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Lifestyle
搜罗网 -
——电视连续剧《人生之路》及其启示1982年,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一经面世,便引发读者强烈共鸣,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一章,路遥留下了这样的标注:“并非结局。”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在经历了痛苦与选择之后,回到故乡的高加林会过怎样的一生?41年之后,由知名导演阎建钢执导,陈晓、李沁领衔主演,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生之路》给出了答案,也提供了经典小说影视化改编的新思路。“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电视剧《人生之路》开场即如此标注。在路遥原著中,青年们经历漫长的摸索和困境后,迭代出更成熟的自我,原本的困境在自身努力与时代进步中不断破局,他们强劲的生命力也得以在时代浪潮赋予的广阔天地里迸发。这部小说曾激励几代人追求远大理想、思索命运无常。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人生之路》充分承继了原著的思想内核,秉承再现文学精彩与升级思想内涵的双重使命,将人物的命运从上世纪80年代延展到更长远的时空,从而谱写出一部在时代浪潮中涌动的“青春之歌”,这是这部电视剧最值得关注的特色。围绕“人生”这个关键主题,《人生之路》将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高双星、马栓等一代青年在人生关键岔路口几番与命运交手的故事进行影像化呈现。与此同时,电视剧还依据小说人物性格进行创造性想象,对路遥“并非结局”的“结局”进行突破,续写了路遥“未完成”的故事,让这些青年继续面临人生的挫折、磨难、机遇和考验,在抉择中突破困境、找寻自我、实现价值,抒写人生志、家国事、年代情。时间线的延续——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中篇小说《人生》是陕西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 年第3期,获得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成了当代文学史中的一顶“桂冠”之作。2018年,这部作品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作家陈忠实曾赞誉《人生》写出了大家心灵中最焦灼的部分。小说将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在一起,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动,主角高加林当时所面对的城乡隔阂、发展空间受限等人生困境,也一直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度思考。《人生之路》并不是《人生》第一次被影视化改编。从1982年小说《人生》发表,到1984年吴天明执导的电影《人生》,再到2014年杨阳执导的电视剧《人生》,再到本次的《人生之路》,历次影视改编绵延了数十年时光,见证了从改革开放伊始到步入新世纪的时代历程。小说故事里的时间,仅仅停留在路遥创作的那个年代,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人生之路》巧妙地把故事往后延展到了新世纪。在把握住人物的血脉和灵魂的基础上,把人物抛洒到新世纪,让观众体味和观察那一代青年在今天会活出怎样的人生。以一个关键情节设计“高考顶替”为例,原作中有着“民办教师被顶替”的情节。主创们在《人生之路》里反映了这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真实存在的现象——高明楼的儿子高双星顶替了高加林的大学名额。这与原作中的情节既做到了遥相呼应,戏剧逻辑上和民办教师被顶替也一脉相承,但《人生之路》的戏剧冲突更强烈,被顶替造成的后果,给主人公的打击更巨大、更持久。这个设计将高加林遇到的挫折一步步强化乃至极致,在这样强烈的情节设定里观察年轻人在受挫时会迸发出怎样的生命力,就具有了更鲜明的意味。而高双星作为高加林的镜像人物,也能够让观众体会到一个意外获得并不属于自己的未来的人,会经历怎样的内心挣扎才能重寻自我。原著的故事线始于高加林失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而回到土地,收束于他离开乡土后经历一番辗转、失去后的二次回归。在小说结尾,高加林遭遇了最大一次人生挫折,消沉地回到村里,路遥给读者留下的实际上是一个问号:才23岁的高加林的人生还会往何处发展,他究竟如何延续自己的人生?电视剧《人生之路》则为路遥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主创们从高加林的高中时光拍到本世纪,通过故事时间线上的延续和扩容,来拓展对“人生”这个根本哲学命题的认知。虽然延长了时间轴,但变化中也自有不变。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中国青年身上那种奋发昂扬、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是一以贯之的。在路遥没能经历的新千年,高加林则有了亲身经历。主创们利用影像艺术,让中国青年身上昂扬的生命力得到更多释放和张扬。比如,电视剧一开篇并没有像原著一样,在乌云密布的坏天气里让郁郁寡欢的陕北青年登场。主创们特别设计的开场里,高加林和高双星骑着“二八大杠”一路飞驰,从高家沟到县城,20多里山路起起伏伏,混剪的画面里经过昼夜轮回、山川流转,年轻人迎着朝阳出发,又在夕阳下的苍茫壮阔里归来,镜头调度的节奏极快,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极强,把青年人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得恰到好处。空间中的迁移——从陕北高原到大上海《人生之路》除了对时间线的续写之外,还拓展了主角高加林的奋斗空间,书写了陕北青年在人生谷底重振士气,通过自身奋斗走进大都市上海的人生故事。如果说《人生》某种程度上是《平凡的世界》的前传,那么可以说电视剧《人生之路》则是《人生》的“全传”。《人生之路》着力展现高加林、刘巧珍、高双星等一代农村青年在陕北的黄土地上经历命运起伏、逐渐完成脚踏实地的转变,又在改革开放时代洪流感召下,从西北黄土地奔赴东南沿海城市上海,寻求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历程,力求给今天的年轻观众以不断直面困难的精神力量。在人物塑造上,上海部分是基于青年们在黄土高坡上摸爬滚打、锤炼自我之后打开的新的叙事空间。上海赋予青年人以广阔的机会,也带来全新的考验。高加林在决定脚踏实地扎根黄土之后,一直坚持的写作事业给了他前往上海施展才华的机会。对女主角巧珍而言,上海的包容让她的善良勤劳与坚韧都有回报,她活出了更开阔的人生。而上海对于高双星则是一场命中的意外、艰难的考验。如何在别人的名字之下寻找到原本的自我,这是他在上海要面临的人生课题。上海的存在,既打开了人物性格延展、故事推进的空间,也进一步丰富了原作。中国的当代大都市有很多,为什么是“上海”?百年来,红色文化的引领、海派文化的赋能、江南文化的滋养,使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人民之城、人文之城的独特气质和神采得以不断彰显。面向未来,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更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本质属性,也是上海未来不断创造新奇迹的内在动力,更是经历漫长的困顿和挣扎后,青年们循着时代潮流落脚上海的根本原因。以高加林的人生之路走到上海为例,上海实际成为那一代青年人接受人生挫折的拷打与磨砺后,通过自我奋斗和不懈努力逐渐实现理想的起航地。高加林出生在陕北高家村一个贫苦家庭,从小渴望通过知识文化改变命运,他之所以想要走出陕北,是不想重复父辈的生活,是对自我突破的渴望,去争取过一种不设限的、具有想象力的人生,这也是高加林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可以说,高加林是一个在颠簸命运中依然充满生机、勇往直前、顽强生长的人,他面临的命运反复无常,是每代人的共同课题。他在陕北经历的三次打击,也是逐渐从莽撞走向成熟和脚踏实地的过程。高考落榜、意外失去教师职位、县城通讯员职位被举报……高加林对未来的愿景一次次被残酷现实打破,多次努力带来的却是绝望。但他善于从绝境中找出希望的影子,这种和无常命运较量的劲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经历过这些的高加林学会了务实,他孜孜不倦地坚持投稿,也正视黄土地上的现实,明确了从现实走向理想应该走切实的道路。随着时代变迁,地域阻隔逐渐消失,社会风气更加开放,高加林创作的文学作品获奖,在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他得到了去上海的机会,他抓住新机遇从此打开了人生的新场域,时代潮流与他的文学理想不谋而合,在时代的风口下,高加林成功实现了个人价值,从黄土高原远赴上海领奖,人生就此转折,时代和上海共同改写了他的命运。《人生之路》中,高加林最终成为大上海的作家、《文化青年》杂志主编,刘巧珍成为女企业家,开了一家中央厨房供应公司。美学上的突破——从无到有建造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人生”空间《人生之路》的故事背景设置在陕北农村,却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寻常印象的美感。对于观众而言,距离今天越远,假定性的生活越容易被接受;而越是切近今天、与时代同步,一丁点儿不真实都会被观众勘破。《人生之路》采取的实景拍摄方法,既是剧组为了向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致敬,也是为观众的欣赏美学负责。主创团队为了保留小说《人生》中原汁原味的黄土地灵魂,几百人在路遥的老家陕西省清涧县,耗时将近一年置景筹备。剧中刘巧珍家开的粉店,用的是清涧特产淀粉粉条,自古以来就是清涧县家家户户的主要食物,是非常真实的陕北特色。数十年过去,黄土高原的实景或许无法百分百还原书中描绘的苍凉荒芜,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真实可感的。上世纪80年代的县城,主创团队没有选择棚拍,而是在清涧县的帮助下,花大力气从无到有建造了一个“宽州县城”。剧组在陕北拍摄时遇到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仍坚持在当地拍摄,为的就是保留路遥小说中的乡土魂。同时,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造型设计的陈敏正为演员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人物的造型体系,手握金鹰奖等重要奖项的美术指导刘勇奇实景再造了路遥所处的陕北的风貌,清涧县城、马店小学、高家沟的家家户户,小到茶杯、农具,大到风雨痕迹、各家院落不同的窑洞数量,都在逼近数十年前的景观。摄影团队在路遥故乡深扎,拍到极其壮阔的黄河,也拍了旁人镜头未及的奇绝之景……剧本、服化道、表演都在各自维度塑造着真实,逻辑真实、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共同再现了陕北高原的浑厚和苍凉。《人生之路》的方言设计也十分为人称道。在陕北,老一辈没有想过走出去,终生都在土地里刨挖,因此操着地道的陕北方言。巧珍内心向往文化知识,但读书有限,她为了贴近高加林,努力说陕北普通话。黄亚萍是从大上海空降黄土高坡的“理想之花”,又是学校的播音员,说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这些是基于人物性格的语言设定。诚如导演阎建钢在谈到创作初衷时所说:“如果说当年高加林的故事之所以影响中国,源自作家极其真实、诚实地直面了青春课题,深受他小说影响的那代人有许多已成国家栋梁,这些人的血液里都有路遥《人生》的文化基因;那么如今我们再度求解人生之路,则因为对青春话题的探讨是个永恒热点,每个人的青春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明天,我们需要与今天的年轻人建立起新的关于青春、挫折、奋斗的共鸣。”在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的今天,电视剧《人生之路》备受瞩目,除了拓宽小说历史价值外,还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李 舫)《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31日 第 07 版)
搜罗网 -
2023 年 2 月 27 日 看着一块红绸布遮盖着的“云山味道”餐厅牌匾,兰姐有些激动,“十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成真了”,说着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这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列治文山市(Richmond Hill)的餐厅,坐落在莱斯利街(Leslie Street)与七号公路(Highway 7)交叉口的东北角,这里是列治文山市一个繁忙的商业区域。办 公楼林立,餐馆众多,对面就是著名的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旁边还有几家著名的宾馆和饭 店。在这个地方开餐馆,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提供最为正宗和地道的云南食品, 也结合当地人的口味进行适当调整,让云南老乡满意,让加拿大人满足。我们一定会成功”,兰姐 自信地说。餐厅的特色是什么呢?兰姐介绍说,“我们主要提供各种米线,包括过桥米线,小锅米线 和凉米线等,特别是具有文山特色的米线。因为文山米线是我一生的最爱,也是联系我和我们家 老唐的纽带。我和老唐 30 多年前就在云南开米线店,开得非常成功。我们自制的酱料和配料可以 说是最好的,‘兰米线’这个牌子也是在那个时候就形成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事业和人生的第一桶金”。兰姐来自中国云南文山,她和丈夫唐生的结识和结合的确与米线有不解之缘。当年的两个 年轻人真心相爱,但却受到来自各自家庭的阻力。兰姐父母早逝,不得不与长兄和长嫂共同生 活,年纪轻轻就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干过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各种脏活、累活和苦活。但年轻漂亮 的她一直没能赢得未来老婆婆的认可,因为唐生的父母觉得她们家太穷了,恐怕嫁妆都陪不起。 直到有一天,唐生带兰姐去见未来的公婆,兰姐手勤脚快地下厨房,亲手做了一碗米线给未来的 婆婆,老人家赞不绝口,终于改变了态度。“我们老唐家是广南的大厨,有做米线的绝技。这个小 姑娘有天赋,嫁过来可以继承老唐家的事业”,于是,两个年轻人顺利结合了。婚后,夫妻俩真的 开了一个米线店,老婆婆手把手地把老唐家的米线绝技教给了兰姐,靠着自己的勤奋,靠着老婆 婆的指导,兰姐的米线店开得风风火火,“兰米线”也远近闻名。人们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就 为了尝一口兰米线的味道。可惜后来,因为国家政策的改变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各种因素促使兰 姐夫妇放弃米线店,改为投身制药行业,取得了另一番成就。当年放弃米线店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也从此成为兰姐的心结。自 2008 年移民加拿大以 后,兰姐一直想在异国他乡开一个正宗的云南米线店,将家乡的美食介绍给汇聚在多伦多的来自 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亲朋好友。但在异国的生活并不轻松,一方面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孩子,另一 方面兰姐还热心于社区活动。她和志同道合者发起组建了加拿大云南商会和加中民俗文化艺术 团,还多次在自己的家里组织超百人的聚会,亲手制作兰米线招待大家。“未有其店,先闻其 名”,多伦多的华人社区如此评价兰米线。“虽然加拿大云南商会和加中民俗文化艺术团为促进加 拿大和中国的经贸和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还是觉得推介云南美食、特别是云南文 山美食才是我最为合适的为加中交流贡献的方式”,兰姐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心声。如今,四个孩子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分别在英国、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大学毕业,且 都已结婚生子并事业有成。减少了家庭负担的兰姐重开米线店的心愿也更为强烈了。在社区朋友 们的热心帮助下,兰姐的米线店终于开张了。这颗来自云南文山的种子,终于在安省列治文山绽 放出一朵最具云南风情的鲜花,完成了正宗云南美食与北美风味的完美结合。它为美食家提供视 觉和味觉的精制体验,为思乡者化解昼夜缠绕的离愁别绪,也帮助好奇者探索美妙和神秘的东方文化。美丽的云南米线传说过桥米线最早起源于云南蒙自县城,相传有位书生到湖心的小岛去读书备考,因为每日埋头苦读,常常忘记吃妻子准备好的饭菜,等到想起时饭菜都凉透了。由于长久进食不规律,书生身体日渐消瘦,妻子十分心疼。一日,妻子杀了一只母鸡,用砂锅熬好鸡汤后送去,并配上云南当地人喜爱吃的米线和其他辅料,一同放入熬制好的滚热鸡汤里。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温热度,书生很是喜欢吃,于是妻子就经常制作这样的米线给书生送去。后来,书生进京赶考,一举金榜题名。回乡后,他念念不忘妻子当初的辛苦和关爱,因为妻子每日端着热锅送米线到湖心岛时要经过一座狭长而曲径的小桥,于是书生便把这种做法叫做“过桥米线”,后来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在整个云南传为一段佳话,延续至今。云山味道招牌推荐云山味道,采用每日现熬猪骨老鸡汤,鲜美可口的汤底配上云南正宗火腿、嫩里脊肉、秘制香肠、炖鸡肉、脆哨猪皮、豌豆苗、云南山珍菌、鲍鱼片、老虎虾等十多种配菜,为每一位客人呈上云南米线的七彩的风味。招牌兰米线 - 老家味道云山味道创始人- 兰姐的秘制配方,鲜美汤底配上番茄片、韭菜、葱花、黑木耳、猪皮脆哨、还有兰姐独家秘制云南山珍菌和云南腌菜,最后再浇上一勺兰姐的秘制杂酱,让每位品尝过的兰米线的宾客都念念不忘,回味无穷。招牌正宗昆明卤面鲜面条配上葱花、韭菜、腌菜、花生碎、独家秘制焖肉和鲜美甜酱油,配上小汤,一口卤面一口汤,让您秒回云南。云山味道的招牌红烧牛肉米线、清汤牛肉米线也绝对独树一帜,超过10小时的慢炖牛肉口感极佳,香味四溢,在云南一定要吃一碗牛肉米线或面,无论红烧还是清汤,都会是此生不悔的体验。肠旺米线 鲜美现熬骨汤配上熟猪红、卤肥肠、云南腌菜、韭菜、葱花、脆哨猪皮和秘制焖肉酱料浇头,口感极佳,淡淡地花椒香麻口味成为云南一道亮眼的风味。独家秘制卤味,顶级大厨配方 卤猪肘、酱猪耳、卤牛腱肉三拼,配上一口独家辣油和香菜碎,这是每一位地道云南人吃米线的标准配菜!
The Artists Forum Festival Of The Moving Image 全球短⽚电影节介绍
搜罗网 -
The Artists Forum Festival Of The Moving Image是由已经成⽴22年,位于美国纽约 的⾮盈利组织The Artists Forum艺术家论坛举办的每年⼀届的全球短⽚电影节。该短⽚电影 节致⼒于为传统好莱坞之外的新兴的且富有创意的独⽴制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使得他们在 强⼤的纽约市以及国际艺术和媒体市场上被⼈们看到并了解。The Artists Forum艺术家论坛 由NYC & Company Foundation纽约基⾦会常年赞助⽀持,是纽约丰富⽂化的重要出⼝和汇 聚点。2020年10⽉16⽇⾄2020年11⽉14⽇,短⽚节五年来⾸次在线上展映,汇集全球包含 英国、法国、意⼤利、中国、韩国、⽇本等在内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部优质艺术家短⽚ 将和全球观众在线上⻅⾯。此次展映的短⽚被分成四个展映单元,分别以“Search for Belonging寻找归属感”、“Agent(s)...
FoodBall Toronto 2019———SOLO带你去感受独家的美食体验
搜罗网 -
Foodball Toronto 2019从全球范围甄选了来自巴黎,哥本哈根,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斯德哥尔摩,阿玛尔菲海岸,特拉维夫,多伦多,温哥华等各地40多位顶尖厨师,为大家展示不同风格的烹饪手法和新颖的菜品供大家品尝。今年的Foodball在Liberty Grand Entertainment Complex举行,除了能享受到独一无二的烹饪菜品外,还为来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与厨师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大家更好了解每一位厨师。有美食自然也少不了美酒,活动现场还提供了来自意大利及加利福利亚顶级酒庄的红酒和特色的鸡尾酒,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完美的独家美食体验。此次活动的全部收益都会捐献于Sinai Health基金会,用作更好发展Sinai卫生系统,为需要特殊护理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帮助。Foodball也将成为多伦多美食和社交日历上的标志性年度盛事。
搜罗网 -
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9月5号在多伦多拉开帷幕,作为北美的电影节盛事,每年的TIFF都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参赛和展映的影片以及各种明星大咖,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本届电影节为期11天,将展映来自全球各地的逾300部电影,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共有5部中国大陆的影片入围,分别是《地久天长》、《兰心大剧院》、《南方车站的聚会》、《气球》,以及纪录片《城市梦》以及3部国港台地区的影片,分别是《继园台七号》、《阳光普照》和《热带雨》。 (影讯回顾:http://solomag.ca/2019/09/04/904dianyingjie/)这次多伦多电影节备受大家期待的就是女神巩俐参演的娄烨导演的新作《兰心大剧院》的到来,当晚映后活动已经接近凌晨,但也不能够阻挡大家与主创人员见面的热情。《兰心大剧院》已定档2019年12月7日,全国上映。到时候大家都可以到电影院观看啦~~当晚,巩皇身着高开叉裙及刺绣披肩亮相多伦多红毯,机具气场。女神气质,秒杀全场!而在现场赵又廷被提及与巩俐合作是否紧张,赵又廷亲切的称呼巩俐为“巩皇”,并说道“其实我们相处的过程非常融洽,这一点我特别欣赏和佩服‘巩皇’。现场她跟我讲‘你演的是导演,所以就交给你吧。’我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信任。”另外备受大家关注的“复联”小分队也纷纷亮相,虽然都是因为不同的电影出现在电影节,但是能够看到他们也是十分令影迷开心的事情啦~各大明星数都数不过来 小伙伴们怎么看待多伦多电影节呢?
搜罗网 -
作为北美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将在9月5日至9月15日,盛大开幕。自1976年初次举办至今的TIFF,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第44届了,不同于其他著名的电影节,TIFF以展映优质影片为主,全程只设立了“观众票选奖”(People's Choice Award)这一个奖项。可以说每一个奖项都是观众亲自选择的自己喜欢的影片。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公布片单包括14个单元,这十四个单元分别囊括全景展映单元、大师单元、当代世界电影单元、站台单元以及午夜疯狂单元等其余九个单元。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共有5部中国大陆的影片入围,分别是《地久天长》、《兰心大剧院》、《南方车站的聚会》、《气球》,以及纪录片《城市梦》以及3部国港台地区的影片,分别是《继园台七号》、《阳光普照》和《热带雨》。这几部影片均会在影院进行播放, 具体信息编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到位↓↓↓片长:180分钟 单元:当代世界电影 中国大陆,北美首映 导演:王小帅 主演:王景春,咏梅,齐溪,王源,杜江 购票地址: https://www.tiff.net/events/so-long-my-son片长:126分钟 单元:特别展映 中国大陆,北美首映 导演:娄烨 主演:巩俐,赵又廷,汤姆·拉斯齐哈,小田切让 ...
搜罗网 -
说到夏天, 你会想到什么? 鲜花?水果? 还是盛夏里粉红色的梦?如果有一件物品 能蕴含你对夏天所有的想象, 定是一瓶粉色的莫斯卡托酒。 鲜花和果香, 甘甜又清澈的口感, 带有一点点的梦幻。 只要品尝一口, 你必然会爱上她, 一瓶还远远不够。Moscato莫斯卡托(Moscato)是意大利高贵的葡萄品种之一, 是麝香葡萄家族的统称。意大利语版本“Muscat”可以代表白莫斯卡托(Moscato Bianco), 粉红莫斯卡托(Moscato Rosé),...
Square One 于今春推出The Food District 汇集本地顶尖商户及餐饮商
搜罗网 -
Square One 于今春推出The Food District汇集本地顶尖商户及餐饮商The Food District首次引入Chocollata Gourmet Brigadeiros, Blackjack BBQ, Plancha Spanish cooking, BRØD Danish pastry house等优质美食体验多伦多讯 – 大型高级购物中心Square One近日宣布,位于该商场西侧拓展(West Expansion)区块内的高端概念美食区The Food District已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开张,并将于4月4日举办开幕仪式,届时,前100名顾客将获得一条便携式多功能二合一围裙,及最高$500的神秘礼品卡。The Food District引入了深受民众喜爱的本地商户及餐饮商。这个创新的区域将为美食达人及本地吃货特别推出地道、手工及优质正宗的餐饮体验,例如出自The Pie...
搜罗网 -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六日安省多倫多訊去年以120萬英鎊天價成交60年陳釀麥卡倫1926刷新了全球最昂貴威士忌紀錄的麥卡倫 (The Macallan),即將推出豬年限量版禮盒,是農曆新年商業饋贈和送賀親友的體面佳禮。以喜慶大紅主色,燙金印上麥卡倫酒廠精巧的蒸餾器與繁華應景花枝,這款融合中西奢華設計的豬年禮盒,包含兩瓶麥卡倫雪莉雙桶12年威士忌,於安省酒局 (LCBO) 限量發售300盒,售價 199.95 加元,極具收藏價值。另外,麥卡倫將於安省酒局指定分店舉辦豬年刻杯迎新春活動:於1月26日下午1時至5時在 Bayview Village 分店 (Sheppard 夾Bayview) 及2月2日下午4時至8時在 Markham Woodside 分店 (Highway 7 East 夾 Woodbine) 舉行品嘗試飲及刻杯服務。凡於活動期間購買任何麥卡倫威士忌,均可獲贈威士忌杯兩隻及即場刻印英文姓名或賀語服務,是別具心思的賀年紀念禮品。在威士忌界赫赫有名的麥卡倫除了出品世上最昂貴的威士忌外,還有一系列威士忌選擇:麥卡倫精萃
(Classic Cut) 2018版相比起2017版較高的酒精濃度,精萃2018酒精度為...
搜罗网 -
2018年11月8日,一年一度的多伦多亚洲国际电影节(Toronto Reel As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在Isabel Bader Theater举行开幕活动。今年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共计62部。其中有6部为华语长片,此次活动的开幕影片即是刚刚获得台湾金马奖8项提名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SOLO搜罗杂志对《谁先爱上他的》男主角邱泽先生也进行了采访。搜罗:您是第一次出演这类题材的电影,对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剧本理解会不会有难度?拍摄过程中最大的难度?邱泽:拿到剧本的时候感觉这种题材很新颖,难是难在导演给我的题目,她希望我可以百分百的和剧里面的角色活在一起,所以每一个当下都要和他相处,之后也要做出最真实的反应。搜罗:是如何学习揣摩剧中角色的心思?邱泽: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他,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揣摩,反而是用最真实的反映来扮演好这个角色。搜罗:这次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有什么感想吗?邱泽:开心,有点不可思议。很像是以前小时候看MBA美国的篮球联赛,我就是在台下看着的。金马奖对于我来说,我也是一直就像台下的观众一样,这次能获得金马奖非常的惊喜。搜罗:您在2002、2003年的时候曾发行过音乐专辑,往后还会继续做音乐吗?邱泽:觉得目前我好像没有这方面的天分和才华,所以暂时没有考虑这类的事情。搜罗:大家都知道您很喜欢赛车,那么除了赛车之外还喜欢其他的极限运动吗?邱泽:目前其实还是全心投入工作,还想玩赛车但是没有什么时间,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专心做演员,好好拍戏。搜罗:您觉得如何才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好的演员呢?邱泽:我现在也很难说什么才算一名好演员,因为我也还在学习到底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演员,但我觉得应该就是百分之百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演好拿到的每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