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华风®️
搜罗网 -
【搜罗3月26日汨罗讯】“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一行来到屈子文化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行。屈子文化园总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涵盖屈子祠核心景区、端午文化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自2018年运营以来,屈子文化园致力于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和诗歌文化圣地,成功塑造端午、龙舟、屈原三个世界文化IP。在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方面,屈子文化园与中国屈原学会合作成立汨罗屈原文化研究院,并与中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楚辞研究中心。此外,屈子文化园还举办了36期屈子书院讲坛、3届屈原文化雅集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弘扬屈原文化、传承端午习俗搭建了广阔平台。媒体团重点参观了屈子祠和屈子书院这两大核心景点。屈子祠始建于汉代,总面积1651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庄重,是全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如今的屈子祠于乾隆1754年下敕重修,2001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 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屈子祠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屈子书院同样令人瞩目,它曾有汨罗书院、清烈书院等多个名称。新建的屈子书院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常青院士领衔设计,拥有求索堂、沅湘堂等19个单体建筑,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我国目前最大体量穿斗式偶数开间的全木结构建筑,兼具讲学、藏书、文史展示等多项功能。作为湖南省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文化工程,屈子文化园于2019年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由汨罗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电广传媒旗下子公司共同成立的汨罗芒果文旅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参与活动的媒体代表纷纷表示,屈子文化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震撼,他们将通过多样化的报道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岳阳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陈林、湖南日报社 文:陈林)
搜罗网 -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的“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活动来到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尼、法国、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余家媒体代表近距离领略国宝大熊猫的独特魅力。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坐落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湖新区),自2023年12月21日正式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岳阳文旅的新地标。该苑总占地面积约367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建筑技术上,全国首例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充分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目前,苑内共有9个大熊猫圈舍,10只国宝大熊猫在此悠然生活,它们分别是明明、喜悦、愿愿、深深、漫漫、向野、壮壮、皓月、朝阳、华龙。媒体代表们漫步苑内,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或悠然自得地啃食竹子,或慵懒惬意地酣睡,或跑来跑去摇头晃脑,萌态十足的模样引得大家纷纷驻足拍照。除了观赏大熊猫,苑内丰富的配套设施与文化科普项目也给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岳阳中华大熊猫苑集大熊猫主题展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结合圈养熊猫、生态熊猫、野外活力实训三种形式,打造独具东方胜境特色的大熊猫主题展示示范区。目前,该苑正致力于创建4A级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观赏和游憩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此次海外及港澳台媒体的到访,将进一步提升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助力岳阳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参考资料1.科普馆:展览有熊猫模型以及头骨、牙齿、粪便等标本模型让游客更深层次的了解大熊猫。并且馆内展示有小熊猫、浣熊、金猫、花豹、灵猫、棕熊等大熊猫伴生动物的标本模型。在这里可以学习到通俗易懂的大熊猫知识,还能认识到全球明星大熊猫,加强了对大熊猫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的了解。2.熊熊餐厅:熊熊餐厅坐落于竹影桥出口,拥有多款熊猫主题美食,游客可在全景玻璃窗口边品尝美食边近距离欣赏大熊猫向野和明明实力卖萌。3.熊心造:集创意、文化和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店铺,专门销售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创意商品。商店内产品种类繁多,设计新颖,涵盖了多种文创精品,包括精美的文具、独特的手工艺品、可爱的玩具、实用的居家用品和时尚的服饰等。4.大熊猫科普知识展示大屏:内容涵盖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食物来源、繁殖行为以及保护现状等多个方面。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游客展示大熊猫的一生,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5.足迹广场:大熊猫的历史源远流长。始熊大约诞生在800万年以前,后历经小种熊猫,巴氏熊猫,最后发展到现今的现代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在大熊猫足迹广场保留龙山原始的地形地貌及良好的生态资源,并以熊猫仿生化石进行点缀,在这里可以探秘熊猫遗迹。6.树德堂:该古建筑始建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一栋三进制榫卯结构的传统古建筑,珍藏着历史人文和风俗底蕴。7.竹影桥:竹影桥的建设融合大熊猫相关元素相结合设计而成,比如大熊猫主要色调、大熊猫足印等。为了守护这一方碧水,竹影桥悬空而立,整体造型如时空隧道。(图/文:陈林)
搜罗网 -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来到岳阳最具代表性的岳阳楼景区和君山岛,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22家媒体代表参与此次行程。旨在推动岳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文旅资源迈向国际舞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交流互鉴 。当日上午,媒体团率先前往岳阳楼景区。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鲁肃的阅军楼,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独特的盔顶纯木结构,通高19.72米,飞檐灵动,气势恢宏,充分彰显了我国古建筑的高超技艺。景区内,承载“先忧后乐”精神的《岳阳楼记》雕屏,以及仙梅亭、三醉亭等附属建筑,都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推动下,岳阳楼景区投资3.2亿元打造新景区,总面积达670亩,实现核心收费保护区与免费休闲开放区的有机融合。春节期间,景区举办“岳明年巳巳如意”新春主题文化活动,巧妙融入岳州窑、岳州扇等非遗项目。活动期间,国家级非遗巴陵戏的巡游展演,为游客带来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来自海外的媒体代表对景区将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赞叹不已,纷纷拍照记录。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总面积0.96平方千米,与岳阳楼隔湖相望,交相辉映。作为2025年岳阳市蛇年非遗大集的举办地,君山岛积极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全力打造“江湖君山”文旅品牌。岛上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飞来钟、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等遗迹背后,都有着动人的传说。君山岛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植物种类丰富,斑竹、方竹独具特色,茶园盛产的君山银针茶更是黄茶中的极品,其制作技艺在2025年蛇年非遗大集中得到充分展示。作为东方爱情的发源地,君山岛依托二妃寻夫、柳毅传书等爱情故事,打造“君山爱情岛、东方伊甸园”品牌,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媒体团成员漫步君山岛,亲身感受到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对君山岛独特的文旅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不少媒体代表表示,将通过自身平台,向世界讲述岳阳非遗与文旅融合的精彩故事。本次“非遗”之行首日行程,让媒体团深入领略到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融合的新成果。未来两天,媒体团还将继续深入岳阳,挖掘更多非遗故事,助力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为即将到来的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营造浓厚氛围。(图/文:陈林)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遗”为媒,共话岳阳文旅新篇: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盛大开启
搜罗网 -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的“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在岳阳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推动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资源的全球传播,为即将到来的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岳阳站搭建海外传播窗口。当日,来自港澳台及华文媒体的众多代表齐聚岳阳。在见面会上,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峰发表致辞。他介绍,岳阳地处“湘北门户”,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于一体,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4年GDP更是突破5000亿大关。刘启峰表示,为办好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岳阳坚持“文旅融合”“文旅惠民”“办会兴业”,精心打造文旅名片,铺排多个项目,提升市民幸福感,激发文旅新活力。他希望媒体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用镜头和笔触向海内外展现岳阳的历史底蕴与奋进之态。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勇在致辞中介绍,湖南日报已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在媒体融合方面成绩斐然。他提到,港澳台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是连接中华文明与世界的重要纽带,湖南日报期盼与各方携手,在此次活动中擦亮岳阳非遗品牌,书写媒体合作新篇章,让世界听见更多湖南故事 。当晚,媒体代表们开启夜游岳阳之行。第一站来到岳阳楼景区核心的汴河街,这条凝聚岳阳楼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的仿古街,建筑风格仿明清时期,古韵十足又充满市井烟火。2023年8月,汴河街成功获批“湖南省示范步行街”。在何仙姑香干店,店主何秋红分享道,自2007年开店以来,随着古城业态不断丰富,生意愈发红火。街道上,商家的吆喝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处处洋溢着夜经济的活力。随后,媒体团抵达巴陵广场。这里不仅是岳阳市重要的文化、休闲和商业中心,更是领略岳阳楼梦幻夜景的绝佳地点。夜幕降临,霓虹灯下,洞庭湖水波光粼粼,岳阳楼的古风古貌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耳畔传来独特的岳阳唱腔,广场上弥漫着烧烤的香气。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巴陵广场展现出美食与美景并存的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岳阳人的生活热情 。接下来的行程中,媒体代表们还将前往君山岛、屈子文化园等多个景点,深入挖掘岳阳的非遗与文旅资源,助力岳阳文旅走向世界舞台。(文:陈林 图:湖南日报社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搜罗网 -
3月25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省祭陵办)副主任冯浩斌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筹备情况。此次典礼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将于4月4日(清明节)9时50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盛大举行。黄帝,作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结束了战乱纷争,带领先民发展农业、制造工具、创立制度,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尊为“人文始祖”。祭祀轩辕黄帝的传统由来已久,自汉武帝起,唐、宋、元、明、清历代皆将其奉为国家祭祀。在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也曾多次共祭黄帝,凝聚民族力量。如今,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活动。冯浩斌介绍,今年公祭典礼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共有九项仪程:第一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第二项,唱《黄帝颂》;第三项,敬献花篮;第四项,恭读祭文;第五项,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第六项,乐舞告祭;第七项,龙飞中华;第八项,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第九项,种植桥山柏。来自兄弟省区市、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350余名代表将再次齐聚轩辕殿前,以最虔诚的心态,向肇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致以跨越时空的敬意。冯浩斌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举办此次公祭活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实践。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全力办好此次典礼。值得关注的是,《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陕西省祭陵办将协同各方,从多个方面落实条例。在宣传培训上,通过主流媒体、政务平台等渠道发布条例内容,组织普法宣讲,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制度建设方面,加快推进《黄帝陵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古柏养护、文物巡查等配套细则,建立多部门联审和联合执法机制;活化利用层面,统筹陵区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培育相关产业生态,对接国家战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让黄帝陵这一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搜罗网 -
3月16日至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联合广西中华文化学院举办海外华文新媒体高级人才研修班,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华文新媒体人参加研修。此次研修班围绕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现状与挑战、提升广西国际传播效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和人工智能的内容革命与新媒体战略升级等主题开展深入学习和研讨。研修班期间,组织学员赴防城港市及东兴市进行现场教学,先后参观考察了防城港国际医学试验区赋能中心、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物流园区、京族博物馆、大清国一号界碑、中越友谊公园纪念碑、东兴侨批馆和“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等,亲身体验壮乡民俗文化魅力,感受广西开放发展成果。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研修,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今后将持续发挥自身融通中外的优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自觉肩负起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
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搜罗网 -
3月18日,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出席活动并讲话,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陈贽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副主席高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闪伟强,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丰,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齐志,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网总经理徐蕾等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单位颁奖。有关省级侨联负责同志、获奖单位代表等近100人参加颁奖仪式。万立骏首先代表中国侨联,对各级侨联组织、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海外华文媒体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侨联首任主席,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重要回信精神,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侨联于2024年举办了“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广泛征集反映广大侨胞在新时代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生动实践的短视频,在海内外形成了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的浓厚氛围。万立骏指出,短视频的镜头下记录了很多感动,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每一段故事都凝结力量。他希望各级侨联组织以“嘉庚精神”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引导广大侨胞向陈嘉庚先生等前辈学习,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谱写侨界新篇章;希望广大侨胞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持续讲好新时代嘉庚故事,让嘉庚精神“活”起来、“潮”起来,激励更多侨界新生代成为“嘉庚精神”的传承者,助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万立骏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各级侨联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开创侨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一是要以“新思想”展现“大时代”。要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新时代的中国。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故事,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二是要以“新技术”赋能“老传统”。要树牢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利用短视频等新技术,推出一批新颖、生动、言之有物的互联网内容精品。要持续建强用好侨联信息传播工作队伍,发挥海外华文媒体作用,让记录中国、传播中国成为潮流。三是要以“侨力量”共筑“中国梦”。要发挥广大侨胞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广泛开展“追梦中华”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形成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陈贽在致辞中向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新时代的“嘉庚精神”,不仅是广大侨胞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坚守,更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追求。近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与中国侨联深度合作,连续举办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寻年等网络主题活动,去年拍摄的纪录片《陈嘉庚》在海内外侨界取得了广泛影响。希望与中国侨联继续携手,发挥好侨的优势,以文化为纽带、以平台为基础、以青年为对象,进一步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中国侨商联合会承办,人民日报海外网、集友银行支持。大赛启动以来,海内外侨界积极参与,共收到约73.8万个短视频投稿,综合浏览量约40.7亿次。从中评选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优秀作品奖15个、优秀组织奖10个。颁奖仪式上,中国侨联启动“追梦中华·侨与中国式现代化”第五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
搜罗网 -
广西凭祥市官方近日介绍,开工建设一年多来,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已进入全面完工“倒计时”,无人化、智能化的跨境运输愿景即将在友谊关口岸成为现实。该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预计在12月31日前实现中方段试运行。 友谊关口岸位于广西凭祥市。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基于卫星导航和5G技术,利用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配置智能检查系统,借助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口岸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据了解,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建设主要分为查验处理区、机械设备、信息化研发、房建工程、集装箱接驳区等重点分项工程。“项目将进入调试阶段,通过卫星导航、5G技术,把两种类型的起重机和IGV无人车进行联动,开展无人驾驶测试。”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中方段机务主管韦宽景说。 项目建成后,友谊关口岸作为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大最便捷的陆路口岸优势将更加凸显,进一步构建高效便捷的跨境口岸物流体系,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推动边境贸易及边贸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发展,有效服务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也有助于广西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扩大开放水平。有关部门表示,凭祥将进一步深化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国内优质商品和东盟特色农产品进出口,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谢育明 古浩天 庞海文 黄宁/文)
搜罗网 -
在位于广西凭祥市的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内,叫卖声不断,主播利用越南语向越南市场销售中国货。依托中越边境电商业态发展,产自中国的日用品、工业电器等商品从广西边境出口,远销东盟国家。凭祥市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云彪14日受访时介绍说,目前该基地在中国南宁和越南北宁、胡志明等地设有4个联动仓储中心,已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建立海外直播配送合作。广西凭祥市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凭祥毗邻越南,两地文化相近,语言相通,依托独特的区位,打造出一条“买中国”“卖东盟”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周云彪表示,该基地通过长期聘用小语种主播,承接LAZADA、Tiktok等平台直播业务。2024年前10个月,该基地线上销售额达4.5亿元(人民币,下同),构建起海淘中国好物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主播张尚华是凭祥当地人,做直播带货将近两年,在直播高峰期,仅数小时便能成交上千订单,货品销往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等地。他表示,随着电商购物的消费习惯在越南市场显现,“忙淘中国货”逐渐成为趋势。得益于跨境电商风口和越南语语言优势,他前往越南创业,开直播公司,在培养电商主播人才方面布局发展。近年来,广西凭祥通过跨境货物通关提速降费等举措,持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培育跨境电商“生态圈”,依靠引进电商企业落户当地,打造出集采购、冷链、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据凭祥官方介绍,2024年前9个月,凭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货值超80亿元,凭借友谊关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升,越南消费者通过直播下单,实现所购商品两日入境越南分拨。近日,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的20余名境外主流媒体、华文媒体代表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参加“开放共享 多彩凭祥”——2024年境外媒体凭祥行活动,深入体验凭祥开放发展的蓬勃活力,感受当地产业新面貌带出的发展新气象。(完)
搜罗网 -
12月11日,广西边关研学联盟成立仪式暨边关研学发布会在凭祥市友谊关举行。边关研学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特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广西边关研学联盟由凭祥市联合广西其他7个边境县(市、区)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整合边疆地区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布会上,广西东兴市、防城港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市、那坡县8个边境县(市、区)教育局代表共同签署《广西边关研学联盟备忘录》。广西边关研学联盟代表与各省市学会代表,凭祥市企业代表与区内企业代表等合作单位也进行了合作签约。凭祥市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凭祥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开展边关军事国防教育、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全域研学的绝佳之地,拥有进军营、住哨所、巡边疆、描界碑、瞻仰烈士陵园等独有、稀缺且唯一的研学内容。凭祥市响应国家兴边富民的政策号召,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发展的新路径,精心打造广西边关研学这一创新模式,打造了一系列满足不同天数、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群体需求的沉浸式、体验式的特色研学项目,搭建起一座了解边疆、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桥梁。“我为祖国去站岗”——这响亮的口号,正是凭祥市边关研学的新名片。据悉,“我为祖国去站岗——边关军事研学”项目该项目以进军营、住哨所、巡边疆、描界碑为核心内容,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守边护边的艰辛与荣耀,深刻感受“身在南疆,心向中央”的爱国主义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表示,边关研学联盟将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共同推动边关研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边关研学联盟将注重挖掘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边疆特色的研学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的研学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