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C
Toronto
星期日, 28 9 月, 2025

浙江

28 家海外华文媒体齐聚宁波象山亚帆中心,共话体育与世界的交融

4 月 25 日,一场文化与体育的交流盛会在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火热上演。由浙江省侨联、宁波市侨联和舟山市侨联联合发起的 “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当天上午,来自 18 个国家的 28 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满怀期待地踏入了这座意义非凡的体育场馆。宁波象山亚帆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象山县松兰山景区内,宛如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它规划用地 237 亩,用海面积达 700 亩,16403 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彰显着宏大与壮观。2021 年 3 月,这座精心打造的亚帆中心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此开启了它在体育赛事舞台上的辉煌篇章。作为 2022 年杭州亚运会帆船(板)竞赛场地,象山亚帆中心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在这里,体育健儿们挥洒汗水、奋勇拼搏,为荣誉而战。它不仅是浙江首个拥有承办水上项目国际 A 级比赛资质的场地,更是我国体育赛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在水上项目领域的蓬勃发展。亚帆中心的魅力,不止于辉煌的赛事历史,更在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海域广阔无垠,风向风力恰到好处,洋流浪向稳定,气候水温温和宜人,简直是大自然赐予帆船运动的绝佳舞台。陆域的竞赛培训中心,由...

“in浙江 连世界”—2025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活动在宁波启动

4月24日下午,由浙江省侨联、宁波市侨联和舟山市侨联联合举办的“in浙江 连世界”—2025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活动在宁波启动,浙江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慧雷出席活动并致辞,宁波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任建成主持启动仪式,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鲁爱丽,鄞州区政协副主席叶天奔,省侨联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部部长邹玲玲,以及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的28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胡慧雷对参加本次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用“澎湃向前的经济浪潮”“绵延千年的文明脉动”“映照日月的赤子情怀”三幅壮美画卷展现了浙江的特色风貌和气韵神华。他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分享了三个未来愿景:一是共绘开放强省的新图景。希望华媒工作者发挥独特优势,引荐更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走进浙江,架起“创新丝路”,连接全球创新力量共育新质生产力。二是共谱文明互鉴的新乐章。希望华媒工作者能够共建共享传播资源库,用平行叙事打破认知壁垒,让世界感受浙江之美、感知东方之韵,让不同文化交融出激荡时代的和声、交织出美美与共的时代画卷。三是共织侨连五洲的新纽带。希望更多海外侨领侨商不仅在五洲四海传递浙江制造的创新成果,也在全球舞台诠释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情牵桑梓反哺家乡建设,更用实践智慧助力“一带一路”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侨界力量。启动仪式上,邹玲玲向华文媒体代表授旗。浙江省侨界文协海外文化传播专委会主任、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世界侨报社总编辑张益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商》杂志社侨音融媒体中心主任谢颖等3家媒体代表,围绕“海外华文媒体的现状与使命”“深耕内容创新与多元传播”“海外华文媒体运营宣传的实践与突破”等主题作了发言分享。接下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将以参观考察、实地访谈等形式,开展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近距离了解宁波、舟山两座极具代表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深入观察感知一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并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书写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故事,向世界展示正在奋力谱写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启动仪式前,海外华媒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中国插花艺术馆、宁波浙江大学校友科创园。在甬期间,代表团还将先后赴宁波老外滩、亚帆中心、宁波海洋青创交流中心、弥勒圣坛、弥勒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并现场采访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侨企。  

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宁波)活动走进北仑

3月20日上午,主题为“以媒为桥逐梦浙江 融通中外共赢未来”的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宁波)活动走进北仑。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先后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领略世界第一大港魅力,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用镜头和文字向世界展示高质量发展的北仑风采。“牢记‘硬核’嘱托,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媒体参访团一行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全面了解宁波舟山港从“内河小港”到“世界第一大港”的辉煌发展历程。媒体记者们兴致勃勃地登上观景平台极目远眺,从高空俯瞰穿山港区全貌,还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记录下这座现代化港口的繁忙景象。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区域,北仑区内岸线总长173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20多公里,设有北仑、大榭、穿山、梅山四大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约占宁波舟山港总量90%和42%。依托港口、码头、仓储等优势,北仑已成为华东地区主要原油和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地,原油吞吐量占全国9%、LNG进口量占全国8%、LPG进口量占全国18%。“宁波舟山港不仅是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兼亮点国际总编张萍说,参加此次活动,她最关注的地方就是宁波,因为这里有“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我从来不用极词,今天要用一下‘震撼’。因为我们在宁波北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更加看到了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甚至是强劲复苏的信心和希望。”张萍表示。媒体参访团一行还来到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了解工业社区发展成就和民营经济发展蓬勃活力。据介绍,灵峰工业社区现有企业8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上市公司6家,员工2万余人,去年实现产值300多亿元。先后获得“全国压铸模具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浙江省小微园区”“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称号。“我们会通过媒体宣传渠道,向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浙江、宁波和北仑的发展情况。因为我们媒体平台覆盖全球,重点区域是葡语国家地区。”葡萄牙葡新国际文化传媒(葡新报)副总编尹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他们多回国内看看,多了解我们国家最新发展状况。“四十不惑,‘侨’见未来。”参访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访考察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北仑开发建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他们将真实地向世界讲述北仑故事、传播北仑声音、展现北仑风采,让更多海外朋友了解北仑、走进北仑,进一步提升北仑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悉,此次活动由省侨办、省政府新闻办、省侨联和中新社浙江分社共同主办,参加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主要由采访全国两会的海外华文媒体组成。在为期一周的参访期间,他们分别前往杭州、宁波、嘉兴等地,为高质量发展的浙江融通世界搭建桥梁,让世界看见精彩中国、感受美丽浙江。

走进宁波奉化

3月20日,海外华文媒体一行35家媒体主要负责人,来到了宁波市奉化区,先后参观了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北仑、弥勒圣坛、雪窦寺、溪口镇等地,收获良多,感叹不已。奉化地处东海之滨、象山港畔,陆域面积127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8.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7公里,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现辖4镇8街道,有行政村283个、社区(居委会)49个。户籍人口47.7万,常住人口58.6万。奉化历史悠久。发轫于五六千年前的茗山后文化,4200年前建立名震中原的堇子国,成为当时宁波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属越国,秦时属会稽郡鄞县,隋时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奉化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县。1988年撤县设市。2016年11月撤市设区,正式纳入宁波中心城区。奉化人杰地灵。系五代后梁布袋和尚(弥勒佛)出生出家、得道、圆寂、归葬之地,被誉为“弥勒圣地”。宋代有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和靖,元代有“江南夫子”、诗坛名家戴表元,近现代有历史名人蒋介石、蒋经国,外交暨体育名人王正廷、文人大使王任叔(巴人)、红帮裁缝鼻祖王才运等,涌现出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及卓恺泽、王鲲等一批杰出革命人物。奉化山海秀丽。有山有江有海、有人有景有佛,融山水风光、人文景观、海港胜景、佛教文化于一体,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是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省生态文明示范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5A级景区城。象山港奉化区域港湾幽静、碧海蓝天,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蒋氏故里溪口是全国对台工作重要窗口,兼有湖、溪、泉、瀑、山特色,汉代誉为“海上蓬莱”。雪窦山风景瑰丽,宋仁宗封为“应梦名山”,被央媒认可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古刹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露天弥勒大佛高56.7米,是全国最高的铜制坐姿弥勒大佛。中国美丽休闲小城溪口镇和“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是国家AAAAA风景名胜区,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亚洲唯一代表案例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乡村案例。奉化产业鲜明。有“琼浆玉露”水蜜桃、“罗汉圣果”芋艿头等十大主导农产品,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工业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关键基础件、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家电、时尚服装等八大产业集群,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国服装之乡。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6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9.9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2位。

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宁波奉化雪窦山

一座山,因一座千年古刹而名震千古;一座山,因高僧辈出而千古流传;一座山,因一尊大佛而道场重兴。这座山就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的浙江宁波奉化雪窦山。雪窦山既是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山,又有名僧辈出的禅宗名刹。为了扩大雪窦山五大名山影响力,奉化从2013年起全新开启佛教名山建设,77个硬软件项目正有序推进。列入五大名山的历史渊源明清时期,中国民间逐渐达成佛教“四大名山”的共识。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担任雪窦寺方丈,于1933年在雪窦山开讲时,首次倡议增加奉化雪窦山为五大名山、弥勒道场。1934年版的《佛学大辞典》,在四大名山条目下加注:“近有主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太虚大师之说,首次得到确认,从此,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说开始流传。1987年10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莅临尚在重修中的雪窦寺视察。他十分赞同太虚大师的倡议,表示“雪窦山可以称为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同时建议“雪窦寺乃弥勒应化之地,佛殿建筑应有别于其他寺院,可独建弥勒殿,以彰显弥勒道场和雪窦名山”。太虚大师和前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都认定,奉化雪窦山作为弥勒圣地,与普陀、五台、九华、峨眉合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慈”、观音“悲”、文殊“智”、地藏“愿”、普贤“行”是中国老百姓所信奉的五大菩萨法门。列入五大名山的文化溯源雪窦山与弥勒是怎样结缘的呢?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这和尚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到人便向人乞讨,得来的东西全藏于布袋之内,因此,人们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这个法名契此的和尚,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最爱游化雪窦,雪窦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地。据宋代禅宗灯录《五灯会元》记载,布袋和尚圆寂前,端坐在一块磐石上,说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偈语暗示世人,其实,弥勒就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偈语一传开,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便是弥勒佛的化身。当时,有位杰出的石匠把布袋和尚的形象刻在石头上,那放浪的形骸,灿烂的笑容,实在太生动了。大肚弥勒的笑容和随意,展示出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渐渐地,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形象。因此,有人说,如果不是大肚弥勒的独特形象,那么,弥勒信仰也许不会如此深入人心。布袋和尚为何总选择游化雪窦山上的千年古刹雪窦寺弘法呢?据史料记载,雪窦山除了风景秀丽之外,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杜牧、孟郊、梅尧臣、王安石、曾巩、郭沫若等历代文化名人慕名而来,题诗咏吟。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曾梦游“八极之表”,醒后派人画天下名山进呈对照,见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挺秀”景观,认定就是他梦见的“八极之表”。淳祐五年(1245),南宋理宗赵昀追书“应梦名山”,在雪窦山勒碑建亭记之,目前遗迹犹在。当年苏东坡在读了《雪窦颂古集》之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直到晚年,他还喟叹:“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中国当代大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宋代有两部名著对中国文化具有卓越贡献,一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便是当过雪窦寺主持智觉延寿的《宗镜录》。《雪窦寺志》中记载延寿在雪窦寺完成《宗镜录》的初稿。从唐朝懿宗皇帝到清代光绪皇帝,千年以降,共有12位皇帝或敕谕或赠经或赐物,以不同方式垂青着这座禅宗名刹。列入五大名山的当代姻缘雪窦寺五毁五建,几经变迁,历经沧桑。1985年重建的雪窦寺迎来新时代的曙光。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建造露天弥勒大佛,举世瞩目。2008年11月,大佛落成开光,道场更加壮观,这尊全球最大的露天坐姿弥勒铜佛像高56.74米。雪窦寺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大肚弥勒,我们随处可见弥勒慈祥可爱的笑脸。在普通人心里,大肚弥勒早已超越了佛教的范畴,人们把他视为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象征。民间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这个佛就是大肚弥勒。正如星云大师为雪窦山大佛题字:“人间弥勒”,表示:人人皆可成佛,成佛必在人间。随着弥勒文化的兴起和传播,布袋和尚传说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雪窦山作为中国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影响日见扩大,去年,奉化被命名为“中华弥勒文化之乡”。弥勒的本义就是“慈氏”,意思是对众生怀有慈悲仁爱之心。对弥勒的信仰,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近年来,雪窦山与其他四大名山之间的互动也十分频繁。2008年11月,普陀山、雪窦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风景区管委会签订旅游合作协议。2012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策划“迎请慧灯·点亮心灯”五大名山祈福心灵之旅———“五灯会元”主题活动,得到了各大名山的热烈响应,活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五大名山系列丛书雪窦卷《世界因你而欢喜》也公开发行。自2008年起,一年一度的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以五大名山为主体,五大法门为内容,五盏慧灯为形式,因缘殊胜,五灯会元,高僧主礼,盛世呈现。内外兼修,方得重心。目前,奉化正积极塑造弥勒信仰朝拜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弥勒文化观光旅游中心,开发心灵之旅。文化学者叶小文在《路遇“弥勒文化”》中写道:一个弥勒信仰,却原来其中确有文化。这文化,其实不是“神”的文化,而是“人”的文化,是要借神来想人之所想,言人之所言。改革开放以来,奉化、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人民奋发努力、安居乐业,大家喜从中来。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阳明故里” 触摸“年轻态”阳明文化

宁波3月20日电(林波)“瑞云楼的风雨,难掩岁月的流逝,经略四方的志向,催促着探索真理的脚步,成就‘阳明心学’,这是王守仁的故乡宁波……”这是加拿大红枫林传媒集团总编辑姚风明写的《印象宁波》中的段落。  在他眼中,阳明文化具有独特的海外传播魅力,海外很多华侨华人以及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对阳明文化非常热衷,觉得可以从中国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  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余姚是阳明故里,550多年前,王阳明诞生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阳明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近日,以“以媒为桥逐梦浙江融通中外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活动走进宁波余姚,触摸“年轻态”阳明文化,向海内外讲述文化有机更新的故事。  走进王阳明故居,处处留着历史的痕迹。在这里,王阳明家谱世系、生平、足迹、战功、书法、学说、学术传承等内容向游客详细展示。  “这里增添了一件石雕作品。”姚风明非常喜欢阳明文化,购置了诸多王阳明的相关书籍,也曾到访过余姚。他发现,时隔五年,王阳明故居“更新”了,例如新添置的石雕作品,描绘了王阳明游历四明山赏月,寄情山水间的场景,让人可以更直观地触摸阳明文化。  “这也是海外受众喜欢的内容。”姚风明表示,王阳明的经历对于年轻人而言,非常励志,特别是其“知行合一”的理论,不仅在过去具有价值,现在及未来依旧具有价值。  以往各地对阳明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学界专业语境,余姚在系统梳理和解码阳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阳明文化“年轻态”活化工程,搭建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载体、大平台,推动阳明文化基因转化为现代审美、现代商业和现代生活方式。  在宁波市阳明文化海外传习基地,一组结合阳明文化的舞蹈正在彩排,柔美的动作与中国团扇、传统服饰相结合,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眼前一亮。  “外国人对中国服饰文化非常喜欢,从视觉上而言,能让外国人直观感受到中国文化,我觉得这个形式是能产生传播‘爆点’的。”加拿大搜罗传媒社长陈林点赞这种年轻人喜欢的阳明文化传播形式。  如今,在余姚,明信片、文化衫、扇子、雨伞等“阳明元素”文创产品也已亮相,阳明书坊已经注册了“良知创物”商标,并在线上开设了微店。  “在掌握年轻人心理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古老的文化融入了新的内涵,让大家有了兴趣去了解、去传播。”罗马尼亚《欧洲侨报》记者孙雨梅受访时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她注意到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不断与时俱进,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王阳明的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都十分推崇‘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念,这是海内外的文化认同。”国际日报集团执行社长兼亮点国际总编辑张萍表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要扮演好传播的角色,更多地向海外读者宣传弘扬阳明文化,推动阳明文化的挖掘传承。

海外华文媒体在浙江嘉兴“侨”见未来

3月17日至18日,参加“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活动的36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浙江嘉兴,参访嘉兴南湖、嘉兴科技城“侨立方”、海宁金庸故居、乌镇院士之家等,在行进中感受嘉兴之美。  “华侨华人在海外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与红船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何儒回忆起了他在瑞典创刊时的情景,“我们华侨华人出国奋斗,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过程。”  嘉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接上海,西连杭州,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茅盾、王国维、徐志摩、金庸等名家。  适逢金庸先生100周年诞辰,海外华文媒体实地探访了位于嘉兴海宁的金庸故居,走进这位武侠小说大师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感悟传奇武侠精神。  “2005年,金庸先生走访法国时,我有幸与他有过一次深入交谈。在我眼中,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位小说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法国《欧洲时报》采访部主任黄冠杰回忆道。作为“金庸迷”,他决定将一本《书剑恩仇录》故乡版带回法国。  文学人才是助推当地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科技人才则是抢占“智”高地的关键。  近年来,嘉兴不断厚植人才沃土,出实招、做实事,为华侨华人回“嘉”创业提供平台:一方面为人才打造“侨立方”“海燕创新创业学院”等,提供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配套资源。另一方面,为科创企业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在乌镇设立“院士之家”“超算中心”等,以“最强智库”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嘉兴侨创企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升级,得益于‘侨立方’的支撑。”澳大利亚《塔州华人报》社长蔡文琦认为,“嘉兴这片土地上的侨界人士创业经历已是‘硕果累累’,欢迎更多人来这里实地参访,扩大人才‘朋友圈’。”  嘉兴桐乡的乌镇院士之家,已吸引55位海内外院士入驻。海外华文媒体在照片墙前认真聆听“引来一位院士,撑起一片产业”的院士故事。  “乌镇是一座水乡古城,桥是见证古城经济发展的亲历者。院士之家是一座新‘桥’,一头连着人才,一头连着企业,让乌镇这座古城焕发出人才新活力。希望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可以来到浙江,把创新创业的目光投向嘉兴,在这片热土上结出‘事业之果’。”瑞典《北欧华人报》副总编辑谢志杰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侨办、浙江省政府新闻办、浙江省侨联、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金庸故居 共话东西方侠义道

嘉兴3月18日电 (曹丹)“2005年,金庸先生走访法国时,我有幸与他有过一次深入交谈。在我眼中,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位小说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法国《欧洲时报》采访部主任黄冠杰回忆道。  时值金庸先生100周年诞辰,18日,参加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活动的3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位于浙江嘉兴海宁的金庸故居,探访这位武侠小说大师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感悟传奇武侠精神。  作为“金庸迷”,黄冠杰看到珍贵手稿时,仔细辨认其中内容。在深入了解金庸生平故事后,他决定将一本《书剑恩仇录》故乡版带回法国。  金庸的武侠小说曾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日语、葡萄牙语等,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漫画也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  “2018年,葡萄牙语的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开始发行,我立刻去书店买了几本送给朋友,和他们分享我心中的侠义江湖。”葡萄牙《葡华报》记者于雪纯说,“文学作品的多语种化、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将有利于扩大其在海外的传播范围,帮助中外文化在交流交往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对很多华侨华人而言,金庸的武侠小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是他们儿时的“童话书”。如何帮助中国文学“破圈”也成为现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讨的话题。  “中华美食享誉全球,可以从‘还原’书中的菜肴入手,开设红楼梦的‘红楼宴’,金庸的‘武侠宴’,利用视觉、嗅觉、味觉,激发海内外宾客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扩大中国文学‘朋友圈’。”华人头条记者李毓灵说。  在迪拜中阿卫视台长杨威看来,可以以金庸百年诞辰为契机,推动中外文学共话世界“江湖”侠义道。“公平正义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呈现在文学影视作品里,就‘化身’成了《星球大战》《哈姆雷特》《射雕英雄传》。”杨威建议,通过跨时空、跨国界的交流讨论,了解各国文学影视作品背后的历史与价值,在文化差异中探寻开放包容之道。

海外华媒浙江行之走进嘉兴

【搜罗嘉兴报道】3月17日,来自海外的36家华文媒体,来到浙江嘉兴,走访了南湖、侨立方、当地企业等,对嘉兴的发展赞不绝口,纷纷举起相机拍摄记录。嘉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 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全市陆域面积 4237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523 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 口 555 万,下辖南湖、秀洲 2 个区,平湖、海宁、 桐乡 3 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 2 个县。2023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3%,首次突破 7000 亿 元关口,达到 7062.5 亿元;财政总收入...

嘉兴科技城 为侨“侨立方”

【搜罗嘉兴报道】3月17日,来自海外的36家华文媒体,走进了嘉兴科技城“侨立方”,工作人员向海外华文媒体详细介绍了“侨立方”的各项功能和设置,以及华侨华人的服务政策法规等。嘉兴科技城“侨立方”启用于 2021 年 10 月, 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作为嘉兴市上下联动、市 域共建的为侨服务多维阵地,侨立方致力于打造 集服务提升、侨益维护、联络联谊、交流展示、 数据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智服务平台。平台内 以侨立方为聚侨中心圆、亚太路为科创主轴线, 聚集了斯达半导、博创科技、昱能科技等新侨人 才高新企业 175 家,其中上市侨企 5 家,2022 年 侨企营业收入近 160 亿元,税收近 4 亿元。近年...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