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C
Toronto
星期五, 4 4 月, 2025

专题 | Featured

“非遗”为媒,共话岳阳文旅新篇:2025港澳台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盛大开启

【搜罗3月26日岳阳讯】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的“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在岳阳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推动岳阳非遗与生态文旅资源的全球传播,为即将到来的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岳阳站搭建海外传播窗口。当日,来自港澳台及华文媒体的众多代表齐聚岳阳。在见面会上,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峰发表致辞。他介绍,岳阳地处“湘北门户”,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于一体,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4年GDP更是突破5000亿大关。刘启峰表示,为办好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岳阳坚持“文旅融合”“文旅惠民”“办会兴业”,精心打造文旅名片,铺排多个项目,提升市民幸福感,激发文旅新活力。他希望媒体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用镜头和笔触向海内外展现岳阳的历史底蕴与奋进之态。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勇在致辞中介绍,湖南日报已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在媒体融合方面成绩斐然。他提到,港澳台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是连接中华文明与世界的重要纽带,湖南日报期盼与各方携手,在此次活动中擦亮岳阳非遗品牌,书写媒体合作新篇章,让世界听见更多湖南故事 。当晚,媒体代表们开启夜游岳阳之行。第一站来到岳阳楼景区核心的汴河街,这条凝聚岳阳楼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的仿古街,建筑风格仿明清时期,古韵十足又充满市井烟火。2023年8月,汴河街成功获批“湖南省示范步行街”。在何仙姑香干店,店主何秋红分享道,自2007年开店以来,随着古城业态不断丰富,生意愈发红火。街道上,商家的吆喝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处处洋溢着夜经济的活力。随后,媒体团抵达巴陵广场。这里不仅是岳阳市重要的文化、休闲和商业中心,更是领略岳阳楼梦幻夜景的绝佳地点。夜幕降临,霓虹灯下,洞庭湖水波光粼粼,岳阳楼的古风古貌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耳畔传来独特的岳阳唱腔,广场上弥漫着烧烤的香气。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巴陵广场展现出美食与美景并存的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岳阳人的生活热情 。接下来的行程中,媒体代表们还将前往君山岛、屈子文化园等多个景点,深入挖掘岳阳的非遗与文旅资源,助力岳阳文旅走向世界舞台。(文:陈林 图:湖南日报社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月4日举行

3月25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省祭陵办)副主任冯浩斌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筹备情况。此次典礼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将于4月4日(清明节)9时50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盛大举行。黄帝,作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结束了战乱纷争,带领先民发展农业、制造工具、创立制度,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尊为“人文始祖”。祭祀轩辕黄帝的传统由来已久,自汉武帝起,唐、宋、元、明、清历代皆将其奉为国家祭祀。在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也曾多次共祭黄帝,凝聚民族力量。如今,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活动。冯浩斌介绍,今年公祭典礼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共有九项仪程:第一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第二项,唱《黄帝颂》;第三项,敬献花篮;第四项,恭读祭文;第五项,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第六项,乐舞告祭;第七项,龙飞中华;第八项,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第九项,种植桥山柏。来自兄弟省区市、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350余名代表将再次齐聚轩辕殿前,以最虔诚的心态,向肇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致以跨越时空的敬意。冯浩斌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举办此次公祭活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实践。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全力办好此次典礼。值得关注的是,《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陕西省祭陵办将协同各方,从多个方面落实条例。在宣传培训上,通过主流媒体、政务平台等渠道发布条例内容,组织普法宣讲,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制度建设方面,加快推进《黄帝陵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古柏养护、文物巡查等配套细则,建立多部门联审和联合执法机制;活化利用层面,统筹陵区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培育相关产业生态,对接国家战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让黄帝陵这一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海外华文新媒体高级人才研修班在广西南宁举办

 3月16日至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联合广西中华文化学院举办海外华文新媒体高级人才研修班,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华文新媒体人参加研修。此次研修班围绕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现状与挑战、提升广西国际传播效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和人工智能的内容革命与新媒体战略升级等主题开展深入学习和研讨。研修班期间,组织学员赴防城港市及东兴市进行现场教学,先后参观考察了防城港国际医学试验区赋能中心、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物流园区、京族博物馆、大清国一号界碑、中越友谊公园纪念碑、东兴侨批馆和“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等,亲身体验壮乡民俗文化魅力,感受广西开放发展成果。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研修,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今后将持续发挥自身融通中外的优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自觉肩负起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

2025秋冬北京时装周金街启幕,“香”遇王府井系列活动同步启动

3月19日晚,2025秋冬北京时装周在王府中心开幕。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李若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大鹏,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献森,副区长王智勇,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黄克瀛,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主席团主席、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达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主办方等领导、嘉宾、品牌方代表、设计师出席开幕盛典。开幕盛典上,尚仄国际旗下高端定制女装品牌SOME ZEAM带来“仄起东方”主题大秀。苏绣隐线勾勒山水的细腻纹理,螺钿镶嵌营造出星河般的梦幻光影,矿物染还原宋瓷色彩……模特身穿的定制女装,将东方韵味与西方剪裁融合,通过服装的色彩、版型与细节,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交汇融合的魅力。本季北京时装周从3月19日持续至3月24日,将有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格鲁吉亚等国家的知名品牌和优秀设计师共同展现前沿时尚潮流,发布涵盖男装、女装、童装、运动装、高级定制等时尚品类。据悉,本季时装周首次设立了童装独立板块,联合中视亚美打造KIDS WEAR儿童时尚发布平台。时装周期间,众多活动落地王府井地区。“时尚悦享节”作为2025年京彩四季“时尚·首秀京城”主题重点活动之一,与“香”遇王府井系列商业文化体验活动于开幕当天同步启动。作为王府井商圈近年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主体最多、场地跨度最广的全域性活动,“香”遇王府井品牌活动在融合各类香味元素的基础上,特别增加“时尚”元素,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时尚消费体验,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还与“王府井金街会客厅”联动,邀请各界代表畅谈交流,促进跨界融合。自2022年北京时装周与王府井建立永久会场战略合作以来,王府井在时装周系列活动落地过程中,从发布、选址到流程保障等各个环节都积极作为,紧密对接时尚集团,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持续激发了时尚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丰富了王府井的商业文化内涵,提升了其商业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3月18日,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出席活动并讲话,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陈贽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副主席高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闪伟强,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丰,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齐志,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网总经理徐蕾等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单位颁奖。有关省级侨联负责同志、获奖单位代表等近100人参加颁奖仪式。万立骏首先代表中国侨联,对各级侨联组织、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海外华文媒体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侨联首任主席,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重要回信精神,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侨联于2024年举办了“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广泛征集反映广大侨胞在新时代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生动实践的短视频,在海内外形成了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的浓厚氛围。万立骏指出,短视频的镜头下记录了很多感动,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每一段故事都凝结力量。他希望各级侨联组织以“嘉庚精神”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引导广大侨胞向陈嘉庚先生等前辈学习,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谱写侨界新篇章;希望广大侨胞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持续讲好新时代嘉庚故事,让嘉庚精神“活”起来、“潮”起来,激励更多侨界新生代成为“嘉庚精神”的传承者,助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万立骏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各级侨联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开创侨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一是要以“新思想”展现“大时代”。要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新时代的中国。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故事,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二是要以“新技术”赋能“老传统”。要树牢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利用短视频等新技术,推出一批新颖、生动、言之有物的互联网内容精品。要持续建强用好侨联信息传播工作队伍,发挥海外华文媒体作用,让记录中国、传播中国成为潮流。三是要以“侨力量”共筑“中国梦”。要发挥广大侨胞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广泛开展“追梦中华”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形成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陈贽在致辞中向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新时代的“嘉庚精神”,不仅是广大侨胞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坚守,更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追求。近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与中国侨联深度合作,连续举办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寻年等网络主题活动,去年拍摄的纪录片《陈嘉庚》在海内外侨界取得了广泛影响。希望与中国侨联继续携手,发挥好侨的优势,以文化为纽带、以平台为基础、以青年为对象,进一步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第四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中国侨商联合会承办,人民日报海外网、集友银行支持。大赛启动以来,海内外侨界积极参与,共收到约73.8万个短视频投稿,综合浏览量约40.7亿次。从中评选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优秀作品奖15个、优秀组织奖10个。颁奖仪式上,中国侨联启动“追梦中华·侨与中国式现代化”第五届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

同心“湘”约|黄景禧:一起拥抱时代发展机遇

青年律师黄景禧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也是首批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的律师。与湖南结缘后,黄景禧致力于推动湘港澳法律规则服务互通融合,并为湖南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展望未来,他希望力促湘港澳青年交流、交往、交融,助推澳门和湖南两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同心“湘”约》系列视频聚焦在湘港澳台代表人士,讲述他们在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故事与愿景。

同心“湘”约|张嘉元:下一个三十年会更好

台商张嘉元追随父亲脚步,“扎根”张家界已有30年,由他们参与修建、经营的张家界第一条旅游观光索道,是中外游客领略张家界风光的“一扇窗”。这些年,张家界的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游客量也越来越多。张嘉元相信,在湖南的下一个三十年会更好。《同心“湘”约》系列视频聚焦在湘港澳台代表人士,讲述他们在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故事与愿景。

同心“湘”约丨魏蓉晖:小电容做成大产业

12年前,香港女企业家魏蓉晖来到湖南临武投资,填补当地电子电容行业“空白”。如今,这家港资企业已发展成龙头企业,湘粤电子电容产业集聚区也应势而生。魏蓉晖相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通过不断创新,制造业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同心“湘”约》系列视频聚焦在湘港澳台代表人士,讲述他们在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故事与愿景。

同心“湘”约|周剑奇:助力湖南工程机械加速出海

依托“工程机械之都”湖南长沙雄厚的产业实力,三一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剑奇带领团队用一年时间打开“搅拌车整车进港”市场,并创造香港工程机械行业的整车引入标准。她说,如今“工程机械湘军”在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面的成果亮眼,他们将继续立足香港,助力湖南工程机械加速出海。《同心“湘”约》系列视频聚焦在湘港澳台代表人士,讲述他们在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故事与愿景。

同心“湘”约|陈国邦:相信未来会更好 

14年前,香港九龙仓集团落子湖南长沙,历经7年、投资逾200亿元打造华中地区首个IFS,自开业以来便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并成为城市建筑地标和消费“名片”。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国邦说,扩大内需和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集团仍在长沙加大投入,相信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同心“湘”约》系列视频聚焦在湘港澳台代表人士,讲述他们在湘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故事与愿景。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