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Tourism
Dan -
9月12日,参加“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岳阳行”活动的海外华媒代表走进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用另一种方式感悟屈子文化和汨罗江畔亘古至今的滔滔诗意。屈子文化园挖掘屈原在此居住、创作、殉国的特定历史,整合区域内山、水、祠、院、馆、址等资源,以展现湖湘文化风貌为主,各地游客不断。屈子文化园包括屈子祠、屈子书院和屈子碑林。屈子祠又称屈原庙、汨罗庙,是一个典型江南风格的建筑。始建于战国末期,重建于清 乾隆二十一年,距今已有268年的历史。2001年,屈子祠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总面积1651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前、中进又分东、中、西三厅。后进中厅置屈原镀金塑像,像高3米。两旁柱上有于立群书郭沫若集《离骚》句:“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东西厢房现辟为介绍屈原生平的展室,陈列有历代牌本的屈原著作。“屈子祠中桂,年年吐异香。精忠昭日月,青史永流芳。”厅侧后行可见丹池,池中两花台内各植金桂一棵。丹池后行至二进,中殿为祭祀厅,设神龛,供“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牌。过神龛出拱门可见过亭,亭侧天井植300年树龄之上金、银桂。 屈原汨罗殉国后,好巫崇祀的楚人很早便开始了对屈原的祭祀,尤其是汨罗地区,更是最早在屈原故里和屈潭建有祠庙加以祭祀。随着人们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认可,屈原祠庙也逐渐从长沙、南阳地区发展至全国各地,特别是明清以来伴随华人脚步的远行,以立祠形式祭祀屈原的习俗,流播至世界各地。屈子在投江自沉时起,汨罗江就与屈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每年端午,汨罗人都会包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来追挽屈子的忠魂,围绕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几千年永不衰竭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成为湖湘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汨罗江的清流,流向世界,流进了全球华人的血脉。汨罗也因此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载入了民族记忆的版图。据学者研究,屈原在汨罗住了9年,度过他晚年时光,完成许多著作。屈原的思想体系,也是在汨罗形成的。传承屈原精神,当地一直在做文章。如:屈子祠展示与屈原相关的遗迹和文物,整理和修缮历代先贤的楹联诗赋;新建屈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Dan -
9月12日,参加“行走中国·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岳阳行”的12国华媒代表,走访享誉中国的“甜酒之乡”湖南岳阳汨罗市长乐镇,探寻传承千年的长乐甜酒酿造技艺是如何酿出5亿元的“甜蜜产业”。汨罗长乐镇是湖南首批特色产业小镇(甜酒小镇),也是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这里独特的手工甜酒已有上千年历史,长乐甜酒获评了“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在长乐镇麻石古街照壁巷的“熊记甜酒古法作坊”,12岁就开始学做甜酒的长乐甜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熊湘和正在手工制作甜酒。散发着清香的糯米饭刚出甑,他便用一块干净的白布捏出一个个饭团,逐一送给华媒代表品尝。“香!”“太好吃了!”华媒代表对糯米饭赞不绝口。熊湘和说,正宗的长乐甜酒虽然工艺不繁复,但在用料及容器、窖藏要求上极其讲究。酿酒用米须采用本地特产的“三粒寸”上等糯稻,要求米粒饱满、色白有光泽、无杂质、无霉变、无虫伤,酿酒用水须用深井井水。 “经过浸米、上甄、解淘、拌曲等数道传统严谨工艺流程酿出的长乐甜酒,闻之馥郁芬芳,食之唇齿留香。”熊湘和把刚做好的甜酒装坛后码放整齐,静待发酵。 近年来,汨罗市重点扶持长乐甜酒产业,推动甜酒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糯稻种植和老百姓家门口就业;长乐镇现有甜酒企业及作坊300余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7000人,年产值达5亿元。 2021年,长乐镇被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甜酒品牌,长乐镇打造了甜酒产业园,长乐街年产5000吨甜酒加工建设项目已正式投产。 淘米、浸泡、蒸煮……在甜酒产业园,工人们正在忙碌甜酒生产。传承千年古法酿制而成的经典味道,让园区企业湖南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撬开海外市场。 “长乐甜酒风味独一无二,我们的即食型易拉罐装甜酒已在菲律宾700多个商超上市。今年,公司预计可完成2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海外订单。”湖南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先斌说。 经过千年传承和发展,长乐甜酒在保留古法酿造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生产,产品供不应求,还畅销海外,助推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在菲律宾深耕多年的菲律宾湖南商会会长徐应阳品尝到长乐即食型甜酒后,赞不绝口,并从中嗅到巨大商机。经汨罗市工商联的牵线搭桥,菲律宾大成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菲律宾湖南商会平台,把长乐甜酒引入菲律宾市场。 通过签约菲律宾海外订单,湖南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的甜酒销量可再增加15%至18%左右,同时公司还在布局泰国等海外市场,面向海外客户需求研发新品。 目前,汨罗已形成长乐甜酒家庭作坊与大型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将进一步推动长乐甜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甜酒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我们正通过市、省两级,积极对接国内外各地展览、展会。”汨罗市贸促会工作人员杨标说,今年,以长乐甜酒为代表的汨罗美食,将有望开拓更多海外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Dan -
新华社兰州8月26日电(记者朱昊晨)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甘肃“高原行”采风活动25日圆满落幕,参与活动的媒体代表高度赞叹甘肃省的自然人文风光和发展新貌。自22日活动启动以来,海内外2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先后深入走访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多地,饱览黄河、草原、高山等风光名胜,参观博物馆、寺庙等历史人文景点,了解甘肃省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体验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独特风情。8月22日,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代表在甘肃兰州参观《读者》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朱昊晨 摄媒体代表们且行且叹,纷纷表示甘肃自然风光之雄奇壮美、历史人文底蕴之深厚、多民族之团结和谐、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之迅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对西部地区有了更为直观、具体和崭新的认识,也对甘肃及西部地区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在甘南访问藏族居民家庭后,台湾《海峡两岸》杂志社总编辑冯涵瑛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我第三次来到甘肃省,看到藏族同胞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愈来愈安康富足,我感到由衷的开心,也深觉中华民族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圆‘中国梦’的美好与宝贵。”“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北,我对此行所看到的甘肃省发展状况感到十分欣喜。”斐济《斐济日报》翻译部主管孙卓文对新华社记者说,“甘肃省在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这里的发展和进步,显示出中国坚持不懈地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上所作的努力。”8月23日,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代表与游客们游览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新华社记者 朱昊晨 摄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编辑陈林也是首次造访甘肃。他说:“山川锦绣、文化深邃、民风淳朴的中国西部给了我许多惊喜。我看到在基础设施、教育、经济等各方面,国家给予了当地很大的投入和扶持,各种实质性政策帮助当地民众提高了生活品质、促进了区域发展。我将在公司的媒介平台上全方位地向读者们讲述甘肃故事。”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人邱庆龄说,一路走来,在甘肃大地参访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身为台湾青年,亲身体会到祖国悠久璀璨的文明,甚感骄傲。在兰州,繁华发达的城市面貌、人山人海的观光客颠覆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想象。步入少数民族同胞的家中,看到他们幸福安乐的生活,了解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和帮扶,更加明白“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分量。邱庆龄每参访一处,便会打开手机向自媒体平台“粉丝”们进行直播,让他们“无时差”地感受甘肃的美食美景、社会风貌,了解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我来祖国大陆十年多了,大陆给了我许多的机遇,我想把大陆的真实面貌分享给台湾的亲朋好友,也许他们能在其中邂逅到属于自己的机遇。”8月24日,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代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海镇尕秀村参观。新华社记者 朱昊晨 摄媒体代表们且叹且书,在第一时间将采风途中所见所闻传递给读者,助海外受众更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尼日利亚《西非统一商报》责任主编王淑华在25日发表的报道中写道:藏区百姓的生活和乐幸福,大街小巷多民族和谐友好。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街道干净整洁,秩序井然。走进藏族民众家中,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安居乐业、勤劳朴实。《台湾新报》25日发表的报道中说:“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甘肃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必将成为多民族融合繁荣的典范。”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采风活动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多年来坚持举办的品牌活动,旨在邀请相关媒体实地深入走访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与发展成就,从而真实、客观、立体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今年,该活动再次来到甘肃省,来自阿联酋、加拿大、日本、欧洲、非洲、东南亚及海峡两岸的20余家华文媒体受邀参与。新闻来源:新华社
Dan -
文:中新社陈建新 图:搜罗传媒陈林“在这次‘高原行’活动中,我们所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的,无论是寺庙、市场,还是景区,社会氛围都很安定祥和。”结束完采风活动,菲律宾《联合日报》总编辑董拔萃在兰州如是表示。 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甘肃“高原行”采风活动25日在兰州落下帷幕。来自两岸及法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逾20位华媒代表,连日来走进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 在兰州,华媒代表们参观了读者出版集团,了解集团发展历程、出版发行及转型情况,品味“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并探访了甘肃省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古丝绸之路历史和甘肃彩陶文化;在甘南,华媒代表们走进拉卜楞寺、郎木寺、乡村民宿和藏族民众家中参访,并考察了宗教工作、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曾赴西藏参加“高原行”采风的董拔萃表示,在这些藏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从农牧民特别是搬迁户的居住环境中,就可看到这不仅仅是脱贫,也是实实在在地奔向小康。未来将加强报道藏族地区经济发展、藏族同胞幸福生活等真实情况。 来自台湾高雄的吴一昌,是《海峡两岸》杂志发行人。已是第三次来到甘肃的他表示,此前曾带台商赴临夏广河县开展扶贫工作,活动因疫情暂停,非常高兴听到广河县已从扶贫名单中退出。《海峡两岸》杂志不仅在两岸发行,也覆盖泰国、澳大利亚等地,希望进一步深入报道甘肃的风俗、民情、宗教等。 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高原行”采风活动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发起,首次举办于2011年。十余年来足迹遍布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为世界了解中国西部提供了重要窗口和平台。
Dan -
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甘肃“高原行”采风活动正在举行,多位海外华媒代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参访时表示,甘南的发展变化令人震撼,未来希望加强报道,让更多海外人士了解真实、鲜活的藏族地区发展故事。自22日起,来自两岸及法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捷克、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斐济等国家的华媒代表深入兰州、甘南等地采风。于甘南参访后,多位华媒代表向中新社记者分享此行感受和对甘南发展的建议。捷克《捷华通讯》副主编王小璐对中国近年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颇有感触。她表示,甘南在改善民众生活与保护草场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不少成效,未来在提高草场保护的科学化、精准性上可进一步探索。她建议包括海外华媒在内的更多媒体,继续深入藏族地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向世界客观、公正报道当地真实的面貌。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陈林说,近几天前往乡村民宿和藏族民众家中走访,可以看到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在其中的投入。于加拿大生活多年,他表示不少海外华人对甘南了解不多,尤其是国家在基础建设、教育、产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未来做好相关报道的同时,亦会呼吁更多海外人士到藏族地区实地走走。尼日利亚《西非统一商报》责任主编王淑华表示,第一次来到甘南,当地发展情况和固有印象完全不同,民众家中电视、网络、太阳能等各种设施齐全,已过上现代化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政府在民族地区的建设成效特别显著。接下来将围绕当地农村生活的变化,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尼日利亚及西非地区的民众更真切、直观地了解中国民族地区、尤其是藏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同样首次到访甘南,菲律宾《商报》执行总编辑蔡友铭十分关注宗教议题。参访拉卜楞寺,肃穆、纯净的寺庙氛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还了解到僧人学经的同时,也会学习天文历算、医药、英语等知识。他说,到此参观就可发现某些西方媒体所报道的“打压宗教”等情况完全不存在。他还认为当地旅游、畜牧等资源丰富,建议继续加大对外推介,让世界更多人前来看看美丽的甘南;同时当地可开发更多娱乐项目,丰富旅游业态。他表示,将通过报道让更多读者了解甘南的发展变化。
Dan -
中新社甘肃甘南8月23日电 (陈建新)“来甘肃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历史文化悠久,在这些精美的展品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能从中品味到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一直在传承。”参观完甘肃省博物馆,菲律宾《联合日报》总编辑董拔萃如是表示。 22日起,逾20位来自两岸及法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参观读者出版集团,了解集团发展历程、出版发行及转型情况,并探访当地博物馆,近距离感受灿烂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 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重要门户。华媒代表们先后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了解古丝绸之路历史及早期哺乳动物在和政地区繁衍生息及灭绝的历史。 “百闻不如一见!”在菲律宾生活已30年的董拔萃说,借助参访机会,能够亲眼看到很多以前只停留在书本上的东西。他表示,菲律宾有不少华侨华人,十分关注祖(籍)国发展。希望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让更多民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 来自台湾屏东、在两岸从事综艺节目导演工作的邱庆龄,手持拍摄器材边行走、边直播。在大陆生活近10年的他,经常奔走于各地,介绍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和声音,把甘肃的历史文化分享给更多两岸青年。(完)
Dan -
中新社兰州8月22日电 (陈建新)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甘肃“高原行”采风活动22日在兰州启动。逾20位来自两岸及法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媒代表,将在兰州、临夏、甘南等地开展采风活动,感知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新貌。 为期五天的活动中,华媒代表将参观读者出版集团,品味“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前往甘肃省博物馆,领略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走进拉卜楞寺、郎木寺等寺庙,了解宗教工作情况;实地走访极具浓郁风情的夏河县、碌曲县,考察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二级巡视员许波指出,此次活动行程丰富,涉及文化、生态、民生、宗教、民族等方面,希望大家以最擅长的方式,把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更多想了解中国、了解甘肃、了解甘南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海内外华文媒体“高原行”采风活动首次举办于2011年,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发起,十余年来足迹遍布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多篇报道被翻译成英、德、法、葡等多种语言,被国外报纸、刊物、网站等广泛转载,为世界了解中国西部提供了重要窗口和平台。
搜罗网 -
当地时间6月2日上午,“宁波驻希腊雅典联络处”揭牌仪式在中国-希腊投资者联合会举行。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宁波海曙区区长叶枝利、宁波市口岸办主任顾立群、宁波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利珍、宁波市外事办副主任焦双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叶万档,以及希腊阿提卡省政府、雅典市政府、雅典工商会等部门机构代表50余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宁波代表团在揭牌仪式后与希腊各界代表进行了座谈。李关定表示,宁波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China-CEEC Expo)的承办城市,该博览会旨在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19年升格为国家级机制性展会。s李关定指出,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浙江第二大城市,宁波舟山港是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也是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快的港口。此次“宁波驻希腊雅典联络处”正式揭牌成立,是世界第一大港口-宁波舟山港与世界第一大海运大国-希腊加深贸易往来合作的里程碑,期待开启双赢合作的新篇章。中国-希腊投资者联合会会长夏长伟表示,很荣幸受聘成为宁波驻希腊雅典联络处的首席代表,今后将继续加深中希贸易文化等方面交流,协助推动宁波市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以及中东欧博览会在希腊的推广工作。同时致力于为广大侨胞在中希贸易交流、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等方面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汪鹏 王洪普)图源:中希时报责编:秦雅楠、夏丽娟
搜罗网 -
海外网澳门6月28日电 (记者富子梅)南光集团27日与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濠江中学、澳门劳校中学等七所院校签署“南光教育奖学金”计划,启动为期三年的新一轮项目实施。图为签约现场。(南光集团供图)澳门中联办教青部部长李雪飞、经济部副部长黄圣彪、澳门特区教青局副局长黄嘉祺、全国人大代表陈虹、澳门立法会议员张健中、黄洁贞、马耀锋等见证签约。南光集团总经理姜维亮表示,“南光教育奖学金”项目2004年设立,18年来,项目参与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合作院校逐步扩大到目前的七所院校,为澳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筑牢夯实人才之基。责编:卢思宇、王瑞景
搜罗网 -
海外网澳门6月28日电(记者富子梅)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8月10至22日呈献由百老汇亚洲公司制作的音乐剧《仙乐飘飘处处闻》(《Sound of music》),一连16场的演出再现经典剧作的精妙美好,为澳门今年暑期增添音乐色彩。图为音乐剧《仙乐飘飘处处闻》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富子梅摄)传奇音乐剧《仙乐飘飘处处闻》享誉世界逾六十载,温馨的故事加上琅琅上口的歌曲,如《Do-Re-Mi》、《我最喜爱的东西》及《攀越群山》等,使这出音乐剧当年首演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剧作讲述活泼风趣的修院初学生玛莉亚获派到奥地利海军上校家中,担任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她与孩子们相处日渐融洽,并以音乐改变了不苟言笑的上校和孩子们。1965年同名电影上映并于翌年赢得五项奥斯卡奖项,一首首动人歌曲红遍全球。据介绍,本次来澳演出版本由三届东尼奖得主杰克.奥布里安(Jack O’Brien)执导,汇集全球各地的顶尖音乐剧演员和制作团队。在保留经典剧目精髓的同时,巧妙配合创新的舞台设计和场景转换技术,让观众彷佛置身奥地利,徜徉在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经典音乐之间,穿越时空,感受美好的视听体验。澳门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扎实推进文化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品牌,未来将陆续在澳门上演具有号召力的大型演出,引入更多演期较长、雅俗共赏的大型节目,通过与旅游平台等的合作,丰富澳门文化旅游资源,广泛推广澳门文化形象,以文化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本次演出获得中国银行、澳门航空及喷射飞航旅游的鼎力支持,门票于6月30日起售。责编: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