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C
Toronto
星期五, 25 4 月, 2025

搜罗中国

走进江西白鹿洞书院 感知千年古书院文脉

【搜罗网10月16日江西庐山讯】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省庐山市的白鹿洞书院,感受千年古书院的文化魅力。白鹿洞书院坐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庐山市海会镇与白鹿镇交界处,东邻鄱阳湖。书院建筑群四面环山,山地面积2900亩;古建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7800余平方米。贯道溪(发源于五老峰的凌霄峰)自西向东从院前流过,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白鹿洞书院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历史上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南宋朱熹之手;元代尤盛;明代达到鼎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她肇基于唐、定名于北宋、盛于南宋、绍隆于明清,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文字:刘占昆 摄影:陈林)

江西这个村,主导产业是柑橘!年产值8000余万元

地处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易家河村,是个典型的山区农村。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集温泉养生度假、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柑橘之乡、明尚书魏源故里。全村以柑橘为主导产业,柑橘种植总面积4600余亩,总产量4200万斤,产值8000余万元。旅游为该村支柱产业,近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湖水、一桌饭、一棵树、一条溪、一口泉的产业发展态势。如今的易家河村已然成为了民风淳朴、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金秋垂钓好时机,“一湖清水”引客来

近年来,垂钓休闲游火热,庐山西海瑶池湾国际垂钓中心作为集“国际垂钓、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精品度假、运动拓展、水上娱乐”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垂钓中心,迎来了众多游客。在垂钓平台,许多游客分散到各个钓点,或挂饵抛竿或手握钓竿等鱼上钩,游客悠闲而放松,尽享垂钓魅力。据垂钓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国庆假期期间的垂钓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所有水上垂钓民宿在国庆节前就已全部预订一空。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垂钓中心在节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游客们有足够的垂钓资源,垂钓中心节前就增添了多个垂钓点,并提前投放了2万条鱼苗至水中,后续也会根据游客垂钓情况持续补充鱼苗。同时,垂钓中心还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力求为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务和体验。 

旅游新玩法 “科技+非遗”赋能“夜经济”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中国“十一”黄金周假期,活力四射的游客们正准备好在美好假期里尽情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来到金秋时节的庐山西海,白天赏绝美湖光山色,夜晚也可享受“科技+非遗”全新玩法。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夜经济”作为庐山西海文旅融合新“夜”态,绽放出庐山西海夜间的无限魅力。夜晚的柘林老镇非遗美食文创园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游人涌动、人气爆满。古街小巷辉映各式各样的灯光,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也随之升腾。这个“十一”假期,除了游园观赏精彩演艺活动与尽显赣北地域特色的古朴建筑,品味琳琅满目的各地特色美食小吃之外,还有更多“玩法”供游客选择。江西首家《唐朝诡事录·西行》VR国潮沉浸剧场入驻庐山西海柘林老镇,采用“实景互动+虚拟现实”的全新模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这场扑朔迷离、惊险刺激的奇幻探案之旅的同时,深刻感受盛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江西首家国漫文创展馆也在同时期开业,各式各样精美创新的文创产品新颖独特,让人爱不释手。夜色深沉时,非遗瑰宝火壶表演在此拉开帷幕。细碎闪耀的无数火花微粒倏地在匠人手中绽开,在深色的夜幕衬托下让人目眩神迷,游客朋友们围成一圈又一圈欣赏着这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还有竹竿舞、篝火晚会、畲族不倒翁等多种特色非遗表演精彩亮相,让游客体验到庐山西海独特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国潮沉浸剧场引人入胜,文创精品独具匠心,非遗演艺彰显传统文化韵味……“科技+非遗”新模式,让这个“十一”假期之夜精彩不停。近年来,庐山西海风景区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生态游览、非遗体验、美食品鉴、旅游互动,点亮“夜经济”,促进夜消费,激发新活力。  

庐山西海“旅游+”跑出新赛道

到西海308平方公里的水面冲浪一下、去西海舰队运动休闲中心体验一场时尚潮流的匹克球、在“清凉司马”民宿避暑旅居、在柘林老镇来一场与桃花仙子同款的“美食拉练”……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除游湖登岛等传统旅游观光外,庐山西海一波“旅游+”产品“异军突起”,表现亮眼。触发游客身心体验的“旅游+”模式,正在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能量。 赛事与旅游相结合,让“流量”变“留量”庐山西海水域308平方公里,8000多座岛屿星罗棋布,被誉为“中国最美湖光山色”,拥有一级水质、一级空气,独特的资源禀赋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新风尚风靡庐山西海。风景区先后举办2024年中华垂钓大赛江西九江选拔赛、中国家庭帆船赛暨庐山西海第三届国际帆船赛、2023中国象棋儿童赛(南方赛区)、“爱在西海 幸福520”爱情跑、庐山西海杯全国中老年篮球巡回赛、第九届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风筝赛、中国路亚黄金联赛等大型赛事。体旅互动深度融合,形成了聚合效应,也带来了旅游的“爆点”。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庐山西海风景区体育旅游接待87.03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收入1.66亿,带动经济收入17.13亿元;风景区连续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并于2023年12月,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蹄疾步稳。当旅游业的消费升级遇到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撬动的是背后强大的消费需求,“旅游+体育”已成为庐山西海风景区的新经济增长点,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今年5月中旬,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314名运动员齐聚庐山西海,参加第三届“爱在西海·幸福520”爱情跑活动。除欣赏美景外,享受全民健身运动乐趣,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特别推出减免门票、食宿优惠折扣、代金券等系列福利活动,也带动了庐山西海旅游消费产业链的升级。8月3日,2024YONEX Summer Camp 青少年俱乐部交流夏令营在西海舰队开营,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人参加。“对羽毛球很感兴趣,了解到庐山西海这里有专业的教练和场地就报名了,这里风景很好,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夏令营学员阮圣贤说道,“刚来夏令营报到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我在景区玩了个遍,滑翔伞、露营、水上摩托艇都挺有趣的。”对于体旅融合带来的利好,景区民宿老板感同身受,“每次举办比赛,我们民宿的客房都被提前几天订满。”夕子畔民宿主王秀如是说。庐山西海把发展和推广匹克球运动作为推动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匹克球之乡”,全力推动亚洲匹克球联盟(庐山西海)国际赛事基地落地,不断擦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金字招牌,让庐山西海体育旅游融出新动力、再上新台阶。沉浸与景观相融合,让“看景”变“入景”今年假期,游客们登上云居塔远眺美景,戴上VR眼镜、坐上VR椅,沉浸式感受3D水底浪漫,体验高空飞越湖岛的刺激与快意,仿佛自由穿梭于各个景点;“云游西海”“沃视频”24小时直播、“一码游西海”等“云赏景”服务,受到游客青睐。发展新业态,打造新场景,不是传统纯粹观光休闲业态的回归。用科技赋能,丰富文旅消费体验。据了解,江西首家《唐朝诡事录·西行》VR国潮沉浸剧场的近期入驻庐山西海柘林老镇,采用“数字科技 + 影视呈现 + 文化旅游”的全新模式,通过精湛的场景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以及前沿VR科技,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感受盛唐文化的魅力。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不仅将丰富柘林老镇的文化内涵,也将为赣北文旅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剧场以爱奇艺高分爆款剧集《唐朝诡事录·西行》为蓝本,将热门IP与国潮文化相结合,创新应用全球先进的全感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为海内外游客呈现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国文化盛宴;通过真人NPC的引导和互动,解谜、完成任务等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剧情同时推动剧情发展,提升了参与感和体验乐趣。依托数字技术、围绕游客“五感体验”推出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带动了文化IP、景区景观等文旅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升级,庐山西海文旅产业逐步向智慧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服务与提升相整合,让“游客”变“常客”为给游客提供更佳出游服务和体验,庐山西海以深入开展景区“百日攻坚 优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打牢基础、提升品质;大力“走出去”,邀请国内一流团队,为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强化新质生产力在景区文旅领域的布局与建设,推动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接待能力、宣传营销、环境卫生、能力素质等全方位提档升级,持续提升旅游便捷性、舒适度、时代感、文化性、沉浸度,奋力打造全省标杆、全国一流的热门景区。以“让‘景点’变‘热点’、让‘风景’变‘丰景’、让‘游客’变‘常客’”为着力点,庐山西海精心布局帐篷营地、乡村咖啡馆、小酒馆、精品民宿等时尚业态,提升景区品味;科学布局氢能、电能等新能源车船等旅游设施,以及VR、AI等新科技,为旅游发展赋能;加强旅游民宿协会、餐饮协会等各类旅游主体扶植力度,培育规模集聚效应;培育庐山西海富硒鱼、富硒水、富硒茶、富硒橘等富硒系列农产品地理标志。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聚力改革攻坚,在游客与景区的“双向奔赴”中解锁更多“游在西海、乐在西海”的新产品新体验……庐山西海风景区以旅游产业新活力激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动能,着力谱写“诗与远方”新篇,在融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中争当排头兵、主力军,为九江全力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贡献西海力量。 

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之邂逅微山:探寻山东南大门的魅力瑰宝

2024 年 10 月 15 日,来自韩国、爱尔兰、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埃及等9个国家的11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脚步踏入了山东的南大门——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华文媒体一行乘坐轮渡,缓缓驶向微山岛景区。沿途,芦苇济济,水天苍苍,湖水澄碧,接天连壤,蔚为壮观。微山岛,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承载着运河文化、梁祝文化和微山湖文化的厚重历史。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如同微山湖的湖水一般,深邃而宁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自然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魅力。微山县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微山麻鸭、乌鳢、四鼻孔鲤鱼和松花蛋最富盛名。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微山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品尝着这些美食,仿佛品尝到了微山县的历史与文化,让人回味无穷。微山湖湿地公园,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生态资源丰富。漫步在湿地公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湖水波光粼粼,芦苇摇曳生姿,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微子文化苑,依托宋贤目夷君墓而建。横额书写着“微子文化”四个大字,彰显着这里的历史底蕴。微子文化苑集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休闲娱乐于一体,是一处山水结合、历史自然结合的度假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微子的生平事迹,感受微子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放松身心,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是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占地 1250 亩。这里集苗种培育、水蛭繁殖、微山湖鲤鱼、乌鳢原种隔离保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休闲垂钓及配套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微山县渔业的发展,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渔业科技的平台。微山县博物馆,坐落于古老的大运河之上。运河将博物馆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有微山湖大运河展厅、石刻展厅、水下考古展厅以及渔家文化展厅,南岸包含运河书屋、微山湖文创馆等配套服务。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诉说着微山县的历史变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示着微山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微山县的历史文化,感受大运河的魅力。此次微山之行,让海外华文媒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微山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美食,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相信在未来,微山县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走进江西庐山西海:体会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与休闲

10月15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九江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体会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与休闲。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是一处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中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中国最佳旅游胜地等为一体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区。(文/图 吴鹏泉 刘力鑫)

走进江西庐山西海柘林老镇美食文创园

10月14日晚,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九江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柘林老镇美食文创园,这里是一个具有赣北地域特色的文旅休闲度假小镇,傍依西海,毗邻修河,占地61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是一个集吃、喝、玩、游、娱、购为一体的沉浸式特色文创产业园区。(文/图 吴鹏泉 刘力鑫)

走进江西南昌,领略厚重文化底蕴

登上“江南名楼”滕王阁,解锁千年古韵;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受书画文化;探秘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与西汉“对话”……10月13日至14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江西南昌,感受豫章故郡的厚重文化底蕴。  夜登滕王阁,沉浸式体验千年历史古韵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江之畔的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扬名天下。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13日晚,海外华文媒体一行登上滕王阁,沉浸式体会“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巍峨。极目远眺,江畔鳞次栉比的高楼尽收眼底。一江两岸璀璨灯光秀与古朴壮观的滕王阁交相辉映,让古与今在这里交融碰撞。参观途中,十余年前到访过南昌的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连连感叹“变化很大”。“南昌市政府在夜景规划方面做得很好,高楼林立、灯光璀璨。”他认为,当地要进一步加大滕王阁和一江两岸灯光秀的宣传力度,把海外游客吸引过来。  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秋十月,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八大山人纪念馆丹桂飘香、绿树成荫,显得格外静谧。馆内青石砖瓦建筑古朴典雅、自然脱俗。朱耷,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长花鸟画。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八大山人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南昌市有名的文化地标。”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介绍说,60多年来,该馆坚持以学术为引领,通过学术研究把高质量的展览推送给大众。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前来参观采访,希望大家向海外受众推广八大山人,“我们也希望去海外举办一些展览活动,助推中外文化交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后,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用手机记录下一幅幅八大山人的画作真迹。“八大山人的作品很有自然美态,让我们看了身心愉悦,能感受到其作品的意趣。”她说。  走进神秘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领略大汉文明14日下午,海外华文媒体一行乘坐观光车,沿着紫金大道进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浓厚的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遗址公园完整呈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图景,犹如打开了一部汉代历史文化教科书。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由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及墓葬群等组成。  其中,海昏侯刘贺墓园是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汉代列侯墓葬,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海昏侯墓主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他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帝”。来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刘贺铜像,一楼、二楼展厅陈列着大量刘贺墓出土的文物。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让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叹为观止。她说,出土的文物涵盖海昏侯的衣食住行,完整展现了汉代文化,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希望通过此次参观采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繁荣灿烂的汉文明传播给巴西民众。”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14日在南昌启动,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参加此次采访活动。( 吴鹏泉 刘力鑫 吴敏)

“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在枣庄启动

10月14日,由山东省侨办主办,枣庄市侨办承办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在枣庄启动。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冯尚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左文致辞,省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刘彬华主持。省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二级调研员刘伟,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虎,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会锋,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办、港澳办、侨办主任黄雯雯参加。冯尚伟在讲话中指出,山东是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发挥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优势,通过采访考察,亲身感受山东“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成就。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宣传好山东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优势,宣传好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成效,宣传好山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让世界充分了解全面真实立体的山东。左文对活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枣庄是一片饱含深情、充满希望的沃土,是一方投资兴业、创新圆梦的福地。期盼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能够在枣庄多走走多看看,领略枣庄的温度和底蕴;期盼大家广泛宣传枣庄、推介枣庄,让更多的海外朋友了解枣庄、走进枣庄、融入枣庄。来自加拿大、韩国、爱尔兰、意大利、法国等9个国家的11家海外主流华文媒体负责人及骨干记者介绍了各自情况,并表示将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优势,让世界了解枣庄、让枣庄走向世界。本次活动是“2024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首次走进枣庄。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将赴枣庄各区(市)采访报道,围绕历史底蕴、红色文化、绿色转型、乡村振兴和华文教育基地建设等进行采访和考察,向世界展示枣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