搭建 “新颖 4.0...

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

“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尼、法国、委内瑞拉、德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海外及港澳台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慕圣贤、品文化,览江湖、拥风月,觅古城、悦人生”,从3月26日至28日,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代表们,用三天的时间调研走访了岳阳,包括岳阳楼、君山岛、屈子文化园、张谷英村等地,向世界讲述湖南的故事。(视频由湖南日报社提供)

“非遗”搭台,岳阳文化“出海”——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聚焦张谷英古村

【搜罗3月28日岳阳讯】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的“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位于岳阳市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尼、法国、委内瑞拉、德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齐聚此地。这座位于湖南岳阳以东渭洞笔架山下的古村落,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 ,以其始迁祖张谷英命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村拥有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被称为“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张谷英古村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组成,总面积达51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2条。其布局依地形呈“干枝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由数个单位组成,各单元通过屏风檐廊和巷道相连,居民在此起居,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古村四面环山,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目前聚居着2600多位张谷英后裔。古村的魅力不仅在于宏大的建筑规模,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张谷英古建筑群的排水系统严谨神秘,历经数百年,天井排水口虽小,但从未发生堵塞、淤积现象,其排水管道的奥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古建筑专家前来研究。此外,古村清晰的家庭脉络、耕读继世与孝友传家的家风家训,都体现了明清古民居文化的深厚底蕴,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张谷英村在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方面成果丰硕。2024年建成开放的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场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有26个展厅,7大主题板块,展示了张谷英家规家训、岳阳花鼓戏、巴陵青陶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探秘古村落》剧本杀入选省文旅厅首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成为首批湖南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张谷英村还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此次“非遗”之行,不仅为海外及港澳台华文媒体提供了深入了解岳阳非遗与文旅资源的机会,也为岳阳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未来,岳阳将借助此次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续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图:湖南日报社 文:陈林)

屈子文化园:海外媒体见证汨罗江畔非遗传承新篇

【搜罗3月26日汨罗讯】“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一行来到屈子文化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行。屈子文化园总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涵盖屈子祠核心景区、端午文化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自2018年运营以来,屈子文化园致力于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和诗歌文化圣地,成功塑造端午、龙舟、屈原三个世界文化IP。在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方面,屈子文化园与中国屈原学会合作成立汨罗屈原文化研究院,并与中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楚辞研究中心。此外,屈子文化园还举办了36期屈子书院讲坛、3届屈原文化雅集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弘扬屈原文化、传承端午习俗搭建了广阔平台。媒体团重点参观了屈子祠和屈子书院这两大核心景点。屈子祠始建于汉代,总面积1651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庄重,是全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如今的屈子祠于乾隆1754年下敕重修,2001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 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屈子祠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屈子书院同样令人瞩目,它曾有汨罗书院、清烈书院等多个名称。新建的屈子书院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常青院士领衔设计,拥有求索堂、沅湘堂等19个单体建筑,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我国目前最大体量穿斗式偶数开间的全木结构建筑,兼具讲学、藏书、文史展示等多项功能。作为湖南省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文化工程,屈子文化园于2019年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由汨罗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电广传媒旗下子公司共同成立的汨罗芒果文旅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参与活动的媒体代表纷纷表示,屈子文化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震撼,他们将通过多样化的报道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岳阳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陈林、湖南日报社 文:陈林)

“非遗”之行邂逅国宝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的“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来到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尼、法国、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近距离领略国宝大熊猫的独特魅力。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坐落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湖新区),自2023年12月21日正式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岳阳文旅的新地标。该苑总占地面积约367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建筑技术上,全国首例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充分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目前,苑内共有9个大熊猫圈舍,10只国宝大熊猫在此悠然生活,它们分别是明明、喜悦、愿愿、深深、漫漫、向野、壮壮、皓月、朝阳、华龙。媒体代表们漫步苑内,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或悠然自得地啃食竹子,或慵懒惬意地酣睡,或跑来跑去摇头晃脑,萌态十足的模样引得大家纷纷驻足拍照。除了观赏大熊猫,苑内丰富的配套设施与文化科普项目也给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岳阳中华大熊猫苑集大熊猫主题展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结合圈养熊猫、生态熊猫、野外活力实训三种形式,打造独具东方胜境特色的大熊猫主题展示示范区。目前,该苑正致力于创建4A级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观赏和游憩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此次海外及港澳台媒体的到访,将进一步提升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助力岳阳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参考资料1.科普馆:展览有熊猫模型以及头骨、牙齿、粪便等标本模型让游客更深层次的了解大熊猫。并且馆内展示有小熊猫、浣熊、金猫、花豹、灵猫、棕熊等大熊猫伴生动物的标本模型。在这里可以学习到通俗易懂的大熊猫知识,还能认识到全球明星大熊猫,加强了对大熊猫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的了解。2.熊熊餐厅:熊熊餐厅坐落于竹影桥出口,拥有多款熊猫主题美食,游客可在全景玻璃窗口边品尝美食边近距离欣赏大熊猫向野和明明实力卖萌。3.熊心造:集创意、文化和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店铺,专门销售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创意商品。商店内产品种类繁多,设计新颖,涵盖了多种文创精品,包括精美的文具、独特的手工艺品、可爱的玩具、实用的居家用品和时尚的服饰等。4.大熊猫科普知识展示大屏:内容涵盖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食物来源、繁殖行为以及保护现状等多个方面。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游客展示大熊猫的一生,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5.足迹广场:大熊猫的历史源远流长。始熊大约诞生在800万年以前,后历经小种熊猫,巴氏熊猫,最后发展到现今的现代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在大熊猫足迹广场保留龙山原始的地形地貌及良好的生态资源,并以熊猫仿生化石进行点缀,在这里可以探秘熊猫遗迹。6.树德堂:该古建筑始建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一栋三进制榫卯结构的传统古建筑,珍藏着历史人文和风俗底蕴。7.竹影桥:竹影桥的建设融合大熊猫相关元素相结合设计而成,比如大熊猫主要色调、大熊猫足印等。为了守护这一方碧水,竹影桥悬空而立,整体造型如时空隧道。(图/文:陈林)

共赴岳阳非遗之约:解锁文旅融合新密码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来到岳阳最具代表性的岳阳楼景区和君山岛,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22家媒体代表参与此次行程。旨在推动岳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文旅资源迈向国际舞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交流互鉴 。当日上午,媒体团率先前往岳阳楼景区。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鲁肃的阅军楼,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独特的盔顶纯木结构,通高19.72米,飞檐灵动,气势恢宏,充分彰显了我国古建筑的高超技艺。景区内,承载“先忧后乐”精神的《岳阳楼记》雕屏,以及仙梅亭、三醉亭等附属建筑,都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推动下,岳阳楼景区投资3.2亿元打造新景区,总面积达670亩,实现核心收费保护区与免费休闲开放区的有机融合。春节期间,景区举办“岳明年巳巳如意”新春主题文化活动,巧妙融入岳州窑、岳州扇等非遗项目。活动期间,国家级非遗巴陵戏的巡游展演,为游客带来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来自海外的媒体代表对景区将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赞叹不已,纷纷拍照记录。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总面积0.96平方千米,与岳阳楼隔湖相望,交相辉映。作为2025年岳阳市蛇年非遗大集的举办地,君山岛积极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全力打造“江湖君山”文旅品牌。岛上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飞来钟、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等遗迹背后,都有着动人的传说。君山岛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植物种类丰富,斑竹、方竹独具特色,茶园盛产的君山银针茶更是黄茶中的极品,其制作技艺在2025年蛇年非遗大集中得到充分展示。作为东方爱情的发源地,君山岛依托二妃寻夫、柳毅传书等爱情故事,打造“君山爱情岛、东方伊甸园”品牌,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媒体团成员漫步君山岛,亲身感受到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对君山岛独特的文旅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不少媒体代表表示,将通过自身平台,向世界讲述岳阳非遗与文旅融合的精彩故事。本次“非遗”之行首日行程,让媒体团深入领略到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融合的新成果。未来两天,媒体团还将继续深入岳阳,挖掘更多非遗故事,助力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为即将到来的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营造浓厚氛围。(图/文:陈林)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