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C
Toronto
星期日, 28 9 月, 2025

四川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自贡:探访产业创新高地,领略文化名人风采

【搜罗自贡5月20日讯】“追梦中华·感知四川”海外华文媒体行活动走进四川自贡,媒体团成员深入探访自贡航空产业园与吴玉章故居陈列馆,感受这座城市在产业创新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自贡航空产业园作为四川省唯一以无人机及通航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经开区,自2015年7月成立以来,园区凭借凤鸣和兰田两个通用机场,以及面积1606平方公里的“川协5号”和1.1万平方公里大型无人机试飞空域等优势资源,迅速崛起。这里先后获批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称号,已然成为全省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目前,园区已汇聚航空工业成飞、中航无人机、腾盾科创等50余户重点企业与院校,构建起覆盖无人机总装、部装、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制造、航空标准件制造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其生产的无人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通信、森林防灭火、人工影响天气等多个领域,还成功打造“国家级无人机气象观测基地”等专业平台。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对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和取得的科技成果赞叹不已,纷纷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硕果。离开航空产业园,媒体团来到吴玉章故居陈列馆。吴玉章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其故居于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发挥故居的文化价值,当地自2017年起开发建设玉章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累计投入约4.5亿元,完成2.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建设、故居修缮保护,以及6000平方米红色文化展示中心和1500平方米游客中心等项目。吴玉章故居陈列馆精心打造了吴玉章生平事迹展厅、故居生活场景复原区、农民漫画馆、玉章雕塑走廊等区域,全方位展现吴玉章先生在教育、学术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该景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并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漫步其中,感受着故居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吴玉章先生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深表钦佩,也对中国文化名人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贡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上的亮点成就,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纷纷表示,要通过自身平台向全球讲好自贡故事,助力自贡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走进内江

5月19日—20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内江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活动走进内江。来自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等地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涉侨中央媒体记者、省级主流媒体记者一行18人,走访了内江市资中县文、武庙,四川中科奥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大千博物馆等地,感受了内江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布局未来产业的生动实践。走进资中文庙,一路经过洗墨池、华表、礼门、状元桥……,一座气势恢宏的院落就出现在了记者朋友眼前,红墙金瓦、檐角高翘……,通过讲解,资中文庙“五绝一奇”的故事徐徐展开,仅百米之隔的资中武庙也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致。二庙对峙而立,全国罕见,令记者朋友赞叹不已。随后,采访团走进张大千博物馆,参访了南张北溥、面壁敦煌、东张西毕等展厅。     一路上,大千路、大千园……陆陆续续映入眼帘,俨然“大千”文化已融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更可持续。”采访团成员在深入了解后表示,内江积极推动大千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大千文化之乡”知名度。大家纷纷认为,资中文旅部门遵循设计创新、文旅结合、突出互动的原则,致力于把资中文庙、武庙、状元古街打造为成渝线上的精品国学教育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在深耕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内江也着眼未来产业布局。记者们认为落户内江的中科奥格公司的基因编辑技术全球领先,已成为内江抢占未来健康产业的一个缩影。大家一路参观,一路采访,一路感慨,对内江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取得的发展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一员,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向海外讲述内江故事,展示内江产业发展的新成果,推介内江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稿源:四川省侨联)

中科奥格基因编辑猪的科技密码

【搜罗内江5月20日讯】"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走进内江,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中科奥格公司,深入了解基因编辑猪项目的科技奥秘,探索内江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中科奥格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媒体代表们介绍了企业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探索历程。今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亚洲首例"多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手术,手术使用的6基因编辑猪肾脏就来自中科奥格。截至目前,这颗"猪肾脏"在患者体内状态良好,血肌酐已恢复正常水平,这一突破性成果引起了媒体代表们的高度关注。据介绍,中科奥格自2018年落户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来,已建成国内最大医用供体猪繁育场,并联合国内顶尖器官移植团队开展临床前试验研究。目前,公司在基因编辑猪领域已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已应用于肝、肾、心等多种器官移植的临床前研究。讲解人员特别提到,中科奥格在内江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一期基因编辑猪繁育基地,到二期DPF医用猪基地,再到今年落成的中国(内江)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三期项目),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三期项目占地130余亩,每年可稳定产出2000头实验猪,将为异种移植和农业生物育种提供重要支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的国际首个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移植研究,同样使用了中科奥格提供的基因编辑猪。这些经过6基因编辑的猪器官,通过敲除关键排斥反应基因并插入人源基因,大大提高了异种移植的成功率,为解决全球器官短缺问题带来新希望。

探千年文武双庙,品巴蜀文脉风骨

【搜罗内江5月19日讯】“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行活动走进内江资中,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埃及等15国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及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社记者深度解码这座川南古城的“文武之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资中文庙与武庙。文庙:千年儒风的历史回响资中文庙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4 - 987年),最初坐落于县城大东街。由于旧庙地势低湿狭窄,且临街喧闹,清道光九年(1829年),在州牧贵州石阡张海澜的倡议下,士绅们集资将文庙迁至北关外邑人赵逵曾游居过的洗墨池处,历经六年,于道光十五年竣工。这座文庙总占地面积达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坐北朝南,采用复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四进建筑高低错落,有序分布在中轴线上 。如今,保存完整的建筑有万仞宫墙、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明成化碑、清康熙碑等。其主要建筑均覆盖琉璃瓦,正脊装饰着宝鼎与蟠龙,翼角飞翘,尽显南方古建筑的俏丽精巧风格。大成殿内藏有诸多珍贵文物,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八位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尤为独特的是,这里供奉着全国文庙大成殿内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这尊站像高达3.85米,比山东曲阜的孔子像还高出65公分,加上脚下1.2米高的基座,总高5.05米,重达12吨,由一整块采自内江田家镇石包沱的坚硬巨石雕琢而成。其造型参照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至圣先师图”,孔子身着布衣,神态栩栩如生,仿佛正穿越千年时空,向世人讲述着儒家的智慧。此外,殿内还有全国最大的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镂空雕刻九龙二凤盘绕,金底黑字,精美绝伦。资中文庙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世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许多海外学者、文化爱好者慕名而来,通过对文庙建筑、文物以及祭孔等传统仪式的研究与体验,深入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武庙:忠义精神的千年传承资中武庙又名关帝庙,位于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约100米。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清乾隆、同治时期先后经历三次修葺,民国元年(1912年),武庙内增建武星殿,以纪念民族英雄岳飞。武庙占地面积373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08.8平方米 。虽外月池、照壁、七星门已毁,但现存的朝贡殿、关圣殿、偏殿武星殿(启圣宫)、三义祠和左右厢房、钟鼓楼、廊道、院坝等建筑,仍能让人感受到其昔日的恢宏气势。关圣殿高22.25米,采用九脊重檐歇山式屋顶,翼角起伏交叉,殿内8根大圆形石柱坚实有力地支撑着,承载着岁月的厚重。这里供奉着关羽、关平、周仓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联想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的英勇传奇。关圣殿左侧的武星殿(启圣宫)是为纪念岳飞而建,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爱国精神和忠义情怀与武庙所弘扬的精神一脉相承。三义祠中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的神像,再现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场景,他们义薄云天的情谊千古传颂,令人动容。武庙的建筑工艺精湛,屋面的青黄色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与毗邻文庙的红棕色琉璃瓦交相辉映,二者对峙而立的格局全国罕见,极具文物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关羽的“忠”“义”“仁”“勇”精神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更随着华人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华人社区,关帝信仰极为普遍,关帝庙成为凝聚华人情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资中武庙作为关帝信仰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格、祭祀仪式以及所蕴含的忠义文化,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人华侨前来寻根溯源,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忠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独特的文化符号,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目前资中正以文武双庙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沉浸式展演、非遗体验等创新形式,推动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从儒学圣地到忠义殿堂,资中文武双庙以“儒风侠骨”的双子星姿态,勾勒出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图/文:陈林)

聚焦四川低空经济新势力 沃飞长空成关注焦点

【搜罗成都5月19日讯】“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活动首站便聚焦于四川低空经济领域的明星企业——沃飞长空。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2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共同深入探索四川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无限潜力。沃飞长空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专注于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与智能驾驶的新通航企业,始终以“创造可信赖、可持续的美好低空出行”为使命,在eVTOL(电动载人航空器)领域不断深耕。旗下AE200低空载人航空器的工程研发与商业应用加速推进,致力于让低空出行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技术实力是沃飞长空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是目前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先进空中交通”领域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还是中国国内第一家由民航总局受理并启动适航审定工作的有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公司。同时,沃飞长空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eVTOL产品研制能力和国际头部eVTOL产品运营能力,在低空出行企业中独树一帜。其全自研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已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国内首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与研发能力。根据记者现场咨询工作人员了解到,其批量生产后的成本消耗,以及日常维护都远远远低于原有的直升飞机,更安全更可靠更低耗:成本方面:AE200产品购置成本约为同等直升机的1/2-1/4,大规模运营后,综合效费比显著提高。在使用成本上,从天府广场飞到天府机场,AE200成本仅是地面专车的1.5倍-2.5倍。而传统直升机不仅购置成本高,其燃油消耗、零部件更换等使用成本也较高。安全方面:AE200采用8动力4倾转结构,部分动力失效时仍能正常飞行或迫降,还可装备整机降落伞,在特殊情况下可整机开伞保护,设计系统性地优化了航空器气动外形,采用分布式电推进技术,克服了传统倾转机构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的短板。这些设计和技术使得AE200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相比之下,传统直升机在遇到发动机故障等问题时,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能耗方面:AE200是纯电动驱动,每公里能耗较传统直升机降低70%,非常环保。传统直升机依靠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燃油消耗量大,不仅运营成本高,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2035年更是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在成都启动

5月1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成都、内江、自贡、泸州等市州侨联具体承办的“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在成都启动。四川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2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杨东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个5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多看看、多想想、多写写、多走走,用镜头捕捉美好,用文字传递力量,把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故事讲述好、讲出去,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美四川,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采访团成员、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代表海外华文媒体发言。他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平台的作用,用住在国人民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摄影、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四川发展的真实故事,用国际化的视角,展现四川的独特魅力,让世界听到更多来自四川的声音,向世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四川故事、中国故事。本次活动历时7天,自19日起,将走进成都、内江、自贡、泸州等地围绕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生物科技、低空经济等方面进行采访宣传报道。本次活动由省侨联机关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余文彬主持,四川日报全媒时政新闻中心、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负责同志参加活动仪式。  

“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结束 采访团成员为四川历史文化与发展速度点赞

3月30日,“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顺利结束。自3月24日该活动启动以来,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5家中央媒体代表先后到成都、德阳、眉山、乐山以及广安等地考察采访。体验天府之国发展速度3月25日—26日,采访团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境内的成都青白江铁路港,实地感受了“陆上港口”的繁忙。据介绍,近日,始发于荷兰蒂尔堡的成都国际班列——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专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带来上千吨进口糖酒类商品,跨越万里山河相赴“春糖”之约。专列运来的德国啤酒、比利时巧克力、荷兰奶粉、意大利糖果等500余种进口商品,均在成都糖酒会进行了展销。参观结束后,美国《华盛顿中文邮报》董事长倪涛说道:“铁路港的启动运行为青白江进一步提升集散能力、国际门户枢纽能级以及多式联运能力提供了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践,为成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了不竭驱动力。”在乐山的行程中,采访团前往了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茗新村、五通桥区的化工企业等点位考察采访。采访团成员、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在茗新村感叹道:“这里桃花盛开,整洁且美丽,有一种恍如仙境的感觉。”在听说茗新村距离峨边南站高铁站只有8公里时,朱新娥非常意外,她感慨,便利的交通条件让茗新村与外界有了沟通的桥梁,相信峨边彝族自治县和茗新村会越来越好。3月29日,采访团一行又来到位于广安市岳池县的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四川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媒体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大家纷纷表示,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所见所闻,向海外、向世界展现这里发展的面貌和速度。感受巴蜀大地历史文明采访团还前往了三星堆博物馆、三苏祠、郭沫若故居、邓小平故里、川东民俗博物馆等地参观。在三星堆博物馆,采访团一行了解了遗址发掘情况。博物馆里的各式文物,让采访团一行对古蜀文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采访团成员、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感叹:“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三星堆更好地推介到海外,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使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三苏祠,采访团一行漫步于红墙环绕、古木扶苏的静谧院落中,参观祠堂、古井等遗迹,穿越时光与三苏父子对话,在书香气息中了解苏氏家族的变迁史和成长史。苏轼的人生哲学,丰富了眉山这片沃土,众多媒体表示,要以苏轼为代表,把四川人的豁达开朗、自由创新的民风向海外传播。采访团成员、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说:“苏轼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这都离不开眉山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及苏轼自小受到的良好家教家风教育。”菲律宾亚太通讯社副社长陈红玲说:“此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尤其是对东坡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在邓小平故里,采访团近距离感受邓小平的故乡风情,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对邓小平故里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朱新娥说:“我们为祖国有像小平一样的人接续奋斗感到骄傲,正是他们的奋斗拼搏,才有了今日中国的强盛,我们在海外腰杆才能越挺越直。”(省侨联供图,视频拍摄制作:搜罗传媒 陈林)

海外华媒探访邓小平故里

3月28日下午,“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团来到四川省广安市,专程参访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里。在邓小平铜像广场,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团一行瞻仰了高达2.5米、重1.2吨的邓小平铜像。铜像基座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鐫刻著江泽民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海外华媒采访团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仪式结束后,记者们纷纷在铜像前合影留念,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和怀念。广安市,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因孕育了邓小平而备受瞩目。邓小平故居位於广安市协兴镇,是一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这里不仅保存了邓小平童年生活的场景,也是瞭解他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视窗。邓小平故居座东朝西,由东、南、北三组单层建筑组成,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共17间房屋。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承重体系,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典型的川东民居建筑。在故居內,记者们参观了邓小平的臥室、书房等生活场所,感受到了他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態度。从邓小平的出生、成长,到他为新中国和中国改革开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每一段历史,每一段经历,每一处展品都让人肃然起敬。在陈列馆內,记者们通过观看珍贵的歷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对邓小平的生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瞭解,深刻感受到他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表示,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对邓小平故居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通过实地参观,对邓小平的伟大成就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以及他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安有个道台院子——川东民俗博物馆

3月28日,“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海外华文媒体四川採访团走进广安市的川东民俗博物馆(道台院子)。川东民俗博物馆始建於清康熙年间,成规模於乾隆年间,是川东北地区罕见的清中期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博物馆占地面积广阔,古建筑面积超过2300平方米,保存著大量的民俗文化收藏品,这些藏品不仅是川东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研究川东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料。2016年,博物馆经过修复工程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广安首个展示川东民俗文化的视窗。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采访团首先参观了博物馆的核心区域。他们穿过一道道古朴的门廊,欣赏著精美的川工木雕和斑驳古老的牌匾,感受著这座古建筑的沧桑与厚重。在展厅內,记者们被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收藏品所吸引,从古代生产生活用具到传统工艺品,每一件都蕴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每一件无一不传递著川东人民的文化和生活图景。记者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和寓意,对川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对一件千工雕花鎏金床產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张床造型精美,雕刻繁复,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这张床的製作过程和寓意,让记者感受到了古代川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此外,记者还参观了广安乡贤名宦祠和清代道台制度展厅等板块。在乡贤名宦祠中,记者瞭解到了广安地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事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清代道台制度展厅中,记者则通过展出的文物和资料,对清代道台制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参观结束后,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表示,此次参访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广安川东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仅亲身感受了川东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川东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川东民俗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川东文化的视窗,更是一个传承歷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他们將把此次参访的经歷和所见所闻带回海外,通过报导和宣传,让更多的人瞭解川东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瞭解和友谊,让川东民俗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內得到传承和发扬。

“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乐山)采访行活动走进峨边

3月2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乐山)采访行活动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及涉侨中央媒体记者一行18人,实地探访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一步千年”的飞跃发展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副处长曹晓婧 ,四川省侨联机关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余文彬,四川省侨联网络宣传中心主任权威 ,乐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席代金,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玉秀,县领导曲别木良、曾艳,省、市、县侨联相关人员参加。活动中,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茗新村,先后走进茗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积分超市、彝步千年·文旅新寨综合体、浙川峨边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实地参观、听取相关介绍,详细了解茗新村从无到有的美丽蝶变,近距离感受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第一次来到茗新村,便被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所吸引,表示很想融入这里的生活。“这里桃花盛开,特别的美丽,云雾袅绕,有一种恍如仙境的感觉,走进村庄,发现这里的村舍特别的漂亮,而且环境特别的美丽、整洁、干净。”听说茗新村距离峨边南站高铁站只有8公里,朱新娥非常意外,她表示,便利的交通条件让茗新村与外界有了沟通的桥梁,相信峨边彝族自治县,相信茗新村会越来越好。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茗新村的跨越蜕变让加拿大搜罗集团执行董事陈林深受触动,“今天是第一次来茗新村,我还是很震撼的,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是很触动我的。听说以前这个地方很贫困,但是现在看起来,整个村子的统一规划,是非常好的。特别是积分超市,我觉得这种体制非常有意思,而且能够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这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他表示,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将努力把这样的故事向全世界传播。大家一路参观,一路惊奇,一路感慨,对精致的村庄、秀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厚重的历史文化赞不绝口,对脱贫攻坚、东西协作、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茗新村能有如此大的发展变化,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一员,将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系列报道,向海外讲述茗新村的动人故事,展现峨边形象,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助力峨边高质量发展。茗新村前身为四川省司法系统沙坪茶场,2005年,沙坪茶场搬走后,形成了管理上的空白。10多年来,先后有来自大小凉山8个区县的1200余人搬进茶场空置的危房,成了一个人员混杂、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环境脏乱差的区域,又名“八县村”。2017年,脱贫奔康的春风吹到这里,茗新村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建制村批准成立。聚焦宜居、宜业、和美,茗新村走出了一条生活富足、治理有序、乡村和美的振兴之路,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5A)先进村党组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2023年2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用3分24秒报道茗新村乡村振兴新实践,茗新变“明星”。图文提供: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