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C
Toronto
星期一, 13 10 月, 2025

专题 | Featured

华媒高层走进中联重科 感受“未来智造”震撼来袭

8月26日下午,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在这里感受到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智造”带来的震撼与魅力。智慧工厂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中联重科是全球工程机械五十强企业之一,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总投资约1000亿元,占地面积近万亩,是中联重科实现产业转型、智能化提升、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全球工程机械“巨无霸”项目。采访团一行来到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制造车间,现场一片有序繁忙:高达数十米的龙门吊缓缓滑过天际,吊臂下悬着的挖掘机动臂总成如同沉睡的巨兽肢体,精准落向装配工位;地面上,黄色的零部件托盘沿着地面二维码标识,被AGV小车无声地运送到下一个站点。车间内只有机械在不停地作业,看不到一名工人,全部工作流程由智能机器人完成。讲解员介绍,车间里的“工友”全是机器人。一位海外华媒高层向记者感叹:“让人震撼,和传统制造业已经完全不一样。”记者了解到,在这座有感知、会思考的智慧产业城里,创新逾150项行业领先技术,汇聚了12个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20条无人化“黑灯”产线、300条行业领先的智能产线和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了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的高效生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华媒高层点赞湖南智造走出车间,华媒高层一行来到泛移装载机表演区。小小的挖掘机一会儿跳舞,一会儿翻筋斗,十分有趣。烈日下,记者们不停拍照。“一个铁疙瘩居然这么可爱。在国外早就听说湖南智造领跑世界,名不虚传。”来自瑞典《北欧时报》的刘芳玉告诉记者。来到一片空地,中联重科多台“世界之最”的机械伫立在此,巨型机械的身影让采访团一行惊叹不已,华媒一行纷纷簇拥着打卡拍照。尽管现场烈日炎炎,媒体记者们仍乐此不疲,有人还爬上机械亲手操作,“这就是中国的面子。”华媒记者表示。海外华媒一行在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园智慧工厂参观。(大公文汇网记者 姚进 摄)发力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华媒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联重科以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先后攻克了一批机、电、液、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并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打造了23个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智能制造;公司在海外建设了10多个研发制造基地、30多个一级业务航空港、430多个二级网点,产品和服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刘延斌告诉记者,近年来,中联重科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革新研发模式和试验手段,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布局人工智能、视觉感知、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和未来技术,推动智慧工地、智慧矿山、智慧农场的多场景应用落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中联重科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全球最大23800吨米塔式起重机、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长101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全球最高82米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全球最大300吨混合动力矿卡等世界级产品。这些装备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大公文汇网记者 姚进 长沙报道)

海外華媒年會《長沙倡議》今發布 冀提升國際傳播合力

8月26日,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2025年会在长沙举行。年会上,发布了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长沙倡议》。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国际舆论格局复杂多变,跨文化交流需求日益迫切,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外的重要桥梁,肩负着更重使命、面临着更广机遇。《长沙倡议》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守护集体记忆,共传中华声音;二是传承文化根脉,共促交流互鉴;三是回应国际关切,共塑话语新局;四是深化协作互鉴,共筑华媒联结;五是锚定时代使命,共赴时代新程。《长沙倡议》提出,加强华文媒体间的务实合作,以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为平台,增进感情,交流经验,共迎挑战。在讲述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故事中,深化媒体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内容共创,形成“一盘棋”的传播合力,让繁荣发展的成果传播至世界各地,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以下为《长沙倡议》全文:一、守护集体记忆,共传中华声音我们倡议,着眼民族关切,守护历史记忆,深入挖掘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生动讲述记忆深处的名字与故事,以多语种、多形态、多平台的融媒方式,用更鲜活的叙事、更创新的形式,让年轻一代读懂历史、铭记初心,把中国尊重历史、珍爱和平的态度传递给世界。二、传承文化根脉,共促交流互鉴我们倡议,以湖湘文化为起点,深挖中华文化的多元内涵与时代价值,向世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生动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温度与发展成就。海外华媒要以“沟通互鉴”为己任,抵制文化误读与信息偏差,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海外“听见”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三、回应国际关切,共塑话语新局我们倡议,主动聚焦国际舆论场的焦点议题,直面国际社会的疑问与争议,及时澄清对华不实言论、驳斥恶意抹黑声音;主动设置议题,用“国际表达”解读中国政策,用“共情叙事”讲述合作故事,尤其要讲好中国崛起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中华文明的全球感召力,助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话语新体系。四、深化协作互鉴,共筑华媒联结我们倡议,加强华文媒体间的务实合作,以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为平台,增进感情,交流经验,共迎挑战。在讲述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故事中,深化媒体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内容共创,形成“一盘棋”的传播合力,让繁荣发展的成果传播至世界各地,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五、锚定时代使命,共赴时代新程今日之湖南,正以开放之姿拥抱未来,我们诚邀全球华媒到湖南多走多看,实地感受三湘大地的发展脉动,生动鲜活地向世界宣介湖南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成效,以湖南之治展现中国之制,让世界透过这扇窗口洞见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各位华媒代表,湘江奔涌着“敢为人先”的活力,岳麓山矗立着“经世致用”的担当。让我们从此再出发,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海外华文传媒事业的新篇章!

海外华媒年会长沙举行 让世界听见更响亮更可信的华媒声音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2025年会8月26日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海外华文传媒高层齐聚湖南,以“五湖四海汇三湘,联结互鉴通大同”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创新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海外华媒力量。本届年会由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旨在以“汇”破圈,直达海外华文媒体及主流社交平台;以“互鉴”塑魂,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以“大同”聚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届年会上,新增7家华媒加入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由成立之初的18家发展到130家,遍布全球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年会发布合作组织《长沙倡议》,举办国际传播分享会等。现场还表彰了合作组织“国际拍客”优秀报道媒体与个人。据介绍,大公文汇“国际拍客”品牌自2019年成立至今实现突破性发展,已覆盖五大洲30多个国家。国际拍客们活跃于世界各地,始终发挥着身处境外、快速反应的优势,生产和传播有关中国文化的软性内容,在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成果丰硕。与会嘉宾深入研讨交流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在国际传播分享交流环节,媒体代表围绕“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策略”“全球传播与新媒体机遇”等话题作了发言,与会嘉宾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徐蓉分享称,湖南广电近年来积极打造“年轻化、国际化”的传播特征,构建覆盖全球的社交媒体矩阵。徐蓉亦特别提到,港澳台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湖南广电愿与港澳台同业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华人传播新生态。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分享称,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使人人都能随时随地生产内容,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他指出,新媒体传播高度依赖算法。内容越优质、越垂直,平台的推荐就越多。因此,海外华媒必须学会分析平台规则和数据,善用新媒体工具和AI技术,将中国故事讲得更有效、更立体,让世界看到真实、多元而可爱的中国。“提到‘中国制造’,很多外国人起初联想到的是流水线,但通过文化节、美食周、旅游体验,他们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就会升级为‘中国创造’‘中国文化’,这种转化源于体验式传播。”德国《开元网》总裁周鸿图指出,单靠新闻信息难以支撑长远传播效果,必须推动“媒体+产业”的跨界融合。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孙泉朝表示,希望通过华文媒体的力量,把“湖湘味道”带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湖南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他介绍,近年来武陵酒正积极探索年轻化、国际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让更多年轻群体走近酱香文化。大公文汇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王逍表示,大公文汇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于2023年,经过两年实践,依托大文集团和华媒合作组织的资源优势,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国际传播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国际传播中的探索,王逍从三方面分享大文特色的国际传播发展路径,一是发挥香港枢纽作用,打造多元传播矩阵;二是深耕合作组织平台优势,拓展全球伙伴网络;三是延伸服务范畴,放大经济联动效益。她希望,通过此次年会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传得更远,也让世界听见华媒更响亮、更可信的声音。(王凯辉、卢静怡 长沙报道)

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启动 向世界传播湖南发展新面貌

8月26日,“打造全球研发新高地、大学生创业集聚地——2025全球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湖南长沙启动,这是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最大规模的采访活动。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25日在长沙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主席李大宏和部分与会代表,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红兵到下榻酒店看望并欢迎80余家来自五大洲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采访活动特别推出“全球华媒湖南共创影像活动”,活动过程中,84家华文媒体每家精选1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每人用镜头定格心中“最美湖南”,活动结束后将通过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与合作组织覆盖五大洲的渠道网络全球同步发布。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文明办主任赵成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设“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特别是湖南省委、省政府2023年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全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截至今年5月,长沙市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其中2023年9月以来新增1796家,基本实现翻番;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2家,增长25%;2024年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升至第23位,较上年度分别上升9位、11位;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9,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赵成新表示,海外华文媒体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着很广的人脉和信息渠道,成为了联系世界华人桥梁,是讲好湖南故事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湖南建设“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力量。他表示,举办此次采访活动,就是希望海外华文传媒一起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助力,希望大家用国际视角,用生动的笔触、精彩的镜头,全方位展示湖南在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大学生创业集聚地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提升湖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主席、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大宏致辞表示,合作组织将团结各成员媒体,主动发声讲述中国崛起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将“大同”理念变成各国人民心中的共识,共同壮大国际传播的中国声量。就新时代赋予海外华媒新的历史使命,李大宏从三方面分享如何向世界阐述“何以中国”的文明智慧:一是“守正创新传文脉”,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华媒共同的使命;二是“携手共进促发展”,把拓展文明互鉴的传播渠道作为华媒共同的追求;三是“天下一家谋大同”,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华媒共同的心愿。李大宏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危亡之际,海外华媒不畏危难,将中国抗战的消息带到世界各地,讲述着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抗战精神,如今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仍要赓续守护红色记忆、传递抗战精神的使命,要用更鲜活的叙事、更创新的形式,让年轻一代读懂历史、铭记初心,把中国尊重历史、珍爱和平的态度传递给世界。他表示,大文集团与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愿以此次湖南年会为新起点,与湖南深度交流合作、常来常往,共同推动文明传播与交流互鉴,让每一条湖南声音、中国故事都能跨越山海、永续回响。启动仪式上,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文明办主任赵成新向采访团授旗。8月26日至30日,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的120人参会代表将分赴长沙、岳阳、张家界等地,以参观考察、实地访谈等形式近距离了解湖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本次采访活动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姚进、王凯辉 长沙报道)

探访海口:缅怀侨界先烈,见证新区发展

【搜罗海南8月25日讯】25日,来自加拿大、法国、尼日利亚、瑞典、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海口,开启了一场兼具历史缅怀与发展观察的采访之旅,在追忆侨界先辈峥嵘岁月的同时,实地感受椰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采访活动伊始,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便与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省侨联、海口市侨联全体党员干部,以及部分南侨机工后人一道,来到南侨机工和琼侨归国服务团雕像前,共同向雕像敬献鲜花。洁白的鲜花寄托着对侨界先烈的深切缅怀,也传递着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敬意。雕像创作者——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学博老师,为在场人员深情讲述了南侨机工与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的抗战事迹。在他的讲述中,当年华侨子弟跨越重洋、投身祖国抗战,或驾驶军车运送物资,或深入琼崖参与抗日服务的场景仿佛重现,让采访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侨胞“为国纾难、舍家奉献”的赤子情怀。此外,南侨机工后人也结合家族记忆,向记者轻声口述先辈们的历史细节,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对先辈的崇敬,更让这段历史显得鲜活而厚重。缅怀历史之后,采访团将目光转向海口的发展新篇,首先走进江东新区展示中心,近距离了解这一“海口未来城市新中心”的建设图景。据介绍,海口江东新区位于海口东海岸区域,东起东寨港,西至南渡江,北临东海岸线,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总面积达298平方公里。新区规划清晰,整体划分为两大功能区:东部生态功能区,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其中包含33平方公里的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凸显“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西部产城融合区,面积约192平方公里,规划构建“一港双心四组团”格局——以美兰国际空港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搭配滨海生态总部聚集中心、滨江国际活力中心,以及文化交往、综合服务、离岸创新创业、高教科研四大组团,全面打造多功能、高品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在展示中心,富德集团总经理陈捷先生还向采访团介绍了企业在海南的产业布局情况,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当地政府招商政策的落实成效。他表示,海南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诚挚欢迎全球华人华侨前来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离开江东新区,采访团一行又来到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这里聚焦热带水果“新奇特优”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各类造型独特、风味鲜美的水果让采访团成员眼前一亮。海南金棕榈控股负责人张少华先生,以“如数家珍”的热情向大家逐一介绍水果的品种、外观特征、产地环境及口感特点。黄晶果、木鳖果、巧克力果、杨桃南瓜、花生奶油果、牛奶木瓜等等从形态别致的小众品种到风味浓郁的改良新品,每一款水果都引发成员们的浓厚兴趣。在现场品尝环节,清甜多汁的口感更是获得一致好评,不少成员忍不住询问“这些水果何时能上市”,足见其受欢迎程度。此次海口之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既触摸到了侨界先烈的精神丰碑,也见证了海口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亮眼成果。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海外华文媒体平台,把海口的历史故事与发展活力传递给更多海外华人华侨,为海口与全球侨界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

追梦中华·扬帆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启动

8月25日电 (张茜翼 刘益伶 潘越韩)“追梦中华·扬帆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活动25日在海口启动。来自法国、尼日利亚、瑞典、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将在海南开展为期6天的实地参访,以多元视角深度感知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脉动。  中国侨联副主席,海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梁谋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说,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不仅是海南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里程碑,更是海内外侨胞共同参与国家发展、共享发展红利的重大机遇。  海外华文媒体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友谊的促进者。梁谋表示,希望媒体代表通过此行,深入理解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税收、金融、贸易等核心政策,通过报道让更多海外侨胞看清机遇、找准方向;用国际化的视野与人文情怀,记录侨企扎根海南的奋斗历程,展现自贸港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取得的平衡;借助各自的传播平台,引导侨界资本、技术、人才向自贸港汇聚,推动海南与世界各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交融。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对吸引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文媒体将用镜头记录自贸港建设的美好图景,用笔墨书写自贸港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积极向海外传播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成就、优秀传统文化和生动实践。  启动仪式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信息宣传部部长段勇兵开展自贸港政策专题宣介,就封关运作、政策红利、投资机遇等媒体关切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当天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来到海南青少年科技公园广场,瞻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和《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雕像,深切缅怀侨界先辈回国支持抗战。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陈学博现场动情讲述南侨机工投身抗战的峥嵘岁月和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的感人往事,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热血澎湃的历史记忆。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将赴海口、琼海、万宁、陵水、五指山、三亚等地,实地探访海口江东新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万宁正大咖啡产业园、陵水海归小镇等,深入报道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进展与发展新貌。(完)

安省花海音乐节火热来袭:向日葵田里的12小时无酒派对即将上演

多伦多的小伙伴们请标记日历!位于安大略Inglewood的Campbell's Cross Farm本月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节——Sunflower Garden Party,舞台就设在绵延数百株金黄向日葵之间,被称作“多伦多首个无酒精音乐节”。花田+音乐+健康生活方式,一次全新夏日体验活动将于8月23日 11:00–23:00举行,长达12小时,集“自然美学+身心疗愈+夏末派对”于一身。你可以期待:沉浸式向日葵花海打卡,大片随手即出多位音乐人/DJ带来的疗愈系现场演出用天然植物饮打造的“Botanical Bar”,提供各式无酒精饮品艺术装置、健康身心工作坊、手作市集与餐食摊位目前公布的阵容包括 Mia Moretti、Luciana、Sofia Kourtesis、Desirée Dawson 等9组音乐人。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来热烈回响,不少网友称赞其“健康与感官的双重盛宴”,“看到无酒精派对如此有仪式感地盛开,太让人振奋”。购票信息时间:2025年8月23日(周六)11:00 – 23:00地点:3634 King St., Inglewood, Ontario票价:CA$55 – CA$249(按体验套餐不同)Early Bird 已售罄,普通门票仍可通过官网购买向日葵季正当时Destination Ontario 指出,每年7月底至8月末是安省的最佳向日葵花季,许多农场都会开放供游客观赏拍照。而Sunflower...

2025加拿大国家展览会即将开幕 美食奇招频出:2英尺热狗、炸披萨串、泡菜饺子冰淇淋亮相

加拿大国家展览会(Canadian National Exhibition,简称CNE)将于本周五(8月15日)在多伦多盛大回归,带来游乐设施、游戏、音乐表演,以及一年一度的“奇葩美食”盛宴。今年的菜单可谓脑洞大开,从2英尺长热狗(Two foot long hotdogs),到寿司玉米热狗(A maki sushi corndog)、炸披萨串(Deep fried pizza on a stick),再到泡菜饺子冰淇淋(Kimchi dumpling ice cream),应有尽有。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136个美食摊位中,有6家首次亮相,分布在王子门(Princes' Gate)至BMO球场旁的美食大楼之间。部分亮点包括:冻炸西瓜棒(Frozen deep fried watermelon on a stick)曲奇夹鸡块(A...

走进芷江:镌刻在岁月里的中外和平篇章

【搜罗湖南7月29日讯】29日,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湖南怀化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青石板路泛着白光,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气息。80年前,正是在这样的时节,这片土地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时刻——中国与盟国并肩作战的成果在此凝结,和平的曙光穿透硝烟,照亮了东方。受降堂内,长桌两侧的席位静默矗立,仿佛仍在等候那场决定历史走向的会面。展柜中,泛黄的《受降备忘录》字迹清晰,“无条件投降”的条款不仅是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见证,更印刻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意志。当年,来自美国等盟国的代表与中国军民一道,在此见证侵略者低头的瞬间,不同语言的宣告声交织成和平的序曲,跨越国界的信念在这一刻达成共鸣。后院的纪念坊在烈日下透着青灰色的庄严,“克敌受降威加万里”的石刻历经风雨依旧苍劲。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丰碑,更是世界正义力量携手前行的见证——那些远道而来的盟国战士,与中国军民在战壕里共饮一瓢水,在阵地上同守一寸土,用鲜血浇灌出的和平之花,早已超越了地域与种族的界限。沿舞水河向西,飞虎队纪念馆的蓝白屋顶如展翅的和平之翼。P-40机头上的鲨鱼嘴纹路里,藏着中美将士协同作战的故事。墙上的老照片里,美国飞行员与中国地勤人员在战机旁比划着手势交流战术,中国村民用担架护送受伤的美国飞行员穿越山林,机场跑道上,中外士兵合力检修战机的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这些画面无声诉说着:当和平成为共同目标,语言的隔阂便挡不住并肩前行的脚步。展柜中的物件承载着跨越国界的情谊:陈纳德将军的飞行日志里,夹着中国农民手绘的日军据点地图,笔触虽简却藏着守护家园的赤诚;中国士兵的铜制烟盒上,“FRIEND”的英文字样被摩挲得发亮,见证着战火中结下的战友情。夕阳为天际镀上金边,芷江机场的民用客机掠过天际,与当年飞虎队战机翱翔的轨迹在时空里交汇。受降纪念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在无声诉说:和平从不是孤军奋战的成果,而是世界各国心手相牵的结晶。那些中外军民并肩守护和平的故事,早已刻进芷江的山河,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图文:唐明淘)

走进怀化:陆港引擎+非遗DNA:怀化箱包如何缝制世界级产业蓝图

【搜罗湖南7月29日讯】29日,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湖南怀化鹤城。踏入怀化国际陆港,仿佛进入了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物流世界。这里,是怀化走向世界的起点,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这里出发,沿着纵横交错的铁路线,驶向东南亚、欧洲等地。怀化国际陆港的建设,让这座原本地处内陆的城市,拥有了连接世界的便捷通道。它整合了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了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曾经,从怀化运输货物到沿海港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如今,借助国际陆港,货物可以直接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成本也显著降低。在五溪非遗园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踏入园区,裸眼3D大屏率先展开五溪文明的瑰丽画卷:侗族织锦的几何纹样如星河般流淌,苗族银饰的錾刻纹路在光影中闪烁,辰河高腔的婉转曲调化作流动的音浪,瞬间将我带入虚实交织的文化场域。五溪非遗园以“非遗 + 科技”为核心,通过42个沉浸式互动展项,让侗族大歌、苗族银饰、辰河高腔等740项非遗瑰宝穿越时空,在现代都市中绽放独特魅力。数字化体验区内,科技与非遗的互动充满趣味——“电子织布机”前,指尖轻点屏幕,靛蓝与绛红的侗锦纹样便在虚拟织机上穿梭成型,传统女红的智慧化作可触摸的数字肌理;“电子泥巴”装置中,记者们揉捏的土陶罐轮廓被实时投射,泥土的质朴与数字的灵动在掌心完美共生。园区还突破传统展陈模式,借助动态捕捉、VR技术等构建“可触摸、可体验”的交互空间。在VR弓弩竞技区,我佩戴设备化身“古代猎手”,在虚拟山林中体验苗族狩猎文化;体感空间内,“赛博龙舟”竞技让传统民俗与现代运动激情碰撞。五溪非遗园内,花瑶挑花AR体验、沅州石雕数字展厅、芷江白蜡互动装置等展项,全方位展示着五溪文化的独特魅力。暮色渐浓,非遗园内灯火璀璨,全息投影中的侗族大歌仍在袅袅回荡,AR技术构建的古寨场景里,游客们流连忘返。这座“可触摸的非遗博物馆”,正让五溪大地的传统文化走出历史典籍,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刻进城市肌理的文化基因,向世界展示着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怀化样本”。离开五溪非遗园,我来到了怀化国际箱包皮具展示厅,怀化箱包皮具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也在持续完善。当地政府还积极推动箱包产业与电商、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箱包展示交易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检测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平台,不断增强产业辐射力与影响力。怀化,正以它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

- 点击查看电子版杂志 -spot_img