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NAME
搜罗网
726 POSTS
0 COMMENTS
走进江西庐山西海:体会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与休闲
搜罗网 -
10月15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九江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体会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与休闲。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是一处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中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中国最佳旅游胜地等为一体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区。(文/图 吴鹏泉 刘力鑫)
走进江西庐山西海柘林老镇美食文创园
搜罗网 -
10月14日晚,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九江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柘林老镇美食文创园,这里是一个具有赣北地域特色的文旅休闲度假小镇,傍依西海,毗邻修河,占地61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是一个集吃、喝、玩、游、娱、购为一体的沉浸式特色文创产业园区。(文/图 吴鹏泉 刘力鑫)
“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在枣庄启动
搜罗网 -
10月14日,由山东省侨办主办,枣庄市侨办承办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在枣庄启动。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冯尚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左文致辞,省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刘彬华主持。省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二级调研员刘伟,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虎,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会锋,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办、港澳办、侨办主任黄雯雯参加。冯尚伟在讲话中指出,山东是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发挥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优势,通过采访考察,亲身感受山东“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成就。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宣传好山东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优势,宣传好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成效,宣传好山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让世界充分了解全面真实立体的山东。左文对活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枣庄是一片饱含深情、充满希望的沃土,是一方投资兴业、创新圆梦的福地。期盼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能够在枣庄多走走多看看,领略枣庄的温度和底蕴;期盼大家广泛宣传枣庄、推介枣庄,让更多的海外朋友了解枣庄、走进枣庄、融入枣庄。来自加拿大、韩国、爱尔兰、意大利、法国等9个国家的11家海外主流华文媒体负责人及骨干记者介绍了各自情况,并表示将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优势,让世界了解枣庄、让枣庄走向世界。本次活动是“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首次走进枣庄。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将赴枣庄各区(市)采访报道,围绕历史底蕴、红色文化、绿色转型、乡村振兴和华文教育基地建设等进行采访和考察,向世界展示枣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走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领略大汉文化魅力
搜罗网 -
10月14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感受大汉文化魅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及墓葬群等组成。其中,海昏侯刘贺墓园是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汉代列侯墓葬,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海昏侯墓主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他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在南昌启动
搜罗网 -
10月14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在南昌启动。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参加此次采访活动,他们将前往南昌、九江、吉安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联合采访。本次采访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承办。 当天,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力根,江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徐波出席。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万林,中国新闻社编委、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分别致辞。 黄万林表示,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的美称,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也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希望参加采访活动的记者朋友们以开阔的新闻视野和敏锐的洞察目光,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与发现江西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让更多的人知道江西、了解江西、爱上江西,把江西的好山好水好文化推向全世界。 吴庆才表示,江西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秀丽的山水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是江西最闪亮的标识,绿色是江西最宝贵的优势,古色是江西最厚重的底蕴,红与绿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期待参与采访活动的华文媒体能够充分发挥国际传播优势,用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将江西的故事传递给世界。据了解,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江西的宝贵机会,也为推动江西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图/文:吴鹏泉 刘力鑫 吴敏)
瑞丽姐告口岸:中缅贸易的陆路枢纽
搜罗网 -
【搜罗网10月14日云南讯】多家国内外华文媒体来到云南省,参观了位于瑞丽市的姐告口岸。这一重要的边贸口岸不仅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对缅贸易通道,还见证了中缅两国长期的商贸往来与合作。姐告口岸的历史与发展姐告口岸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东南部,紧邻瑞丽江,与缅甸的多个城市接壤。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贸易通道,姐告的名字源于傣语,意为“古城”,相传这里曾是“麓川思南王”的建都之地。尽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仍是一片荒芜之地,但随着中缅两国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姐告逐渐发展为如今繁荣的口岸。1978年,第一代国门在中缅边境建成,象征着两国的边贸合作正式启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告口岸经历了多次升级,从一座茅草屋到如今现代化的第三代国门,见证了中缅贸易的迅速增长。2000年,姐告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政策的边贸区,进一步推动了两国间的经贸往来。到2019年,德宏片区被纳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提升了姐告口岸的战略地位。中缅贸易的繁荣枢纽姐告口岸占地1.92平方公里,拥有4公里长的国境线,设有9座界碑。口岸内设有三个主要通道,分别供公务、商务、旅游人员及货物运输使用。作为云南最大的对缅贸易口岸,姐告承担了云南边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的一半左右。这里不仅是国家级边贸口岸,也是中缅边境出入境流量最大的通道。周边的中缅商贸街充满民族特色,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类免税品牌,以及姐告大桥和天涯地角碑等景点,使这里成为贸易和旅游双重发展的一片繁荣之地。姐告口岸的历史变迁与今日的繁荣,充分展现了中缅两国之间紧密的贸易联系,以及边境口岸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出冬瓜村:德昂酸茶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搜罗网 -
【搜罗网10月14日云南讯】近日,多家海外华文媒体齐聚云南,参加了“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采访活动。期间,媒体代表们前往德宏芒市的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深入了解该村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德昂酸茶带动的乡村振兴之路。德昂酸茶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出冬瓜村隶属于中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位于芒市东南,村落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作为村内特色产业之一,德昂酸茶的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这一古老技艺。出冬瓜村通过茶叶协会和文旅发展公司,将酸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侨胞之家+特色+农业文旅”的发展模式。该村依托德昂酸茶文化,建立了以“德昂故事长廊、水鼓广场、非遗学院、圣水大榕树、青昂阁”为主线的旅游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德昂族文化和酸茶魅力。产业振兴的动力与成果出冬瓜村在发展过程中,依托侨联组织的支持,成立了多项合作平台,推动酸茶产业的技术提升与创新发展。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村内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还推出了酸茶相关的文创产品,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此外,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汇聚各方力量,确保产业发展中的难题能够及时解决。通过这种组织优势的转化,出冬瓜村逐渐走出了一条以德昂酸茶和文旅产业为核心的振兴之路,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遇。出冬瓜村如今已成为德昂族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典范,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将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了世界。
一寨两国,瑞丽银井
搜罗网 -
【搜罗网10月13日云南讯】在中国云南省瑞丽市的中缅边境线上,有一个独特的通道——银井通道。这条通道不仅是两国边民往来和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更是文化交流和旅游的热门地点。在由中国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活动中,来自全球的30家媒体走访了这个独特的边境地带,探访了银井通道的风采。银井通道位于中国的银井村与缅甸的芒秀村之间,两村的交界地带构成了一个“一寨两国”的景观。这里的边界线常常由简单的竹篱、村道、水沟或土埂组成,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两国边民世代相依,和睦共处。银井通道不仅是中缅边境上的一条重要通道,更是一个展示两国友好往来的生动例证。两地的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两国边民共同在市场交易、友好互动的场景,体现了深厚的胞波情谊。功能与影响经济贸易往来银井通道作为中缅边境贸易的重要枢纽,两国居民通过这里开展小额贸易,交换农产品、手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这种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两国的经济都得到了促进。人员交流频繁该通道也方便了两国居民的探亲访友、务工及就学,特别是许多缅甸孩子每天通过银井通道到中国一侧上学,放学后再返回家中,这种跨境的日常生活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旅游吸引力银井通道及其周边独特的“一寨两国”景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客们在此不仅能领略中缅边境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体验两国文化交融的特殊魅力。中缅边境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点也为该地区增添了更多的旅游吸引力。发展与管理边境安全与管理为确保边境的安全和稳定,当地相关部门对银井通道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人员和货物的合法通行,并防止非法出入境及走私等违法行为。旅游发展前景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银井通道及周边区域的旅游开发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和经济的深入交流。银井通道是中国与邻国之间连接的桥梁,既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推动着中缅两国的友谊与合作。
畹町桥:一座历史的见证者
搜罗网 -
【搜罗网10月13日云南讯】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有一座充满历史意义的桥梁,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还见证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在中国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30家海外华文媒体和涉侨中央媒体走进了瑞丽,探访这座历史悠久的桥梁——畹町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畹町桥,位于中国与邻国的边界,跨越畹町河,连接了两地。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畹町桥是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的重要枢纽,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了国际援助中国的重要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绝大部分与外界的陆海通道被封锁,滇缅公路的开通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得以维持,而畹町桥也因此成为了连接外界的唯一桥梁。大量抗战物资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段历史中,南洋华侨工人们的无私奉献尤为令人铭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大批援助物资运送至前线。在二战期间,日军曾试图切断这条关键的运输线,中国远征军挺身而出,誓死捍卫畹町桥的畅通。虽然战争的硝烟一度笼罩了这里,但最终中国军队在抗战胜利后重建了这座桥梁。畹町桥也成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重新建立联系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畹町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成为了外交舞台的重要场所。1956年,时任中国总理与外方领导人从这里步行入境,象征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此后,这座桥梁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外交时刻,成为了中国对外友谊的象征。今天的畹町桥虽小,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不仅记录了中国抗战的艰苦历程,也见证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畹町桥,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也是一段伟大外交故事的见证者。
“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走进保山 共绘侨乡发展新篇章
搜罗网 -
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团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采访团副团长、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英姿等参加了此次活动,保山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赵碧原会见采访团一行。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和4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开启了一段探寻历史足迹、见证侨乡发展的文化之旅,共同感受侨乡保山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独特魅力。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国侨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重要回信精神,重走滇缅路保山段,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和笔触,向世界展示保山作为云南重点侨乡的悠久历史、丰富侨情以及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蓬勃发展态势。采访团先行前往国立华侨中学纪实展馆,深入了解保山在近代华侨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感受华侨先辈们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与传承。“国立华侨中学纪实展馆的开馆,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致敬。我们相信,它的开放将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华侨文化的重要窗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前。”采访团记者深切的说到。随后,采访团参观了梁金山故居,感受爱国侨领风范。故居以实的质朴和史的严谨,形象的展示着梁金山先生奉献祖国、伟大而光辉的传奇一生。“东有陈嘉庚,西有梁金山”这是国人对他的怀念,也是国人对他的赞誉,他捐资抗战,毁家纾难,他的一生是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每一位到访者。如今这里不仅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9月27日,还成功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惠通桥及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的探访,则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保山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惠通桥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横跨怒江的汽车桥,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抗战输血管”。松山抗战遗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二战战场遗址之一。“我在参观雕塑群时,巧遇一名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孩穿梭于娃娃兵方阵里,给塑像手里塞糖果。我看到在庞大的方阵里,塑像的手里、脚下,甚至是‘枪托’里,都塞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和零食。我想,这包含的不仅是人们对抗战英雄们的缅怀,更多的是心疼,他们用最直接和最质朴的行动在诉说着和平年代的人们对这些先烈们的感激之情。”采访团记者感动的说到。最后,采访团一行零距离接触享誉全球的优质咖啡——保山小粒咖啡。媒体代表们在怒江边、峡谷旁,端起一杯杯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保山小粒咖啡,赞不绝口。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为保山咖啡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出一份力。保山地处云南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各国的必经之地,这里不仅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中缅油气管道的重要节点,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及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一环。保山是云南的重点侨乡,保山籍的海外华侨华人有50.4万,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侨眷10.6万,是云南省在海外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物产资源丰富,素有“滇西粮仓”之称,是云南省重要的蔗糖、烟草、畜牧、林果、咖啡、茶叶生产基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此次“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活动的重要一站。通过此次采访行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保山不仅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时代侨乡。他们将把在保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了解保山、关注保山,共同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保山站活动圆满落幕,但保山故事、侨乡风采的传播才刚刚开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保山人民正携手海外侨胞,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侨乡发展的新篇章。文章来源:保山侨联组 编:张玲校 对:杨光萍审 核:李正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