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C
Toronto
星期四, 24 4 月, 2025

搜罗中国

外媒代表广西凭祥感受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火热

12月11日,距离广西友谊关口岸不远的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交易大棚内,工人正将一箱箱火龙果装车转运。数据大屏上,各类水果交易实时动态更新,交易笔数、过货总量、总金额等统计数据清晰可见;菠萝蜜等东盟进口水果品类的拍卖价格则在拍卖大屏上不断跳动。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20多名境外主流媒体、华文媒体代表和网络达人当天走进广西崇左凭祥市,在“中国南大门”感受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火热。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的便捷国际贸易通道,也是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凭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从事跨境水果贸易。去年8月,围绕“买全国、卖东盟,买东盟、卖全国”的目标,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在凭祥启动。凭祥市国际贸易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琴介绍,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核心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8亩,总投资14.5亿元,多渠道多业态运营,打造专业化水果市场。目前,中心基本实现产品集散、线上线下交易、智慧物流、电商、展示推广等功能。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上线运营水果拍卖中心,每天进行两场拍卖活动。2024年6月起,该中心开展以水果为主营的电商业态,在天猫、拼多多等平台的生鲜企业店已正常经营。经营主要水果品种有榴莲、菠萝蜜、芒果、石榴、甘蔗、释迦、苹果等。截至11月30日,电商累计发货786788单,交易金额1110.88万元。目前,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已与越南电信邮政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相关业务。中心还积极推进落地加工产业发展,促推榴莲加工厂落地。今年以来,凭祥持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中越边境智慧口岸项目(友谊关—友谊通道)已进入冲刺阶段;友谊关口岸浦寨—新清、弄尧—谷楠通道已正式运行。(完)

穿越千年的中医智慧!外国青年在福建漳州邂逅片仔癀

“中医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意大利青年安德烈(Andrea)近日在参观片仔癀博物馆后如是说道,他对中医药方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深感震撼。近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巴西、意大利等五大洲十余个国家的30余名青年代表走进位于福建漳州的片仔癀博物馆,开启中医药探索之旅。片仔癀为中国著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安德烈(Andrea)是位来自意大利的网红博主,曾到中国广东、四川、浙江等地旅行,拥有8万国外粉丝,4万中国粉丝。首次来到福建的他,对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印象深刻,他表示,希望通过短视频分享,鼓励更多人来到福建,了解中国文化魅力。辛夷花、苍耳子、薄荷、白芷、细辛……世界各国的青年用中草药体验制作香囊。具备“醒神通窍”功效的香囊让意大利青年大卫(Davide)深受启发。作为运动员教练,他对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与病痛缓解方面颇感兴趣。“这种自然、温和的放松方式,非常契合运动员的需求。”他表示,准备将这一理念带回意大利,并在日常训练中尝试应用,期望能为运动员们带来新的身心调节方法。不仅如此,他还购买了富含片仔癀的化妆品带给女友,带走一张印着名贵中药的明信片留作纪念,以铭记此次中医药文化探索之旅。据考证,明朝末年,一宫廷御医携片仔癀秘方到漳州,隐居璞山岩寺为僧。他依宫廷秘方,用麝香、牛黄、三七、蛇胆等名贵中药材制成药锭,能治热毒肿痛,内服外敷皆可。当时当地百姓患病者多,寺僧用该药施治,宫廷秘方便在漳州落地生根。“片”是一片的意思,“仔”是闽南语的语气词,“癀”是代表“热、毒、肿、痛”。“片仔癀”三个字意为“一小片即可退癀”。袁嘉颖来自澳大利亚,是位华裔,在片仔癀博物馆参访,她方知少时妈妈和外婆吃的药正是讲解员口中所介绍的一味药剂,奇妙的巧合让她不禁感叹“神奇”。她介绍,以前仅听闻中药具有“去除湿气寒气、调节身体等功效”,此次沉浸式参访,刷新了对中药的认知。“我妈妈对中医药和中国茶非常感兴趣,这次我要把这些好东西都带回去。”来自巴西的大学生恩佐(Ennzo)表示,很期待同亲朋分享此行所见所闻,“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巴西人领略中医文化魅力,重新认识其价值。”据了解,早期闽粤地区的百姓从漳州月港出发下南洋谋生,漂洋过海中携带片仔癀保健康。当时由漳州月港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通商达到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东南亚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而片仔癀就沿着这条“海丝路”远销19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为止,片仔癀在海外华人圈中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片仔癀。美国青年穆罕默德·赫沙姆(Mohamed Hesham)在医疗技术公司工作。他认为,中西医既互补,又有相关性。他希望未来中外医疗领域加强合作,创造更好的配方和药物,推动全球人类健康事业发展。2011年,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片仔癀锭剂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连续多年居中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前列,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符号”。近年来,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他们积极开拓境外市场通过直运或转运等方式将公司产品出口到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并与柬埔寨、越南、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意向合作伙伴共同商讨合作模式。目前,公司在境外设立多个片仔癀专柜和片仔癀国药堂,更好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分享至世界各地。未来他们将扩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凭借品牌、市场优势与科技赋能,拓展中药海外市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广西凭祥以自驾出行助推中越跨境游升温

12月11日电 (俞靖)“凭祥逐梦 驾游东盟”2024年首届中国(凭祥)—东盟自驾旅游启动仪式11日在广西凭祥市友谊关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230余名自驾游爱好者乘车,从中国友谊关出境赴越南河内、宁平等地,开启中越跨境自驾之旅。凭祥市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  来自广东顺德的自驾车协会负责人何允忠介绍,他已多年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赴广西凭祥体验中越跨境游。由于凭祥与越南接壤,又是东盟果品重要集散地,轻松实现“水果自由”和体验中越边关风情成为游玩卖点。广西凭祥和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云燕表示,随着中越旅游热络,带动了边境城市旅游配套提升,使得出境游更为便捷,通过跨境自驾游等差异化的旅游体验项目,有助于中越两国民众加深了解。  “中越跨境旅游模式给泰中旅游合作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相信未来随着泰中铁路开通,泰中旅游合作将进一步走深。”泰国电视台第八频道主编万威利·亚潘在参与2024境外媒体凭祥行活动时说。此外,启动仪式现场还分别进行了凭祥边关精品线路和2024年首届中国—东盟自驾游活动线路推介、《送客入凭自驾游活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东盟自驾游始发地基地揭牌仪式等。凭祥以跨境自驾游为切口,培育中国凭祥至越南谅山2日游等多条跨国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中越跨境旅游持续升温。

外媒关注广西凭祥红木产业

12月11日,“开放共享 多彩凭祥”2024年境外媒体凭祥行采访团参访广西凭祥红木文博城景区,位于景区内的中国红木文化博物馆及相关红木产业受关注。凭祥市现有红木企业和经营户3100多家,年均交易额超百亿元人民币,被授予“中国红木之都”称号。

南宁“好戏连台” 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魅力

连日来,广西南宁市上演戏剧盛宴,各大演出剧场“好戏连台”,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40个艺术院团精彩演绎22场经典传统剧目,集中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魅力。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下称戏剧周)正在南宁市举行。其间,优秀剧目展演、“金色殿堂”中国—东盟优秀艺术家个人艺术专场、交流座谈会、“旅途有戏”之中国—东盟戏剧进景区展演等活动举办,让民众共享中国—东盟戏剧艺术发展成果。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融合了舞蹈、音乐、诗歌、武术等艺术形式。“我是第一次到南宁参加戏剧周活动,非常高兴能向中国民众展示泰国孔剧,并与不同国家的演员进行交流,收获满满。”泰国孔剧演员帕拉坤·达拉涵说。嘲剧是越南的传统戏剧形式,是越南节庆活动中主要表演形式之一。12月10日晚在广西儿童剧院上演的嘲剧《张袁》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嘲剧很有表现力,演员表演精湛,跌宕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南宁市民张琳在观看演出后说。戏曲之美,一招一式尽显匠心韵味。本届戏剧周名家荟萃,有中国的京剧、豫剧、晋剧、滇剧、婺剧、粤剧等剧种,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7个东盟国家的优秀传统艺术。“我在这里能深深感受到各国艺术家对艺术的关注与热爱。”越南军队话剧团经理黎氏梅芳说,她是第二次来南宁参加戏剧周活动,她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郝士超表示,通过戏剧周这个平台,他与东盟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了不少新灵感和新领悟。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近年来,南宁市持续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戏剧周、非遗周、《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文化走亲东盟行”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本届戏剧周期间,中外文化机构就中国—东盟戏剧数字化建设、戏剧人才培养、联合创排剧目、联合开展戏剧艺术研究等展开研讨,共话发展,共谋合作。近日,参加“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的20余家境外主流媒体、华文媒体的记者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观看了本届戏剧周相关演出。大家纷纷表示,将通过外媒视角,讲好开放南宁故事,深度挖掘南宁文化,让“南宁渠道”因文化力量愈发宽广。(完)

中越民间男子足球交流友谊赛在广西凭祥开赛

12月10日晚,中越民间男子足球交流友谊赛在广西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中越双方参赛运动员在绿茵场上切磋球技,增进友谊。当晚,开场歌舞《一起向未来》拉开赛事序幕。比赛现场,汇森中越(凭祥)联队对阵大新足协队,双方球员全力奔跑、拼抢,在一次次进攻与防守中相互较量。最终,经过90分钟的激烈角逐,汇森中越(凭祥)联队以3:2的比分战胜大新足协队。本次足球赛作为2024年凭祥文化旅游宣传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以球为媒,促进中越互动交流,巩固传统友谊,推进双方贸易、文化体育、旅游业等领域全面发展。2024年凭祥文化旅游宣传周还举办文旅推介、2024年首届中国—东盟自驾游、2024年东盟果品消费季暨东盟美食大赛、文艺演出、民俗体验等活动。凭祥市地处中国南疆,与越南接壤,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近年来,凭祥市与越南多次成功开展足球赛、象棋赛、跨境自行车赛等文体交流活动,持续深化合作交流,促进中越民心相通。(完)

广西南宁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升级 持续扩大“朋友圈”

初冬的“中国绿城”南宁,繁花似锦,生机盎然。“这里满眼翠绿、鸟语花香,很惬意。”泰国《曼谷邮报》高级记者孟孔·邦巴拉帕近日在广西南宁市参访后表示,南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好,他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南宁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近日,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的20余名境外主流媒体、华文媒体代表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参加“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广西民族博物馆、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体验丰富多彩的文旅、非遗项目,了解南宁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有关情况。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以南亚热带植物景观为特色,群峰起伏、林木青翠,被誉为南宁的“城市绿肺”。近年来,该景区积极打造“季季花节、月月赏花”品牌,以“赏花经济”赋能生态旅游发展。第九届青秀山菊花展正在该景区东盟友谊园举行,10万余盆鲜花美丽绽放,吸引采访团成员驻足欣赏和拍照留念。邕州古城位于南宁市朝阳商圈,是南宁市历史遗存最多、商文旅融合程度较高的保护更新项目。岭南民居老宅、骑楼、牌坊……华灯初上,古香古色的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别有韵味。采访团成员穿梭其中,或驻足欣赏工艺品,或品尝特色小吃,领略南宁传统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邕江之畔,是一座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馆内藏品5万余件(套),包含铜鼓、纺织品、金银器、石器、竹木器、陶瓷器、化石标本、纸质文物等八大类别,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的民族文物藏品体系。在这里,采访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感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近年来,南宁市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加快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持续扩大文化旅游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文化旅游创新开放和多元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南宁市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围绕“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浪漫夜南宁”、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城市品牌,挖掘全市文旅资源。目前,南宁市拥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2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5个,一批网红景点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南宁市深化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推出系列文旅体商融合主题活动、旅游演艺活动,同时策划包装一批大健康和文旅体优质招商项目,通过植入非遗元素、体育运动、美食购物等业态,推动旅游演艺、会展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数字文旅、低空旅游等多元融合业态发展壮大。南宁市持续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戏剧周、非遗周、《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文化走亲东盟行”等文化品牌活动,与东盟国家10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南宁的东盟“朋友圈”持续扩大。南宁市官方称,该市将持续打造“国内游客游东盟、东盟游客游中国”的重要集散地,将密切跨境旅游合作,丰富入境游产品供给,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目前,南宁已正式启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打造邕州古城·三街两巷支付便利性先行区,有效提升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水平。(完)

广西凭祥举办东盟美食大赛 多款特色水果菜肴亮相

12月10日,2024年凭祥市东盟果品消费季暨东盟美食大赛在广西崇左凭祥市启动,十余支参赛队伍纷纷推出特色水果菜肴参赛,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口福。崇左凭祥市是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也是中国和东盟水果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口岸。

广西南宁低空经济产业发力“腾飞”东南亚

“随着中国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以及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发展,低空经济效益正逐步体现,相信随着东南亚无人机应用市场的需求显现,将会有更多产自中国的无人机设备以及零部件走向海外。”马来西亚《亚洲时报》主任编辑江雪鸿12月9日晚在广西南宁表示。目前正在广西采访的“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采访团一行,当天走进位于南宁市的青秀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科创核心区,体验无人机操作等,感受广西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正依托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南宁渠道”,开拓无人机应用市场。据南宁官方介绍,目前,青秀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科创核心区已聚集优势企业26家,涉及通用航空、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等领域。科创核心区企业已搭建4个科研合作平台,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75项,具备一定场景应用的核心技术。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链研发型企业,实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输出至东盟国家。广西优可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旭华介绍,该公司曾在马来西亚开展过无人机教育培训项目,已先后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相关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他认为,依托中国先进的低空飞行器制造技术,将带动相关配套的技术以及服务落地海外。广西智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陈雯婕表示,中国的无人机物流系统、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农业植保服务等低空经济产品在东南亚有较好市场。该公司通过建立中国—东盟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东盟市场开展无人机相关技能培训,同时利用广西跨境电商产业优势,销售低空经济相关的零配件产品至越南和泰国。(完)

广西南宁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 “向海图强”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采访团一行20余人,9日走进平陆运河展厅,了解这一世纪工程的战略意义、建设进展及南宁市如何依托运河建设“向海图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始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4.2公里,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计划2026年底主体建成。预计建成通航后,平陆运河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南宁市官方介绍,平陆运河的建设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推动南宁通江达海、向海图强具有重要意义。平陆运河(南宁段)全长19.723公里,建设内容为航道开挖疏浚及护岸、水上综合服务区1个、锚地1个、恢复性重建道路7条、新建改路桥2座以及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等,总投资约38.39亿元。项目南宁段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1月底,已建设完成临时码头8个、临时道路11条、钢栈桥3座并投入使用;南宁段在建桥梁为三阳桥、新福镇过江通道桥及保通桥,保通桥已完成施工建设并投入使用;新福水上服务区实现通水;锚地正进行靠船墩结构施工。官方表示,南宁市紧抓平陆运河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和“向海图强”双向发力,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完)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