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系列
搜罗网 -
【搜罗常州4月16日讯】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在常州走访了“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漫柏人才社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来自加拿大、美国、南非、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18家海外华文媒体,纷纷为常州点赞。“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简介“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位于西太湖揽月湾,整体设计以“江南印”为主题,展厅面积约3000平米,以“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为主题,以“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为主线,设有序厅、六大主展厅、数字沙盘厅及尾厅,集中展示“两湖”创新区的美好蓝图及建设进展情况。运用多媒体艺术装置,演绎常州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诠释常州发展全面起势的时代画卷。“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面向长三角打造最美湖湾城,开创常州“两湖”时代的美好未来。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核心品牌星星充电和星星能源,提供数字能源产品与各场景“云-管-端”(软件+服务+硬件)的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引领充电网、智能微网、移动能源网三网融合,通过融合数字与云平台技术,以及光-储-充-售,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等,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凭借专业的研发生产实力、丰富的充电运营经验,携手全球生态伙伴,共建移动能源网生态,助力“双碳”的绿色美好未来。星星充电总部位于中国常州,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充电领域的国标制定单位之一。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平台兼容全部国标车型,产品线涵盖交直流设备、充电枪头、电源模块、智能电柜、换电设备等,为全国乃至全球客户提供设备、平台、用户和数据运营、光储充放、绿电交易等综合服务,多年来,始终保持在车企品牌、地产、运营商、政府等多个领域的市场优势。漫柏未来人才社区位于新北区浏阳河路168号,常州市光伏产业园区内,总建筑面积达17.2万平方米,共规划有人才公寓3118套。项目前身为常高新集团建设的国展青年公寓,改造总投资约2.9亿元。2022年8月获评常州市首家五星级人才公寓、2022第五届住房租赁“广厦奖”全国大型租赁社区TOP5、全国人才公寓TOP5。社区原有项目住户以产业工人为主,漫柏改造后,新住户以高学历人才为主,打造特色楼栋,满足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如:为精致白领女性配备梳妆台、大空间衣帽间、全身镜,为爱宠人士提供宠物公区,不出楼栋就能实现宠物托管、美容、医疗等服务。安居层面,漫柏运用数字化系统管理人才公寓,配套智能门锁、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系统、无人超市、智能快递柜、等方案,为人才带来智能化的便捷生活;打造潮流商业街和酒吧,在体验中心一楼设置党建区、秋白微书房、健身房、影音室、电竞房、瑜伽室、自习室等活动空间,户外设有灯光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和云端运动场,让人才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极致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设立国际孵化器、文化创意园、路演大厅等共享空间,为入驻创业者和企业提供联合办公+共享空间的精致办公场所,推进“孵化+创投”“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等孵化服务模式,共建常州市人才科创孵化平台,后续还将为常州文化赋能,打造城市超级IP。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从事电网、电厂和各类工矿企业的智能电力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专业齐全,是国内该领域最大的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博瑞电力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有江苏省柔性输变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直流配电网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承担国家强基工程、国家火炬计划等省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9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主导IEC国际标准1项,牵头、参与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570余项。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依托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原动力车间改建而成,位于大运河常州经开区段。展馆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分为序厅、“祉发祥流 产业萌芽”、“兴业盛章 实业报国”、“工业明星 闪耀中国”、“匠心常传 智能制造”、及尾厅六个部分。展馆以大运河意象之带融通连接整个空间,寓意龙城工业发展延续的千年文脉。置身其中,回溯历史,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奋楫潮头。整个展馆以时间为脉络,主要展示了常州工业从古代、近代、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后等时期的发展变迁,在大运河沿线星罗棋布的38处工业遗产点串珠成线,用自身的传奇发展故事让常州成为“工业明星城市”。在运河畔崛起的常州工业历经百年,涌现了一大批明星企业、明星产品和民族实业家,如创办大成企业的刘国钧、主办沪宁铁路的盛宣怀、建立震华电厂的杨廷栋,以及今天仍保持勃勃生机的戚机厂……都为这座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印记。展馆通过立体化、系统化和形象化的展览展示形式,营造了大运河工业遗产文旅沉浸式体验空间。搜罗传媒原创拍摄/视频,版权所有,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常州启动
搜罗网 -
4月15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常州市启动。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8家海外华文媒体参加本次活动。大家将用一周的时间走进常州、盐城、徐州,采访企业,感受文化,体验绿色,将江苏故事讲给世界听。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在致辞中指出,今天的江苏,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意气风发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希望广大海外华文媒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世界展现新时代江苏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争做江苏奋进新征程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让“强富美高”江苏声音传遍全世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希望大家向海外侨胞和住在国民众介绍好江苏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上砥砺奋进、追梦前行的有效实践,让大美江苏成为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一张靓丽名片。据悉,这是海外华文媒体团第5次走进江苏。省侨联主席刘标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利用此次采访机会,亲眼目睹、真切感受当下江苏正在发生的变化,围绕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这一主线,大力宣介江苏区位和平台优势、产业和市场优势、制度和环境优势,持续增进世界各国对江苏的了解。吸引更多的侨智侨力侨资到江苏这片热土上创业发展,让更多的人走进江苏、爱上江苏、传播江苏!4月16日,采访团一行将正式开启深度采访调研之旅。在常州期间,采访团将深入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漫柏未来人才社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金坛古籍印刷厂等地,了解常州在先进制造业、文化繁荣、为侨惠侨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及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将巡着江苏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脚步,深入常州、盐城、徐州等地开展实地采访调研。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通讯员 张扬
搜罗网 -
为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华美食文化特别是江苏地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推动中餐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味道更加深入人心。江苏省侨联联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亲情中华·魅力江苏”美食平台——《下酒菜(江苏风味)》全球推广活动。以有趣、有戏、有故事为定位,选择具有江苏特色6组地标菜品为题材,进行拍摄,分为豚味鲜、虾味情、鳝味香、蟹味浓、鸭味醇、羊味美。以味为媒见乡愁,线上推广主要以微信、网络、自媒体为主;以食为桥促交流,线下推广举办分享会,教学品鉴等。《下酒菜(江苏风味)》第一集豚味鲜记录了7座城市传承千年的美食与智慧,30天制作领悟食物的人生百味,10家店解密豚味鲜师徒真传春味。
搜罗网 -
为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华美食文化特别是江苏地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推动中餐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国味道更加深入人心。江苏省侨联联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亲情中华·魅力江苏”美食平台——《下酒菜(江苏风味)》全球推广活动。以有趣、有戏、有故事为定位,选择具有江苏特色6组地标菜品为题材,进行拍摄,分为豚味鲜、虾味情、鳝味香、蟹味浓、鸭味醇、羊味美。以味为媒见乡愁,线上推广主要以微信、网络、自媒体为主;以食为桥促交流,线下推广举办分享会,教学品鉴等。
“追梦中华·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圆满收官
搜罗网 -
4月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侨联主办,铜川市侨联、《华商报》社协办的“追梦中华·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圆满收官。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3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先后赴延安市、铜川市等地参观采访,在“追梦中华”之旅中,向世界展现陕西魅力,讲好陕西故事,传播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筑梦”的故事。四海同心 追梦中华“不愧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黄帝的圣地和精神家园。”置身于桥山古柏树群,第一次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采访团成员、加拿大搜罗集团执行董事陈林感慨道。4月4日上午,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上,56面龙旗浩浩飘扬,钟鼓共鸣,四海归宗。在盛大乐舞告祭中,身长56米的“金色飞龙”腾飞而起,表达龙腾盛世、福佑中华的美好祈愿。在随后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纪念植树活动暨“侨心林”门槛石揭牌仪式中,采访团一行种下了象征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的柏树。连续两次参加黄帝陵植树活动的采访团成员、俄罗斯中国电视台联合创始人刘佩鑫说,“把树种在这里,把根留在这里。海内外中华儿女种下的新柏树将与山上八万多棵古柏共生共荣,就如中华民族正不断增长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如今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陈炉古镇,采访团一行在高低错落的古镇中穿行,在一砖一瓦中感受“渭北瓷都”对传承古老技艺的坚守。印尼《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一路走访,一路感叹,“喜出望外”是她最大的感受。她说:“一方面看到唐朝的制瓷工艺能够被传承下来,感觉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另一方面,不同瓷器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典故,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能够通过科普视频、研学交流等方式,把这里的文化艺术带到海外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在非遗文化展示中心——铜川花月荟,游客围炉跳舞、打铁花化作繁星……一幕幕演出、一声声惊叹装满了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采访团成员、美国《中美邮报》副社长魏炯才说,“我第一次来铜川,没想到这里打造了这样美轮美奂的文化展示中心,我要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美。”红色热土 薪火相传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铜川创建了中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此诞生的照金精神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采访团成员、南非《非洲时报》副总编辑孙想录的家乡在甘肃省,他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看了又看:“我是一名党员,来到陕西这片革命热土,我深刻地感受到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这激励我更好地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在挽救陕甘边革命的重要会议——陈家坡会议旧址,土生土长的义务讲解员杜天祥打着快板,用地道的陕西方言,向远道而来的采访团一行,讲述着陈家坡那段光辉的革命岁月。筑梦铜川 情系陕西曾经,铜川是路遥笔下挖煤的“铜城”,占据陕西煤炭产业的“半壁江山”。如今,铜川正围绕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定位,迈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新步伐。在宜君县,中药材产业链让采访团一行领略到传统医疗与现代科技的交融;在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大家感受到“秦人厚重,秦酒甘洌”;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采访团成员走访陕西日月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宇腾(铜川)半导体有限公司、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看到铜川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推进器”。采访团成员、澳洲南半球传媒董事长王光德表示,会用好自己的媒体资源和海外商业资源,将陕西的优质资源链接至海外,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助力陕“耀”出海。
搜罗网 -
4月6日,“行走中国·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一行走进陈炉古镇,看炉火生生不息,古老技艺闪耀光芒。“黄堡陈炉星月逝,华光青釉熠辉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人们善用词句描绘耀州窑的辉煌,而今,一件件瓷器珍品遗世独立,诉说着悠悠千年历史。“耀州窑创烧于唐,北宋鼎盛,金元续烧,明代以后,烧瓷中心由黄堡镇转移至陈炉镇一带。”在铜川市陈炉古镇,耀州窑的历史与变迁被娓娓道来。作为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的炉火生生不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代代相传,让这份古老技艺散发出新的光芒。漫步陈炉古镇景区,陶瓷元素随处可见——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独具匠心的窑洞别有一番风味。20余家陶瓷传习所,形成集非遗展演、互动体验、创意研发、交易交流、传承保护于一体的非遗文化聚集区。印尼《国际日报》新媒体社长章维佳一路走访,一路感叹,“喜出望外”是她最大的感受。她说:“一方面看到唐朝的制瓷工艺能够被传承下来,感觉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另一方面,不同瓷器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典故,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能够通过科普视频、研学、出海的文化项目等方式,把这里的文化艺术带到海外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里。”作者:李羽佳
搜罗网 -
4月5日,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侨联主办,铜川市侨联、《华商报》社承办的“追梦中华·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来到了“药王”孙思邈纪念馆。孙思邈纪念馆位于药王山文化景区山门以西,处于景区东西轴线核心位置,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是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承展示的重要窗口和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的重要举办地。孙思邈纪念馆总占地面积45亩,总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7700平方米,主要展览药王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医药著作、学术贡献及我国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孙思邈纪念馆(药王山博物馆)基本陈列是以金、元、明、清古建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以北魏《姚伯多兄弟造像碑》为首的珍贵碑石陈列和展示佛教文化艺术的宝贵遗存摩崖造像,以及展示元代《朝元图》的地面宫殿式壁画等文物。其中药王山摩崖造像开凿于隋唐时期,现存大小佛龛23个,造像45尊,12处题记和两通碑石。碑林收藏着历代珍贵碑石,尤以北魏的《姚伯多兄弟造像碑》、《魏文朗造像碑》等最为著名。总体布局采取唐代建筑群落前阙后殿的格局,并充分运用多种展陈方式,将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和中医药文化进行专属性、显著性的建构与展示,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文化工程。
搜罗网 -
4月5日,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组成的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侨联主办的“行走中国•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来到陕西铜川的药王山。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本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山区山岭奇瑰、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代修建的宫观庙宇,使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药王山有南庵、北洞、碑林、摩崖造像四大景区50余个景点,现存金、元、明、清古建筑165间,北朝以来摩崖造像45尊,历代碑刻及石塔300余座,明清石、木牌坊13座 。石刻遍布全山,丰富多彩,是中国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书法家及诗人于右任、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药王山建筑、石刻艺术给予肯定。
搜罗网 -
【搜罗铜川讯】4月5日,“行走中国·同心筑梦圆”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团一行,夜晚来到来到铜川非遗展示中心—花月荟,欣赏到各种表演后不仅拍案叫绝,感叹铜川夜文化之魅力。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发利用中心(铜川花月荟)是铜川市委市政府为了迎接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推动全市文、商、旅融合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于2023年5月19日立项,建设期4个月,于2023年9月10日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开幕当天开街内测,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街区(2023-2025)”称号。2023年12月20日,街区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街区以非遗文化为本、非遗展示为媒、非遗文化展演为擎,集合了36项各类非遗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陕西省知名的非遗文化特色街区。街区非遗文化展示以“耀瓷工坊”、“铜川好物馆”和“铜川非遗文化遗产体验馆”为阵地,集中展示耀州瓷、泥塑、秦绣、农民画等具有鲜明地域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广泛传播非遗文化魅力。街区还将宋朝“四雅”焚香、点茶、插花、挂画与才子佳人、侠骨柔情主题相结合打造了极具宋朝文化特色的打卡屋,供游客体验。非遗文化展演依托铜川市千年厚重的非遗文化遗产,独创设计了坐虎针龙、心正笔正、姜女情开、千年炉火、鼓舞盛世等8个独具特色的演艺装置,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打造极具沉浸感的体验场景,并联动设置喷泉广场、招亲广场、电音广场等“三大”主题广场,长期驻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等传统技艺。铜川花月荟2023年共测试运营71天,累计接待游客170万人次,成为陕西周边热门旅游打卡地。其中,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街区共举行各类主题演出、行进式文化演艺500余场,除美人鱼、打铁花、电音嗨场、篝火表演等日常经典的演艺项目之外,特别策划的拜月大典、嫦娥奔月、凤凰飞天以及万人唱红歌等特别节目震撼亮相,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带动消费超300万元,节日盛况登上9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2023年11月20日街区闭街至2024年2月11日进行升级改造及演艺节目优化调整。正月初三(2月12日)重启运营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新上线的摩天轮餐厅、气膜欢乐世界、非抓不可等游乐项目收入喜人,街区总营收突破600万元。此外,街区聚集铜川非遗特色小吃、老字号店铺以及农特产品展销、游乐设施等,致力于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全链条“游、购、娱、研、赛、学 ”一站式服务,促进文、商、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未来,铜川花月荟将以“传承千年非遗文化,荟聚一城烟火繁华”为使命,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在业态布局调整、街区规范管理、演艺形式拓展、运营方式转变等方面持续发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打造铜川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黄金名片,进一步引爆陕西周边游文化旅游市场,成为铜川文旅新IP。
搜罗网 -
宜君县围绕“一个中心、五个平台”,通过研发、育苗、种植、溯源、加工、流通、金融服务等要素保障,提供检测、烘干、加工、收储、金融、交易等一体化服务,有效衔接了中医药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从一产转移到二产并高价值转化的步伐,全面提升中药材全产业链服务水平。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植党参、连翘、酸枣、大艾等中药材30万亩,其中宜君党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目前,全县中医药相关企业36家(其中中医药加工企业12家),专业合作主体76个。近年来,为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宜君县围绕县委“134”发展思路,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进一步振兴宜君食品医药产业宣传暨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医药产业的资源共享服务、营造优良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推进高质量医药健康项目的快速转化、解决药品上市持有人面临的代工难、生产难等问题,持续强化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系统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助力宜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君县将依托已建成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立足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方,争取了天士力药业、林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来宜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并与林业集团合作建成了全省首家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工厂,年可切制2500吨鲜切饮片和2500吨净制饮片。可新增就业岗位60余个,产值9400万元。宜君将加快构建以中药材质量检测、原材料交易、中药材趁鲜切制、中药代工为一体的产地流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营造优良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医药健康项目落地投产,实现政企共赢。下一步,宜君县将依托花溪谷、福地湖、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避暑旅游,构建康养旅游综合体。不断促进中医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使中医药产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